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请您评刊     
1949年8月,在谭震林(新中国浙江第一任省委书记)的推荐下,马寅初出任浙江大学校长。马寅初在美国读书时养成了一种习惯,爱喝“可口可乐”。有人议论纷纷:“马教授崇洋媚外,喝了洋墨水还不够,还要喝可口可乐!”这些话传到了谭震林的耳朵里,他神情严肃地说:“人家喝点饮料,  相似文献   

2.
多来米骨牌     
秘书给正在主持会议的市长李龙章送来一份急件。他匆匆浏览,而后拿着薄薄的那张纸往桌上用力一拍:“情况不好!”  相似文献   

3.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谭震林这样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前,它却不灵了。“我们家几个人是死得其所的”195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谭震林和正在北京办公事的七弟谭德生一道参加了庆祝游园活动。看着眼前节日的欢乐气氛,兄弟俩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战争年代倒下去的几位亲人。谭震林感慨地说: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啊!从共  相似文献   

4.
王建柱 《党课》2014,(14):108-112
1966年2月6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内气氛异常。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在录音。稿子还没念到一半,播音员齐越已经泣不成声了……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那苍劲有力、饱含激情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市长赶会     
惠市长被一阵电话铃声震醒,睁眼一看,刚好早上五点,电话是秘书打来的,“市长,今天上午有三个大会请您参加,材料我们都准备好了,是不是先送给您熟悉一下?“汇秘书,你是怎么搞的,一大早就吵醒我,你不知道我昨天一天开了五个会,晚上又主持了一个会办,很累吗?你是存心不让我休息了!”.惠市长一生气,汇秘书可慌了手脚,连忙解释:“市长,我哪敢呀,我们几个秘书也整整熬了一个通宵,只是稿子起草前,您未有时间给我们理理路子,说说观点,所以想先请您过一下目,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相似文献   

6.
中共福建省党史研究室、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办的“纪念谭震林诞辰100周年活动”在龙岩举行、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龙,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林德勤,市委常委、秘书长严志铭,龙岩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黄华松,谭震林女儿谭泾远等出席纪念谭震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谁之过?     
一天,某市召开减少文电、改进作风动员大会,局以上领导干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市长的动员报告作到中午12点半还未讲完,听报告的一个个心烦气躁,会场一片叽叽喳喳,秘书实在看不下去,便硬着头皮,猫着腰走到市长身边小声向市长提醒道:“市长,已经超过吃饭时间了!”谁也没有想到市长转过身来,对着秘书怒吼道:“妈的,还不是你把稿子写得这么长,害得我念得这么累,弄得大家听得这么烦。”秘书愣了,大家傻了,会场一片寂静。像这种秘书写得苦、领导念得累、群众听得烦的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几乎是无处不有,无时不有。领…  相似文献   

8.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打倒谭震林,捏造罪名诬陷谭震林在“瑞金事件”中出卖了组织,出卖了同志。“谭震林专案组”派人来到连城寻找当年谭震林的警卫员杨金保,使尽种种恶劣的手段,要他证实谭震林是叛徒。 “瑞金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谭震林是不是叛徒呢?老红军杨金保告诉我们事情的经过。 1938年1月15日,谭震林率领警卫班和其他随从人员抵达瑞金城,住在河背街新四军驻瑞金办事处。汀瑞游击队的负责人张开荆听说谭震林到了瑞金。未经联系就带几十名游击队员连夜赶到办事处。谭震林见张开荆既然带人来了,就召集大家开  相似文献   

9.
1959年初春,梅宅书房里很暗,只有窗前一点光亮。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披着一件深灰色的上衣,背门朝窗伏案认真地书写着.一连十多天都是这样。他那凝重的神态.融合着书房里的色调.似是一幅庄严的油画。夫人进屋轻问:“何不请秘书笔录或整理呢?”梅兰芳放下笔,郑重答道:“不,这不能请人代笔!”  相似文献   

10.
谭震林和葛慧敏的婚恋故事陈利民一位才貌出众的年轻女干部闯进了谭司令的心田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设在安徽繁昌县西南山区的中分村。这里群山环抱,翠竹青松,溪水潺潺,一派江南秀丽景色。在那戎马征战的岁月里,作为支队副司令员的谭震林,夜以继日地运筹...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在第二次涟水保卫战中任民力动员指挥部的主任。一天下午,他正在涟水的河边指挥架桥。由于敌人刚把桥炸断,修复也刚刚开始,聚集在河边的人越来越多。忽然通信员骑马跑过来送信,项南打开一看,只有一行字:“今晚不把桥架好就枪毙你!”项南知道司令员谭震林这道命令的分量,组织大家齐心协力把桥架好。  相似文献   

12.
上篇“要人回去,我就死在团部”夏日的傍晚,云霞像血一样赤红,在井冈山的西天流淌,翻涌。谭震林从乡下搞土地革命调查归来,当经过红四军第35团团部时,忽闻一阵女人哭声从团部传来。谭震林驻足静听,哭声愈益凄惨。是何原因?他不顾身体疲惫,径直向团部走去。35团团长黄克诚双眉紧锁,心事重重地坐在办公桌前。他对面站着一位年轻的女战士,泪流满面,鸡鸣啼哭。黄克诚见谭震林突然出现在面前,似乎再地来了解危人,他一把拉住谭震林的手,向他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红军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万余人云集宁冈,湘南各县农军纪律太差,…  相似文献   

13.
调离岗位     
正大志是我们局长的秘书,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写东西善于吹捧应景,深得领导器重。前些日子,我们局长亲自挂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大志在第一时间写了一篇通讯稿,第二天就见报了。说来凑巧,那篇稿子被某位市领导看到了,这位市领导跟我们局长面和心不和。这次,他看到我们局植树1000多棵,就有些怀疑。于是,他叫上秘书来到我们  相似文献   

14.
谭震林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革命家,在1967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带头“大闹怀仁堂”,同“中央文革”一伙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的主将。江青和“中央文革”为了彻底打倒谭震林,用尽一切卑劣手段,诬蔑他是叛徒。面对康生、江青之流的诬陷,身处逆境的谭震林仍然坚定立场,大义凛然,同他们展开针锋相对的抗争。林彪事件爆发后,毛泽东对“文革”以来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亲自抓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明确表示要给谭震林平反和恢复名誉。但在“四人帮”把持下,对谭震林的诬陷不实之词,并未从组织上正式平反昭雪。直到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谭震林才彻底平反。在党的十一大上,谭震林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如何看待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理论问题上,他坚定地站在了邓小平同志的一边,投入了这场大讨论。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一样,不是教条,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又用来指导实践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后,蒋介石调动反动武装约20万兵力,集中对闽西南地区进行惨无人道的轮番“清剿”。谭震林和张鼎丞、邓子恢等一起领导留在阔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战士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但在极端险恶的环境里奇迹般地生存下来,而且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成果,巩固了10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也因成功领导南方游击战争而被誉为“南方三杰”。谭震林作为南方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其所作的贡献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相似文献   

16.
安坤 《廉政瞭望》2012,(4):66-66
于右任 赴西北视察时遭遇车祸,汽车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大家却都安然无恙。老于被送往医院,蒋介石的秘书来看望他,问:“院长,您的身体好些了吗?委座特地派我来看看您,让您受惊啦!”老于不语。秘书却来劲儿了:“听说汽车从悬崖上摔下来的时候,翻了好几个跟头,当时您是啥感觉呀?车子一翻时您感觉如何?”于还是不语。秘书又问:“二翻的时候呢?三翻的时候呢?”于不耐烦了,瞪着眼睛大嚷道:“三番(翻)老子就和了!”  相似文献   

17.
虚惊一场     
“我是人民银行管理部的,找你们老总接个电话!”电话接通了,我声音的硬度征服了对方的秘书,约定下星期一与他们老总见面。  相似文献   

18.
《党史博览》2014,(6):29-29
谭震林生性正直,快人快语,随着职位升高,脾气渐为人知,人送绰号“谭大炮”。  相似文献   

19.
谭震林对“文革”很不理解,埋怨“跟不上”毛泽东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谭震林陷入迷惘之中。“文革”初期,谭震林是想紧跟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积极参加运动的。他曾经向农口所属院校派工作组,参加接待来京串连的红卫兵,到大专院校看大字报,同“造反”的学生谈话。但是,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却使他改变了想法。当时,全国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停课,  相似文献   

20.
早年胡乔木     
中共才子胡乔木已渐行渐远。然而,他那博学深思的学人情怀,缜密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对中共党史乃至对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贡献和建树,却是学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当年,“和他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详尽地回忆他与胡乔木同为秘书身份的共事历程,借以缅怀胡乔木的秘书思想和秘书实践,讴歌胡乔木在党的秘书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