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旧红学派之所以忽略《红楼梦》及其主人公贾宝玉的审美意义,是他们缺乏一种能够达到洞察作品人物深层意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中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新文化运动引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构建了《红楼梦》的革命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揭示出,只有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认识《红楼梦》特别是贾宝玉的审美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来源于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人创造或者改变世界,必须见之于一个具体的对象,然后人在这个被改造的对象上留下自己的主体性痕迹,使之成为可以直观自身———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无论是人创造的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如此。《红楼梦》之“善写人情”,本质上就是创造了人性的感性化对象化形式。  相似文献   

2.
《灰地》、《灰人》是学者黄海的代表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及研究方法为当前的青年研究提供了有启发性的参照思路.怀特的《街角社会》引入和深化了参与观察等“灰方法”而成为名著.《灰地》与《灰人》选材独特,参照名著《街角社会》运用参与式观察、“入场”式访谈以及生命历程理论等研究方法,为社会调查研究和青年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灰方法”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公民道德建设这一举措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纲要》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准则,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道德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这就意味着,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道德的。人并非先成为人,然后再去获取某种外在的道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闻名于世。在《国富论》和《道德论》这两部著作中他“塑造”了两个形象——道德人和经济人。在《国富论》中他阐述的是他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观,由此“塑造”了经济人的形象,而在《道德论》中论述的是他的利他主义道德观,“塑造”了一个道德人的形象。关于斯密塑造的这两个形象,人们通常把他们对立起来,认为《国富论》的论调是人的“利己之心”,而《道德论》的立足点则是人的“利他之心”:从而认为斯密的经济人是利己的,道德人是利他的,因而斯密在伦理学上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使中国意识形态面临“非传统”与“新传统”的悖论.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传统又一次遭遇空前涤荡;另一方面人们日益渴望以传统重建社会生活的基本同一性,30年改革开放也正在形成某种“新传统”.制度意识与意识形态主张之间的不平衡,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市场经济观念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耻”是主体受到他人的侮辱,或者内疚于自身的不足、过错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自管子始,“耻”成为一种道德要求.在《论语》中“有耻”是士人人格修养的首要目标.“耻”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远恶向善的道德自觉;它以一种消极的、痛苦的情感体验,从反面督促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不该做的事,起到了道德堤防的作用.而《论语》中的“耻”不仅体现了孔子对人的主体性、自主性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哲学的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是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追求、尝试、体验,由此产生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可塑性.同时,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是西方学界持续研究的热点,他们在批判苏联官方哲学的同时制造出一个“恩格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以《哲学的贫困》为中心进行文献学的考察表明,马克思在其学术思想进程中,深受恩格斯影响,铸就了二人学术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性.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对马克思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在科学方法论、政治结论和一般结论上深受恩格斯的影响,甚至采纳了恩格斯“不正确”的观点.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又都是十分自信和独立的人,把他们神秘化为一个绝对的同一体,或者过分夸大二者间的差异,都是与事实不符的.  相似文献   

9.
消费,是人们利用某种物品的使用价值或某种劳务来满足需要的活动。它作为社会性人再生产自身的一种方式,不过是人的需要的一种主观的选择形态和特定的满足方式;作为一种真正的“生产消费”不仅指社会产品和社会财富的生产,也包含人自身的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因而消费了它而再回到自身上,然而它是作为生产的个人”。“人从出现在地球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一样”。人们的消费活动通常是由消费需求引起和决定的。所谓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  相似文献   

10.
试探权利本位说的方法和意义杨平*一、权利的性质和形式权利是人们获得某种利益和实现某种愿望的可能性,它既不纯粹是一个实体范畴,也不单纯是一个观念范畴,而是一个价值范畴和关系范畴。它是主客观的统一,它体现着作为社会化了的人的自由性和主体地位,这种统一表现...  相似文献   

11.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参加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作了一个即兴讲话——《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21日,讲话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的“七大”报告。《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不长,言简意赅,但在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意义非同寻常。它的不寻常正在于,以一个普通的警卫团战士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为起点,概括出我们党的宗旨,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毛泽东同志用平实的语言指出:“人总是要死的,…  相似文献   

12.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论文专篇.曹丕首次提出了“文气”的命题,并从气的角度分析了作品的风格.《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反映了人的自觉及文学自觉的时代表现.本文试析“气”的涵义以及“文气”说提出的价值意义,分析其中的玉韫珠藏.  相似文献   

13.
李杨 《人事天地》2007,(7):24-25
不久前出版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今年30位日本富豪榜”,软银社长孙正义再度成为日本首吉。 孙正义天生敏感和渴望尝试的商业头脑,令人叫奇。还是个中学生时,他就想自办学校,“挖”走校长和科任老师。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5.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败,往往与精神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白之所以成为“千古一诗人”,他的诗篇之所以“惊风雨”、“泣鬼神”震撼环宇留芳史册,是与他的大鹏精神分不开的。李白诗赋中多次出现大鹏。他青年时期写的《大鹏赋》《上李  相似文献   

16.
喜忧参半地看完了《渴望》,又触发了参与争鸣的渴望.尽管褒贬不一,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电视剧,为弘扬民族美德,构建精神文明提供了形象化的生活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怎样做人,怎样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呼唤人间的真诚与友爱,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将来,都是净化社会的一溪清泉.刘慧芳忍辱负重,饱尝艰辛,把一腔真情无私地奉献给他人.苛责她软弱屈从,不求进取,实在不够公正客观.其实,她弱中寓强,柔中带刚,同时也不乏进取意识,尽管最后病瘫在床,但这种牺牲是崇高的母爱,善良的人性所无法拒绝的.如果说,慧芳没有对事业的追求,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事业”的内涵和外延.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上,十几亿中国人还很难同步跨入高等学府,人人各有专业.难道做工、务农、当兵、站柜台都被排斥在“事业”之外吗?按剧中的规定情景,慧芳打字可以看作只是谋  相似文献   

17.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常用的主要监督形式.随着《监督法》和《河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实施,听取报告、执法检查→提出审议意见→“一府两院”研究处理→报告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逐渐形成了一个工作闭合路径.审议意见越来越多地使用,已成为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监督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府两院”做好整改工作的主要依据.重视理性思考,探析法定含义,正确运用和规范“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审议意见,对于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增强整改效果,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讲话》总结了我们党建党75年来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它对于统一战线两支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就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结合“两会”精神,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美学家。他的各类学说其实是浑然一体的,而其核心即“仁学”。笔者想就“仁学”中表现出的情感美育谈几点认识。“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其含义宽泛、多变,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仁”的核心即“爱人”。《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是什么?它是人类最本真、最可贵也是最伟大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互动。人们正是在爱与被爱中感受、体验、理解着“仁”,因此“,仁”的本体意义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情感美育。“仁作为德性,是理性化的范畴;但…  相似文献   

20.
1月23日,本院文史教研室和学生会联合召开电视剧《渴望》座谈会,从妇女理论与妇女解放的角度集中探讨了刘慧芳作为生活人物的社会意义.刘慧芳将把中国妇女运动引入歧途还是现代中国女性自我塑造的参照系,她体现的是应该摈弃的传统规范还是应该继承的民族美德,结束她的悲剧应当改造其自身还是改革社会的弊端,如何理解“好人不得好报”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