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我长期从事民主党派机关工作,常常碰到一些已加入党派或将要加入党派的同志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称为民主党派呢?”“为什么只能是八个民主党派呢?”我想,这是由于他们对我国民主党派产生、发展的历史不太了解的缘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1979年3月一次会上,提出了“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观点,他说:“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门科学,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摸到规律,有  相似文献   

2.
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十分重视民主党派的作用”。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重视民主党派的作用?我认为,这是由于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性质和职能,由于民主党派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独特的优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全党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普遍反映,从“三个代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旺盛活力和光明前景,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但是,许多民主党派成员以及做统战工作的同志在学习“三个代表”的同时,也思考和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民主党派是不是“三个代表”?“民主党派与‘三个代表’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三个代表’作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一 1990年,中国民主促进会烟台市委员会成立了。市委会自成立之日起,机关编制是一个人,时至今日,已进入六个年头了,其编制仍然是一个人。我曾多次遇到关心我们工作的同志,他们常用惊疑的口吻询问我:“你一个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是啊,号称一个民主党派的市委,其机关编制竟长期一个人,看来确实令人费解;但,一个人就不能做好工作吗?  相似文献   

5.
麦赐球 《民主》2005,(5):32-33
1957年民进中央派人到云南建立地方组织。我当时在师范学院任教,正值超龄退团,经统战部门介绍,我被首批吸收入会。当时的组织名称是“民进昆明市筹备工作组”,会员有37 人。1959年民进中央决定将“昆明市筹备组”改建为“民进中央昆明市直属支部”。1966年“文革”开始,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  相似文献   

6.
王延忠 《侨园》2012,(7):28
儿子下班回来对我说,美国又一家信用卡公司破产了.我奇怪,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是建立在美国人的“信用”之上,怎么会轻易倒闭呢? 儿子说,恰恰相反,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是建立在“无信用”的基础之上,它的利润对象就是那些“无信用”的人,赚的就是他们“无信用”赔偿金.没有美国人的“无信用”,就没有美国的信用卡公司.  相似文献   

7.
大同水泥厂党委多年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成绩卓著,受到省市委的表彰,尤其是在支持民主党派的工作时,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贯彻得很好。从而充分调动了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主动性。对民主党派中做出贡献的同志,利用多种形式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扬、奖励。而且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为双文明建设大显身手。在厂内,执政党和参政党  相似文献   

8.
我下面就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问题谈点意见。有一年在哈尔滨开会时,有一名会员站起来提出意见:“民主党派领导在电视上和报纸上的讲话和文章,没有尖锐的监督的言论,听不见很解气的话。”这位同志对我的质问,是善意的,希望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这个问题,引发我很多思考,民主党派搞不搞民主监督、怎样搞民主监督,确实是个大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试论民主党派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北京市政府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聘任了第一批特约监察员,开全国之先河。这是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路,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固有的模式可套用。万事开头难。市监察局的领导班子细细琢磨,决定从“特”字上大做文章:特约监察员是个“特殊”的群体,是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或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其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都学有专长,在社会上有较强的影响力。市监察局的领导牢牢把握特约人员这些特点,为了发挥其“特殊”作用,经过不断摸索,终于产生了一套“特殊”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即“高层次”、“全方位”、“三个适度”。  相似文献   

10.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曾向62名脱产学习的中学领导干部调查,愿意继续任职的仅有7人。一些中学要从教师中选拔校长、教导主任,被选上的教师竟说:“您饶了我吧,我哪儿得罪您了?”就是一些在位的校长,用他们的话来说,也是“欲干不能,欲罢不忍。”  相似文献   

11.
张天星 《团结》2013,(4):8-11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面临的历史挑战 参政议政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是“长期共存”的价值所在,是“互相监督”的有效方式,是“肝胆相照”的显著特点,是“荣辱与共”的生动体现,也是衡量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地位和作用怎样、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如何的最终的标准。如何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是各民主党派正在思考和践行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这是对中国民主党派历史特点最精辟的概括。因此,中国的“民主党派”是  相似文献   

13.
蔡永飞 《团结》2009,(5):18-19
“政治交接”是一种政治活动.指的是各民主党派在换届的时候上一届领导人把本党派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传统交给下一届领导人.并使之得以保持、延续和丰富发展。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换届阶段自身建设的一条主线。“交”是由民主党派的老一辈领导集体作出.“接”由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完成。通常采取座谈交流、参观考察、谈心、撰写文章等等形式。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全面论述了关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辩证关系,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加强和改进中共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学习总书记的讲话,联系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问题,我感到,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既是中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也是民主党派在新世纪搞好自身建设的指南。因为民主党派与中共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处于世界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全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同样面临实现政党的双重现代化的任务,即参与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和推动政党自身的现代化。所以民主党派的建设问题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深入对民主党派建设中现存问题和民主党派的今后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实行以协商讨论和批评建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民主监督主要形式,是对人民政协五十年民主监督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概括。我以为,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完全适用于民主党派,对民主党派实行、加强民主监督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一项主要的政党职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相似文献   

16.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用宏亮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多少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斗转星移,四十八年过去了,当年与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共和国一起发展、壮大。各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发扬各民主党派的好传统,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相似文献   

17.
赵丽宏 《民主》2004,(5):1-1
去年春天开全国政协大会时,有记者采访我,问我对“老三届”的看法。我说“老三届”其实现在大多成了社会的困难群体。这一代人,该读书升学时,被“文革”耽误,“文革”结束后,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但绝大多数仍在社会底层。他们现在年龄五十出头,父母若在都已高龄,需要他们照顾,孩子正在上中学或者大学,需要他们花钱劳神,而这批人偏偏却轮到了“下岗”,他们的窘迫是可以想象的。我的不少同龄人,现在都处于这样的困境,和他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的夏天,中央统战部召集各民主党派座谈,征求对一份中央文件初稿的意见,赵朴老也参加了,分组讨论时我正好坐在他的旁边。因为文件中多处出现“机制”这个词,赵朴老对我说:这是一个新名词,你知道它的英文译名吗?这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以”随口回答:可能是“system”吧,他说:不对,“system”翻译成“体制”还可以(“体制”可以翻译成  相似文献   

19.
李维汉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李维汉长期担任统战部部长 ,在贯彻落实中央对民主党派的政策和指导有关民主党派问题的工作中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共产党、民主党派及其它关系的思考带有很强的开拓意义 ,是党内从政治制度角度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彭桓 《团结》2011,(2):12-14
参政议政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是“一参加”“三参与”.其具体形式为民主协商、特约工作(各级检查员、监察员、督导员等社会兼职)、课题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等等。进人新世纪以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相对固定的体制和模式.并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