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侯学勇 《政法论丛》2008,44(2):90-95
麦考密克对规范性融贯和描述性融贯的区分,启示我们在司法裁判或证立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规范要素的融贯、而且要重视事实要素的融贯,规范性融贯与描述性融贯密不可分,法律方法领域不应忽视对证据融贯性要求的研究。努力在法律体系内确保价值融贯的原则论证方式,不仅是对司法证立的一种形式要求,而且含有正当性要求,它把司法行为限制在合法范围内,在约束法官判决主观因素的同时,增加了司法行为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2.
蔡琳 《法律科学》2008,(3):63-73
法律领域一般有三种融贯论: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法律体系内的融贯论、法律融贯主义。结合此三种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法官审判实践中的论证标准。融贯论的运用必须区分叙述性融贯和规范性融贯。叙述性融贯保持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规范性融贯则是与法官的实践理性相关。叙述性融贯中基础融贯论为法官认定事实提供了形式标准;而在规范性融贯中,解释的融贯论揭示了法官的基本立场以及价值取向,它不是庸俗化的实用主义,而是一种有效地实现关于法律命题完整集合的方法。在这两个层面上,法官的论证可以趋向认识上的合理性以及价值判断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亨利·詹姆斯是小说叙事角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他在许多作品中摒弃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视角 ,创造了他所称的“意识中心”的叙事方式 ,即小说中的叙述都从作品中的某一角色出发并通过其意识的过滤。他在晚期作品中又运用了类似于转换式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 ,使读者体味作品中主要人物细致而丰富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塞林格发表于 1 95 1年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语言形式、叙述视角、叙述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后现代叙事文本的三大特征 :他用“低俗”的语言消融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 ;从独特的青少年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打破了权力话语和传统的美学观念 ;以非人格化叙述的“无言”搁置了真理和终极意义。塞林格的创作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下半期西方后现代文学创作的发展 ,是后现代叙事文本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解释的融贯性——评德沃金的法律真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融贯性作为检验法律真理的标准,是一种超越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立场的尝试。德沃金的法律解释思想以融贯论作为法律真理观,以罗尔斯的"反思性均衡"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以信念之间、信念和经验之间的融贯性作为法律解释的标准,从而为"法律唯一正解"提供了哲学上的正当化根据。但是,原则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并不存在理想意义上的融贯;法官的类推解释只能达致局部融贯而无法形成整体融贯;法律的无穷解释使德沃金的解释理论陷入无法自拔的"明希豪森困境",这些理论上的难题使德沃金的法律真理图景成为一种虚假的幻相。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兄弟>在2005、2006年的分期出版是当代文学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典型地显示了消费市场和商品文化主导与影响下的文学生产机制对文学的宰制作用.从文学叙事的角度看,消费文化及其文学生产机制影响了<兄弟>的审美品格和叙事特征,"文革"历史与改革时代的现实在小说中呈现出夸饰化、漫画化、荒诞化的倾向.这种文学症候标识出余华由先锋作家到畅销写手的某种隐形蜕变,同时,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来说,文学与市场、消费文化保持适度联姻时,要规避其对文学自主性和文学审美品质的潜在伤害,要对消费文化保持适当的警觉.  相似文献   

7.
历史性叙事一直是中国书面叙事的主要形式,表演性口头叙事的传统则是在西域文化的影响下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性叙事采用的是有限制的第三人称视角,要求叙述的客观性,所以排斥心理描写,并几乎不通过人物语言来自我叙事或转述叙事.中土口头叙事中以变相结合讲唱的表演方式,乃是白话小说中通常采用块状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表演性口头叙事所具有的参与性、情景化特点,同样会对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伟 《政法论丛》2013,(1):77-84
在司法裁决中,对于简易案件,法官可以运用演绎证立模式为裁决结果提供正当性证明。但是,对于疑难案件,法官如何在规则层面为裁决结果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提供一种实践理性的辩护呢?麦考密克在他的代表作《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中首次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一种论证模式,即二阶证立。二阶证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即从后果主义论证、融贯性论证和一致性论证方面,为裁决规则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提供证明。同时,在麦考密克看来,二阶证立作为一种论证模式既具有描述性,又具有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用“飘逸”两字概括李白的诗风,既不符合李白的生活道路,也不符合李白的创作实践。细加考究,他之自然吐露感情,在各个时期,有着显著的不同风格。概括地说,出蜀前后主要是“飘逸”的;一入长安后主要是豪放的;而入长安后主要是于豪放之中时时发为幽愤和沉郁的慨叹,及至晚年流放夜郎就完全成为悽怆和悲壮了。  相似文献   

10.
11.
邹立君 《法律科学》2006,24(1):163-168
富勒将他有关良好秩序的研究界定为“有关良好的秩序以及可运行的社会诸安排的科学、理论或研究”,并将其命名为eunomics。eunomics本身既有实质的问题指向———关注公平的、公正的和尊重人之尊严的秩序,同时又是作为一种法律研究的方法在起作用。富勒对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践行主要体现为对法律程序的研究。富勒对良好秩序的研究以手段与目的关系的讨论为前提,该研究本身可被看作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对现代二分思维方式的克服和超越。  相似文献   

12.
新诗的叙事语言是“大白话”,并向着两个方向提升:一种是艾青式的“现代散美”,另一种是李季式的“民间歌谣美”。新诗的叙事方式主要有三种:故事型、散型、情节暗寓型。新诗的叙事结构更加灵活多变,其关键性的突破在一个“大”字上,几乎想写多大就能多大。  相似文献   

13.
14.
谢灵运不少描写山水的诗歌,向被称作山水诗;因为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山水成为了审美的主要对象.然而,除了山水之外,谢灵运对自己身体的描述,也是其诗审美的重要对象.尤其他喜欢在山水之间流连,其诗除了写山水景色之外,也涉及作者行旅与游览的姿态和动作.甚至在有些诗作中,谢灵运对自己寓目身观的行姿描写,比对山水自然的描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思潮对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霸主地位的否定,引起了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在内的“叙事革命”。作为心理学领域内革命成果的叙事心理学,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比起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自有深刻之处。叙事以其建构意义、追寻价值、创造生活的独特性,将使心理学在为解决人的现实心理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的追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examines storytelling and narrative development in police culture related to gendered aspects of policing. Interviews with 28 officers indicates that women are frequently viewed through a gendered lens and that police storytelling appears an important 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police culture. The types of stories explored in this paper–flow of action, war stories, and gender narratives–provide a 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production of masculinity in policing. B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police narratives we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 maintenance of masculine police culture. The findings also build on the growing foundation of narrative inquiry in criminology.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与元明中篇传奇小说的时空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明中篇传奇小说将空间背景设置在民宅大院中,通过打破传统民居的空间秩序展示反礼教的主题,利用深宅大院中合法的空间位移描写男女恋情。受限于民居的空间设置,元明中篇传奇小说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基本一致,特别关注民居大院中带有独特时间刻度的日子,写出了深宅大院中恋情发展的特殊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小城市仲裁工作是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角落。笔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了在中小城市发展仲裁事业的全局思路和具体应该采取的措施,为我国中小城市的仲裁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Garver  Eugene 《Law and Critique》1999,10(2):117-146
The great challenge of rhetorical argument is to make discourse ethical without making it less logical. This challenge is of central importance throughout the full range of practical argument,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of the ethical to the logical is one of the principal contributions the humanities, in this case the study of rhetoric, can make to legal scholarship. Aristotle’s Rhetoric shows how arguments can be ethical and can create ethical relations between speaker and hearer. I intend to apply Aristotle’s analysis to a phenomenon that did not yet exist for him, that of authority, by asking how the acts of asserting and accepting authority can be ethical acts. I take as a test case a peculiarly unfortunate and inept appeal to authority, that offered by the counsel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in arguing Bolling v Sharp who cited Taney’s opinion in Dred Scott to clinch his point. By seeing just what goes wrong in such a maladroit appeal, I explore the rational, voluntary and ethical dimensions of a decision to accept a given commitment to authority. I use Joseph Raz’s analysis of authority and the relation of reason to authority, yet think I go beyond Raz by exploring the deliberate and voluntary nature of submission to authority. Choosing to be bound by an authority is an ethical act. As such it is always rational and yet never purely rational. The Supreme Court’s choice of authorities is part of its making itself into an authority, and is a paradigm of the ethical act of choosing to be obligated. Choosing to be committed or obligated is a central paradox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considerations of authority and obligation, at least since early social contract theorists. However, its importance for judicial reasoning, which at the same time chooses to submit to authority and itself becomes an authority, has not been noted.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thical and the logical can help us better to articulate the constitution of ethical authorit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0.
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逻辑一致性以及信念之间的相互支持关系。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在于回答因融贯本身所存在的责难而涉及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选择, 也是一种法律理论。其统一以法律、道德、政治为核心而形成融贯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