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在我区的家兔中流行着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经试验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来源:从疫区贩运兔种,引进了带毒兔;从疫区来的人、车、用具机械带毒。 2.易感动物:主要感染青、壮年家兔,3个月龄以下及断奶前后的仔兔很少发病及死亡。性别对感染无差异。未发现感染其他动物。易感兔种有:安哥拉长毛兔、力克斯兔、大耳白兔、青紫蓝等,以长毛兔最易感。  相似文献   

2.
在欧美各国,狗、猫是千百万家庭中的宠爱动物。狗自石器时代起就是人类的伙伴;猫早在埃及法老王朝时就和人类共同生活;故称猫、狗为伴侣动物。2000年前就发现伴侣动物对人类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据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年刊:狂犬病的世界调查)报告,据印度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死于此病15000人,随着医学、兽医学的发展,发现一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由狗和猫传播的。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Morbus Aujeszky)又名阿氏病,由匈牙利学者Aujeszky首次记述于1902年。它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奇痒(猪和鼠类慢性经过除外)为主要特征。1956年C.R.柳巴申柯等又在水貂、北极狐中再次发现本病,最近,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欧洲、中美洲各国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我国在水貂、北极狐、银黑狐、家兔、狗、猫、猪等动物中也有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家畜伪狂犬病自1946年国内首次报道后,近40年来,相继又有猪、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骡、狗、猫、奶牛、鹿等多种动物发病的报告。而我省仅有绵羊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的报告(肖格波1965)于1984年3~6月,我省立北县发生耕牛伪狂犬病,作者重点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多种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病毒分离培养及电镜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5.
犊牛隐孢子虫病首次报道于美国(Panciera等,1971)。其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丹麦、比利时、法国、德国、罗马尼亚、捷克、苏联和日本等国发现。我国黑龙江、兰州、北京和西安地区也有发生。为了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为进一步作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7年2月开始,在病原学诊断的同时,对西安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病在西安地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诸如传染来源,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影响传播的因素和条件,疫区的范围,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一种和古典猪瘟病毒不同的一病毒所引起的和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急性型的特征是发热出血性症候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达到100%。病猪不产生中和抗体,尚无有效的免疫接种方式。家猪因和病猪直接接触或受污染物或受感染的argasid扁虱所叮咬,而散布非洲猪瘟。 (一)易感动物 病毒可以存在于非洲的一种疣猪体内(一种野猪,脸部有肉疣),而它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的消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效地控制本病从外部传入,二是彻底根除本国存在的疫源。为此,各国对于易感动物咽—食道部带毒问题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对咽—食部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包括带毒动物的种类,带毒部位,病毒分离技术,单个易感动物和群体动物带毒的持续时间,咽一食部病毒对健康易感动物的感染性,以及与疫苗毒、流行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世界各国对口蹄疫 (FMD)防制十分重视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但近年来 ,本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频繁暴发流行 ,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 口蹄疫病毒和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 (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 ,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易感动物包括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和猪等 2 0个科的 70多种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猪和牛的临床表现最严重 (也有猪发病而牛不发病 ) ,羊只表现亚临床感染。在自然状态下FMDV可经消化道感染 ,经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数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即…  相似文献   

9.
弯曲菌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约占各类腹泻的95%,为空肠弯曲菌所致。1981年英国报道,从腹泻病例分离9500株空肠弯曲菌,超过痢疾分离数。我市1984年几个医疗单位统计,从380例腹泻患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22株。现已证明本菌可在多种动物肠腔内存在,包括禽类、家畜中牛、狗、马、羊、猪、兔。Richardson(1979)在南非调查鸡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86.7%,并证实人的本病感染鸡是传染来源。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弯曲菌肠炎系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本试验对鸡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病变进行了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选自然感染患有腹泻症状的鸡群病鸡41只,均在300日龄左右,剖杀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 (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 (PRV)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已在世界上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流行 ,近几年在我国也有不少集约化养猪场发生本病 ,但在甘肃省还未曾有此报道。 2 0 0 0年 3~ 4月 ,我省有 2个集约化养猪场相继发生了以初生仔猪在 3~ 4日龄突然整窝发生以呕吐、腹泻、出现神经症状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猪伪狂犬病。1 发病情况A猪场 :该场 1996年 6月投产 ,存栏母猪 3 0 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与动物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蔓延。据初步统计人畜共患病为439种,其中传染病277种,寄生虫病162种。每年仅狂犬病就死亡15000人。我国人与动物共患病也流行严重,军兽大(1984)对全国28个省、市、区进行了调查,发现196种人畜共患病,其中传染病105种,寄生虫病91种。1981年全国就有7000人死于狂犬病,1979年全国有活动性结核患者达700万人。动物结核病更为严重,如哈尔滨市奶牛结核病感染率竟高达70%;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等也严重地危胁着人畜的健康。造成人畜共患病流行的原因颇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层、边远地区缺乏诊断设施和检验手段,病料保存、送检困难,致使病性难以确诊,易造成疾病流行。急生产所急,为基层检疫创造条件,我们于  相似文献   

12.
欧洲人爱狗,这已是世人共知的不争的事实,但爱到和人形影相随,爱到几乎是“狗道主义”至上便是未曾料到的了。最开始看到人和狗在一起,是在各地的集市广场,多半是老人和狗。夕阳西下时分,一白发一小狗,或一前一后在遛,或一坐一卧在歇憩,孤独的老人因有了伴便显得不那么孤独,宠物也因有人庇护便显得格外安详,这大概也算欧洲一景吧。但只是这风景背后的故事未必令人好受,都说“西方是老人的地狱”,从这儿不正可以窥见一二。再看下去便会发现岂止是老人,便是各种年龄的人都喜欢和狗在一起,而且用途岂止作伴,更有以狗作威的。在…  相似文献   

13.
(十一)多头多头绦虫病多头多头绦虫病是由寄生在赤狐、北极狐、狼、豺、貂小肠的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multiceps)引起的一种绦虫病。该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寄生在马、牛、羊、骆驼、羚羊、獐、野牛及人的脑内。本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4.
现已证实,猪、黄牛是人、猕猴、猫、狗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之一。左仰贤等(1983)、连自强等(1987)首次在国内发现了猪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uihominis)和人肉孢子虫(S.ho-minis),并进行了人-猪-猴,人-猪-人,以及人-牛-猴,人-牛-人之间循环感染实验研究。继后,我们用猪和黄牛体内的各自3种肉孢子虫分别对猕猴、猫、狗进行了交叉感染实验。(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猕猴购于昆明动物研究所和耿马县。猫、狗购于下关农贸市场。将动物随机编号,实验前粪检3天,孢子囊均为阴性。感染前禁食1天。  相似文献   

15.
超免疫血清 (hyperimmuneserum )是一种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动物血清。口蹄疫 (FMD)超免疫血清是采用口蹄疫病毒(FMDV)佐剂抗原作免疫原 ,通过逐次增大抗原含量多次免疫豚鼠 ,使豚鼠不断产生免疫应答 ,从而获得抗FMDV的高效价特异性抗体血清。该血清主要用于FMD的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也可用来生产诊断制剂 ,用于FMDV型的鉴定及易感动物的被动免疫。  我们通过试验 ,以FMDV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制备抗原结合物免疫豚鼠 ,定期采血 ,用补体结合试验监测抗体水平 ,使FMD超免疫血清效价达到 1∶1…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传染病是一种一个传一个的疾病,其病原必须同九十年前的Koch的论点相符。其实,Koch的假说是按当时的认识提出的,其中包括:(1)应能从该病各例中都找到这种细菌,而且其在体内分布场合恰好同看到的损害一致;(2)细菌应能在体外培养,纯化几代;(3)这样分离的细菌应能在其他易感动物体上再致此病;(4)要能示演出感染动物具有对此菌特异的特高浓度循环抗体,或特强的特异免疫力;或是那些新近恢复宿主对此病菌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家犬的方法来预防人、畜狂犬病是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在农村对大量家犬进行大面积免疫的工作在国内尚未见有报告,我们于1977年4月~1979年12月在广西玉林县连续三次对107372头家犬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四年流行病学观察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皮癣菌病防治试验赵东,董,钱法举(安徽省阜阳市动物检疫站236000)动物皮癣菌病是由多种皮癣真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肤传染病,易感动物有牛、羊、猪、兔等,主要引起动物皮肤发生癣斑、结痂和脱毛,影响动物生长发育,严重者类似诛儒症。近年来我地区牛、兔...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1985年秋季,我省某警犬声发生一种以肺水肿和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有8只犬相继发病,发病率为3.8%,致死率为87.5%,而且病犬发病很急,如卡加、凯希、长毛、卷丽仔1号、铁路3号和菲利普这6只犬均来不及治就突然死亡。 该犬场远离公路和村镇,环境较为偏僻。饲养方式为半笼养,每日舍外运动2小时,饲料为粮食、牛肉和蔬菜,并补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犬群每年均定期预防注射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出血性黄疽和狂犬病疫苗。从这次发病来看,发病犬与品种(德国牧羊犬4只,杂交犬1只,中国狼种犬3只)、性别(公母各4只)和年龄(1~2岁3只,几个月的幼犬5只)似乎无明显关系。该病不仅影响训练作业,也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安地区养猫日趋增多,猫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1983年以来,西安地区的猫大面积发生一种呕吐不食、呈复相热,死亡较高的传染病。根据有关资料,对本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治疗。 (一)流行情况 1.易感动物:本次流行仅见家猫,雌雄均可感染,在294例病猫中雌性占69%。最易感的是2岁以下的幼猫,占发病总数77%。经笔者调查西安市某动物园,于1979年猞猁、金钱豹亦发生过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