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普遍认为的加大主动公开可以降低依申请公开数量这一命题出发,论证了该命题在特定条件下是成立的,即加大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和经常被申请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对降低依申请公开数量是有帮助的;而加大节选式的主动公开以及忽视主动公开质方面的提升并不会降低依申请公开数量。为此,提出应遵从可到达、可找到、相关性、可理解性、免费、更新及时性六大原则提升主动公开信息的质量,从而真正减轻政府部门依申请公开数量。  相似文献   

2.
李鹏 《长白学刊》2012,(4):59-6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公众对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诉求也随之提升。地方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应以公众信息需求为导向,在设计思路上变单向主动公开为双向信息共享。地方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应遵循程序完整性原则、社会公正性原则、服务高效性原则和操作实用性原则,积极推动在线共享路径建设,大力拓展依申请信息公开载体,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技术功能开发,科学优化依申请公开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罗军  高建军 《前沿》2013,(16):32-34
高校党务公开是指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将相关党内事务进行公开的活动。运用现代信息传播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对高校党务公开的路径选择和实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新时期下高校师生对党务公开的现实需求与实践反馈。研究表明:高校党务公开引入信息传播理论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党务公开的主体重视程度、公开内容的质量、公开方式或形式、公开对象的受众研究,公开效果的信息反馈是直接影响高校党务公开实效性的五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盛 《电子政务》2008,(5):21-26
从国际信息公开立法趋势,国内法制建设的现实基础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等方面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背景;对该条例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体制、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监督保障制度等5个主要制度进行了解读;指出根据该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提出了目录编制的5个基本原则:先清理后编制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标准化原则,动态化原则,便民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推进党务公开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只有推进党务公开,才能进一步扩大党内知情权、深化党内参与权、拓宽党内选择权、加强党内监督权。而党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党务公开,推进党内民主需要处理好党务公开的速度和效果、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建设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上海市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的过程、措施,以及依申请公开制度建设的成效;并通过依申请公开和主动公开两个制度框架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依申请公开建设的优越性及其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现代民主政治中衡量一个执政党民主执政的标尺。推进党务公开对于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党务公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形式主义和制度程序的不完善不规范,而增强民主意识、处理两个关系、区分公开层次、建立健全科学制度、规范合理程序、创新多样形式则是推进党务公开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发展包括党务公开在内的党内民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是实行党务公开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性要求,实行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内容。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视野观照下,在推行党务公开上,存在着党内民主意识匮乏、党员权利虚置、制度体系欠缺等障碍性因素。我们必须坚持以强化党内民主理念为核心,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建设一个民主理念科学、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制度体系健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党务公开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信息公开"四个字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土地类信息公开就可见一斑。政府土地信息公开中存在主动公开问题多、依申请公开困难重重、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相关配套制度缺乏、监督与救济制度薄弱等热点与难点问题,对此,如何完善政府土地信息公开的规范化路径是目前土地信息公开摆脱尴尬处境,迈向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发展党内民主的时代进程,“党务公开”已经正式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党务公开的实质,就是党向自己的组织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并接受他们的监督。党务公开的路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党内公开讨论就是一个基本的方面。所谓党内公开讨论,是指党内事务尤其是党内基本的、重大的事务要由党组织及党员群众进行正式的讨论,并且这种讨论应当是制度化、程序性的,讨论形成的意见对党的决策及党的建设具有确定的参照性及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由侧重结果公开向注重过程公开,由向党员和群众的单向公开到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双向互动,由单一的党内公开到党内公开和党外公开相结合,黄浦区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党务公开工作自2004年起步探索以来,实现“三跨越”的同时,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益多样,程序更加规范。党务公开作为该社区(街道)党建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社区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8]10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切实加强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公布实施,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重庆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重庆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重庆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等4项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OO八年四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13.
谢继步 《群众》2011,(7):70-71
丹阳市是全围较早推行党务公开的地区,自2004年以来,逐步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推行党务公开,有力促进并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从试点推开、全面建立党务公开制度,到规范运作、建立党务公开目录,再到深化发展、推行绩效评价体系,党务公开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的认知和探索过程,就是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党务公开是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高校党务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制度建设入手,丰富公开载体,畅通知情渠道,加强监督检查,从而构建科学规范的党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党务公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推进基层党务公开,一是要充分认识在推进基层党务公开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二是要统筹考察基层党务公开制度的要素建设和体系建设;三是要正确把握基层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党务公开是实现党内民主的根本前提。党内民主权利的基础在于党员拥有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如党内充满着封闭性,普通党员只有听命服从的责任和义务.就做不到党内民主。这次十七大代表选举,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的要求,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的安排部署、程序方法及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谋冠 《前沿》2011,(23):43-46
高校党务公开指的是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将相关党内事务进行公开的活动。正是基于信息公开传递、共享和扩散等契合点,高校党务公开得以被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党务公开概念权威界定的缺位、缺乏对高校环境下党务公开特殊性的认识、缺乏对传播媒介重要性的认识,这些都导致高校党务公开缺乏可行性操作。因此,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着手,在高校党务公开中引入传播学理论模式进行理论审视和实践观照,成为促进高校党务公开的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0,(16):5-5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 会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是实践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荣晓莉 《长白学刊》2008,(5):160-160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效率。因此,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政府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党务公开是促进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在党务公开过程中,需要坚持内容全面性、公开方式多样性、公开机制完善性、公开结果有效性四项原则,以真正发挥党务公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