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情     
中国汽车文化的狂热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与美国相似的狂热汽车文化,这种文化曾迫使美国对海外石油生产国投怀送抱。据国际能源署介绍,2000年至2010年,中国年均用于进口石油的资金为660亿美元。该机构预测,2012年该数字将攀升至251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60%的石油消费。  相似文献   

2.
石油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以石油为主的能源需求剧增,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新一轮油价上涨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从维护国家安全的层面对如何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从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建设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能力总计140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预计相当于10余天原油进口量。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  相似文献   

4.
陈久长 《湘潮》2008,(2):41-43
20世纪90年代初期,秘鲁政府推行石油私有化政策。各国石油企业开始到秘鲁投资。1993年,我任中国驻秘鲁大使。当时,率先走出国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已在秘鲁涉足石油开采。为了争取和维护中方企业的正当权益,我与秘方有关部门及人员积极沟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峰  喻艳莉 《世纪桥》2005,(3):50-51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石油产量旱已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因而对外部石油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为了确保中国能够长期、安全并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实施有效的进口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但其他战略的配套实施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卫灵 《唯实》2016,(4):78-80
"一带一路"宏伟规划为能源外交、能源安全创造了新的机遇,对促进中国和中亚区域的能源合作,推进区域能源互联,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亚能源吸引亚太消费大国高度关注亚太大国纷纷把能源进口多元化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其主要原因:一是中东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以及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使得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开拓新的石油来源渠道是应对良策;二是全球能源需求普遍增长,尤其是亚洲  相似文献   

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F0004-F0004
西南石油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8):21-21
由于采用了新的采掘技术,美国的石油开采公司可以在西部多个州的油田扩大开采,从而扭转过去20年中美国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一些石油开采企业的高管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新技术将在5年后令美国石油产量至少提高20%,并在未来10年内让美国石油进口量下降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于民 《探索》2007,(4):89-92
当今非洲产油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依附性发展,西方大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石油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这就加剧了中国非洲石油市场开拓的难度.因此,中国在非洲开拓石油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实现与产油国平等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另一方面要正视并尊重非洲产油国利用石油资源发展经济的事实,坚持平等合作,和西方大国的掠夺式开发形成鲜明对比,最终达到广泛开拓非洲石油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成都第二产业的GDP和石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认为成都第二产业对石油的依赖性较低,具有较大的抗风险能力。但为应对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成都应配合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1.
共和国的石油工业史,辉煌中有过激烈和悲怆。在那面“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战旗上,有五位将军的名字与以李四光为代表的石油科学巨匠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万千石油工作者镌刻在一起。新中国一度贫油的窘境,让他们中的前四位带着铁骨战将的武略文韬与石油结缘。又因为后来的政治风雨,他们中的最后一位带着淡泊名利的坦荡走向石油战线。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0):114-114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储量再丰富,也总有用完的一天。据石油专家推算,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只够使用40—50年。  相似文献   

13.
提起石油工人,人们不禁会想到铁人王进喜,因为他的铁人精神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人。而在辽河油田沈阳工程技术处,现年56岁的技术处党委书记马天才也同样感动着石油工人们,因为是他始终以党性为旗、民心为镜,把全部的时间、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企业,给了石油工人奋力拼搏的动力和安心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储藏量和生产能力的双重提升的作用下,伊拉克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全球最大的新增石油供应地。欧美对外能源需求的下降使伊拉克与中国在石油领域开展战略级别合作的空间和现实可能上升。中国同伊拉克的能源合作面临来自美国的制约、内部民族矛盾和潜在环境问题的挑战,需要在避免挑战美国主导权的同时,增加对伊的外交资源投入,在战略合作和能源开发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刘云 《世纪桥》2005,(9):60-63
“能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向石油输出国投资,石油输出国也向西方和发展中国家投资,而且中国、印度等石油需求大国与石油输出国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在能源业界的上游还是下游,也无论是石油输出国还是石油需求国,都已形成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局面。虽然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竞争仍然非常激烈,但参与竞争的各方都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也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演变。——编者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区建设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能力总计1400万吨。人士表示,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预计相当于10余天进口量。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目位于浙江省的镇海和舟山两大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近两而位于山东的黄岛基地和位于辽宁的大连基地则也于2008底前完成建设。另据了解,到去年11月份为止,中国已将储备基地近40%的油罐注满原油。按照计划,去年12月份  相似文献   

17.
何建明 《党员文摘》2008,(11):10-11
30年前.与多家外国公司联合在中国领海开采石油是中国对外开放第一步,其间发生的一段想来可笑而又极其严峻的真实历史,揭示出普通百姓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解与困惑.以及当时中国各阶层、不同观念与不同意识的碰撞.  相似文献   

18.
促进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亦即石油城市转型,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决定了政府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政府职能转变又是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政府在石油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提出了石油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有效途径,以期为石油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现代化建设的春潮激活了长城内外。于是,与GDP年均近10%的增长率相伴随,国家的实力强了,人民的生活富了;于是,路上的大车多了、小车也多了,街上的公车多了、私车也多了;于是,原本不成问题的石油成了“问题”了,中国逐渐由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而且一进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2005年进口石油达1.68亿吨,一下子站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在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一分为三,成立辽河 石油勘探局、辽河油田分公司和辽河石化分公司三家单 位。作为原油田优质资产变成上市公司之后的存续企业,勘探局面对着业务转型、生产能力过剩、冗员过多、企业社会负担沉重等种种矛盾,始终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不管遇到多大的矛盾与困难都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