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州、无锡两市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在招商引资的观念、高新区土地使用、规划方面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常州、无锡两市高新区的发展特点与成功经验对于柳州市高新区的建设具有相当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讯四则     
’98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 10月在常州举行 由世界中小企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分会、常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98常州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6日至8日在常州举行。“两会”以广交四海宾朋,共图经贸发展,促进亚太地区中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及发展为宗旨。博览会  相似文献   

3.
阎立 《群众》2013,(11):29-30
面对资源环境日益制约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常州紧紧抓住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新优势。常州过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常州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创新驱动。当前,为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常州瞄准国际科技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汪泉 《群众》2018,(11)
正前不久,省委书记娄勤俭来常州调研,他充分肯定了常州作为中国工业明星城市、"苏南模式"创建者之一,在过去发展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常州在新时期如何保持发展优势的重大课题。他指出,常州发展进入了加速期、关键期,要从国际视野、聚焦问题、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思想解放,与发达国家相比,查找存在的"短板"和差距;要在  相似文献   

5.
阎立 《群众》2013,(7):55-56
县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为苏南重要板块的常州,县域发展相对滞后,破解县域发展难题已成为常州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潜力空间。让常州县域发展更具活力,关键在突破空间距离、产业层次、环保生态、城乡二元、体制政策等五个瓶颈。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众多长江南北通道的建成和区域高速路网的完善,以建设长江南北通道和拓展产业纵深腹地为前提,以整合长江常州港、奔牛铁路及运河港、常州航空港、常州综合保税区等现有资源为内容,规划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是一项能够有效改变常州区位被边缘化局面、重新确立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增创常州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性举措。当前,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有三大基础条件:一是拥  相似文献   

7.
顾晓彬 《群众》2022,(16):36-37
<正>去年9月,常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系统推进“532”发展战略,把“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作为未来五年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的实施意见》,大力探索符合常州特点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努力形成引领“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的常州模式,积极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8.
范燕青 《群众》2010,(10):14-15
<正>近几年,我们常州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惠民实事件件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民生常州"成了崭新的城市名片。有关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显示,常州市民生事业走在了同类城市前列。我们在实  相似文献   

9.
齐家滨 《群众》2020,(12):51-52
常州是一座人杰地灵、产业发达、交通便利、民生领先的苏南发达城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了“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样板。从黄海之滨的日照来到长江之畔的常州,接过常州事业薪火相传的“接力棒”,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赛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让城市更美好,百姓更幸福。这份“更上层楼”的期盼,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10.
<正>常州,一座浸润厚重历史的江南古城,在时光中流淌了3000多年,静静地散发着吴语的芳香;常州,一座崇尚开拓创新的现代都市,在产城融合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刷新,演绎出雄姿初展、生机勃勃的大美景象。常州的产城融合,最早源于国务院"苏南规划"中的一段表述:"在常州推动建设西太湖科技城,重点发展先进碳材料、科技金融和高端商务服务,成为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省委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意见,随后进一步明确常州承担产城融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重任。常州能成为全省唯一的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0,(10)
正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常州市近年来在低碳减排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8年常州GDP达7050亿元,同比增长6.5%,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却同比下降1.4%;2019年常州市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五个大气、水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城市之一。保护生态、低碳发展、打造宜居城市,不仅是全社会的共识,更成为常州城市精神的内在要求,"常州蓝"正逐渐成为常州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高位谋划,破解经济环保协调发展难题常州是典型的工业城市,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攻坚阶段,产业和  相似文献   

1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积极创新发展思路,用发展的办法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常州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新动力,突出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些什么和怎样做到又快又好发展的问题,争取既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又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突出调整优化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内涵针对常州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的实际,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常州发展中突出矛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郭煦 《小康》2022,(4):39-41
常州,这座以制造业著称的江南古城,在前不久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就聚焦产业发展."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实体经济就是深埋地下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制造业是常州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以三个"最"字描述常州的制造业家底.  相似文献   

14.
查亚强 《群众》2007,(11):67-67
2006年11月初,常州高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南北挂钩、合作共建苏北开发区"的指示精神以及常州市委、市政府部署,与大丰市挂钩,合作共建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这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和谐发展、加快振兴苏北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马以 《今日浙江》2009,(11):22-23
当前,湖州正处在发展的拐点上,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发展的挑战前所未有,把握得好,化危为机,就能加速发展;把握得不好,坐失时机,就会掉队落伍。无锡、常州以及江阴快速发展态势,逼人奋进。对照比较,我们最关键的是要找准着力点、找到突破口,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举措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辛磊 《天津人大》2006,(12):33-34
蓟县下营镇常州村是地处天津市最北端、海拔最高的一个塞外小山村。这几年,常州村人靠开发九山顶风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和开办农家旅店走上了致富路,成为享誉津沽大地的生态旅游专业村。谈起常州村的历史性变化,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靠党的好政策,靠好的领路人——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王宝义。  相似文献   

17.
季培东 《群众》2022,(3):34-35
<正>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奋力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征程上,常州须围绕“得人心、聚人才、汇人气、赢人和”点燃常州发展强引擎,把常州建设成为人才向往、英才荟萃、产才相融、城才共荣的长三角人才新高地。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5,(11)
<正>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对于常州加快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群联合创新"的重要成员,一年来常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机遇,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周庆 《群众》2022,(17):49-50
常州高新区作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始终步伐稳健。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9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04.7亿元、同比增长8.4%,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1位。今年是常州高新区的“而立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挑重担、扛重责,传承弘扬“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常高新精神,紧紧围绕“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的发展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凝心聚力书写“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高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血色杜鹃映山红──记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常州市委主委高谷深特约记者傅志泉一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很发达,但常州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中等城市。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泌尿外科权威吴阶平教授在近三年里却三下常州,亲临这座城市的第二人民医院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