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和九十年代的“国学热”中,国学大师张岱年率先提出和探讨民族精神问题。不仅从总体上探讨了民族精神理论,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观点,而且还着力从概念、意涵、内容及功能等多方面研讨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理论。同时,国学大师张岱年还特别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或主要表现,并揭示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井研,方圆840平方公里,人口42万。自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井研是“卓筒井”发祥地之一,因凿井煮盐年代久远、所产盐精美洁净而得名,以“国学重县、文化之乡”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3.
国学访谈录     
正《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艾教授,您是国学大家,有不少国学论著,还常到广西区内外讲学,赢得了普遍好评。可否请您就国学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艾教授:大家谈不上,很多专家学者都是我的老师,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需要研究。不过,我可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国学是中国数千年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现在有不少人一谈国学,就只谈文化典籍,而不谈物质文化,这是不全面的。立国一刻都离不开国魂,而国学蕴涵国魂,是国魂的源泉。它源远流长,包罗宏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闪烁在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国学”是“国之学”、“国子学”的简称,指国立贵族子弟学校;今天的“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是一国故有的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人文”指人类的文明、尤其是人类的道德文明、价值文明。今天我们学习国学,重在吸取其中的人文精神精华,为现代社会的价值重构和信仰重铸提供有益资源,为当今国人安身立命提供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什么是国学与国学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论述国学研究的历史,即三个阶段与研究成就;第三部分论述国学研究的四个特点,即重学理、重实证、重贯通、重工具;第四部分论述国学研究的意义.是一篇全面系统论述国学研究的内容范围、简要历史、观点方法及深远意义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6.
5月25日 我省首家国学院揭牌。我省首家国学院在曲阜师范大学成立。国学院的目标是建成以孔子儒学为特色、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教育教学高地,将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基地、两中心”,即国学协同创新基地、国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学高端培训基地,国学信息资料中心和国学文化产业中心。  相似文献   

7.
稷下争鸣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源头活水,是“国学”的发轫时代,其底色具有齐学色彩。而儒学是“国学”的主脉、鲁文化之精髓。尽管务实的齐学崇尚道法家,但齐文化与鲁文化融合最活跃、最充分,以至最后以齐鲁文化的完整形态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郭店儒家简作为这一时期的儒家文献以楚文字传到楚地,我坚信其传播必然绕不开稷下争鸣。本文从先秦人性论的角度,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8.
一辞“国学大师”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舆论界涌起一轮质疑“季羡林是国学大师”的声音,90多岁的北大老校长季羡林陷入了似乎前所未见的“大师门”危机,他连忙出来公开表示,要辞谢诸如“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之类的“帽子”,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真实的人物永远是圆形的。不管季老是否堪称泰斗,从周围人眼中看来,这个像土地般朴素的耋耄老者,都绝对是一个相当真诚、谦和及值得尊敬的老学人。 本文作者为季羡林先生弟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0.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传统的节日盛会。“那达慕”为蒙古语是“娱乐”、“游戏”之意。经考证“那达慕”据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亦作鄂博)。“敖包”是由石块堆积而成的,在草原上原是道路和境界标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与公众对国学的关注持续升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和学术建设却日渐式微,形成了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并存的社会现象。从国学热的缘起来看,新形势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防止国学热中的不良倾向,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正确看待国学热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热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与国学的内容扬弃相结合、与国学热潮的兴起相同步、与国学热潮的途径选择相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从“搭台唱戏”屡经坎坷而不衰的历史可以看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可以看到人民群众毕竟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搭台唱戏”是农民群众的创造,而我们的体制中,还有一些必须革除的压抑群众创造力的弊病,这在“搭台唱戏”的第一位实践者智秀同志的遭遇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些体制上的弊病是违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从来就是群众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井研,方圆840平方公里,人口42万。自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井研是"卓筒井"发祥地之一,因凿井煮盐年代久远、所产盐精美洁净而得名,以"国学重县、文化之乡"而闻名遐迩。"国学重县"。井研历史文化人物灿若星辰,先后出现过87名进士、1名状元、4位宰相;有比肩"三苏"的著名史学家"四李"之李心传;家喻户晓的"九子十翰林";晚清经学大师廖平、辛亥元勋熊克武等。井研多"古风  相似文献   

14.
<正>从“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新发展理念”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造,深刻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历史任务以及怎么在接下来动员全党力量团结带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的任务而奋斗的一个动员令,是思想动员、政治动员、组织动员。我们要践行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5.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以为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三过程。阶级“三过程”.虽然高度概括了阶级全过程,但是却对阶级“发展”以前的历史以“发生”一言以蔽之,不能更全面的反映这段历史。阶级“发生”到阶级“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岁月,根据考古新发现,这中间有个“阶级”的“形成”阶段。而红山文化时期是中华最早的阶级形成阶段。阶级全过程是发生、形成、发展和消亡四个阶段。阶级形成则国家形成,红山文化社会是中华最早的古国。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季羡林一、对题目的解释为什么不用“文化素质”,而用“人文素质”?前者比后者范围广,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种文化。“人文”只限于精神文化。不是物质文化不重要,我是有意纠偏,纠重工科轻理科,重理科轻文科之偏。这种偏见不利于我国学...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成功政策。而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曾经提出并使用过“民族自决”的民族政策。考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发展变迁,可以使我们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民族问题,以及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目前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始终保证“两个先锋队”、忠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历史的总结、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唤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自身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扩展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西部边界,先后将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的一部分领土及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即所谓建立“东方战线”。对苏联的这一举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学  相似文献   

20.
从海德格尔的“前结构”、伽达默尔的“视野”到尧斯的读者“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从阐释学那里得到较多理论启示。伊瑟尔则肯定文本“不确定性”而诱发读者主动性的积极意义。阅读“接受”作为历史过程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