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水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史的民族。在水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中,丰富多彩的水族民歌历来引人注目,不少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被收入了各种民歌选集之中。特别是水族双歌已为从事水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同志早进行研究,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族双歌,尤其是寓言性双歌,在各兄弟民族的民歌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有的说:“双歌,是水族寓言性的说唱文学”;也有的认为“水族双歌是由水族民歌向说唱  相似文献   

2.
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水族古歌为研究对象,提出运用数字人文技术来突破水族古歌传承困境、促进水族古歌研究与应用的重要路径,通过数字人文技术来赓续水族文脉,让水族古歌这一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充满现代科技力量的数字化过程中实现传承与创新,最终达到为我国其他兄弟民族古歌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研究应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路径模式,这对促进我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族文化信息资源存在分布零散、收集不全,收藏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地方文献服务部门没有形成系统的水族文献资源服务体系,也未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手段.建立水族文化特色数据库,抢救和收藏水族文献信息资料,构建水族文献服务管理体系,提供良好的水族文献信息服务,对传承和保护水族文化、促进水族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史学家们对水族双歌(旭早)文学说唱形态的肯定(《水族文学史》认定为“说唱文学”),1988年秋季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召开的水族“双歌”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以及水族的知识分子、歌手们对双歌艺术类别的归宿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结论是:双歌属曲艺之一曲种。 一个曲种的成立,只就文学的基础形态去认定显然是不全面的,拙文则从音乐的角  相似文献   

5.
水家人的歌     
水族有二十余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还有部分水族儿女居住于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黎平、凯里、麻江和广西的融水、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水族聚居的地区也有部分汉、苗、布依、侗和瑶等兄弟民族。 水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学艺术,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尤以歌谣更为突出,多彩多姿,别具一格。水族儿女常说:水乡的歌,赛过林中的画眉鸟,美如那凤凰的羽毛;水乡的歌,多得象那流不尽的都柳河。  相似文献   

6.
水族精心挑选赛马、细心饲养赛马和独特的"跑马"方式,形成了水族赛马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水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当前,我们应当唤醒民众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优秀的水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使水族赛马文化得以进一步地挖掘、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吞口,是富源水族地区较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物。水族群众至今还保留着在门口悬挂吞口用以避恶的习俗,逢年过节还要祭吞口,唱祭把歌,流传着吞口的神话传说,水族手工艺人擅长雕刻吞口,形成鲜明吞口文化。吞口雕刻较为精细,大多用秋木、冬瓜等质地细腻和不易变形的木材作原料,由当地手工艺人在原材料上进行画样、雕刻出整体,然后另削一柄矩木剑横插入嘴,以突出其驱鬼降魔功效,最后再用红、黑、白、黄四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彩绘图纹。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是我省水族较为聚居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在门口悬挂吞口木雕用以驱邪避恶的习俗…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水族主要分布于富源、彝良、宣威等县市,是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古敢水族乡是富源县水族的主要居住地,这里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文化深厚,有着世代聚居的水族村落,富源县水族的生活变迁,是水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住在水边的人" 水族的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百越"中的"骆越".2004年出版的《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认为,水族自称"睢",居住在古代中原的睢水流域.族称"睢"被"水"取代,与唐代开元年间在黔桂交界的环江一带设置的抚水州(安抚以水家人为主体对象的羁縻州)有关.水族的生活习俗多与水有关,被称为"住在水边的人",历史上有水家、水苗家、水仲家、水边等称谓,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  相似文献   

9.
水族的铜鼓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附近地区的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文明、智慧、勤劳的成员之一。水族的铜鼓文化源远流长,是构成了水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作为风俗习惯重要内容的节日即属于广义文化范畴。 世代栖息于黔桂交界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河滨的水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节日文化。从水族最富特色的端节、卯节、苏宁喜节、霞节、洗澡节和吃新节来看,笔者认为其文化内涵主要为拜神祭租、农事安排、人际交流、娱乐渲泄,它还体现了水族的伦理道德观念。通过对水族节日文化内涵的论述,本文希望能对批判、继承、发展和繁荣水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现代化建设有点禅益。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5.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7.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诬告陷害罪的定罪常以考察被告发人行为定性为前提,但是诬告陷害罪的基础是告发人而非被告发人的行为,被告发人行为定性并非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告发人诬告行为至少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告发人明知其告发的内容存伪,但为使被告发人受到刑事追究仍进行告发,达到情节严重的,告发人即构成诬告陷害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