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巢湖足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2.
在战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一些党政军中心所在地被人们赞誉为"小延安"。之所以被称作"小延安",是因为它们在根据地内部发挥着如同延安一样的核心辐射作用。"小延安"的存在时间有长有短,空间分布上则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农村地区为主。在战时的大背景之下,"小延安"都是党政军机关、战略后方和干训基地的综合共同体,同时它们又立足于自身实际和现实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延安与"小延安"之间,既是中央和地方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同时各"小延安"又在发挥地方独立自主性方面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小延安"担负了重要的战略职能,指挥着地方的军事斗争实践,承担着民主政权建设的具体职能,为开展游击战争提供坚实的后方保障,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党政军人才。从中共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来看,"小延安"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蕴含着极强政治向心力的政治概念,对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以及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粉碎敌人三次"围剿"后,我们在闽赣之间建立了建黎泰(建宁、黎川、泰宁)根据地,中心县是建宁,中心县委书记余泽鸿.这是一块根据地. 另一块根据地叫闽北苏维埃,以崇安为中心,包括浦城、建瓯、建阳、光泽、上饶、广丰、铅山.负责人开始是陈耿.后来是黄道、黄立贵(独立师师长)、邹琦、肖韶、杨良生、祝维垣.  相似文献   

4.
1934年5月至1936年1月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同黔东各族人民共同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在云贵高原上竖起了第一面红旗.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处于不利的形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完全丧失,红军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红三军转战湘鄂川边地区,数次准备建立根据地未果而进入黔东地区的背景下建立的.  相似文献   

5.
东岭革命根据地地处福州市郊区和连江县边境,现属宦溪乡、亭江镇、鳌江乡管辖,其中心地区坂、牛项、梅洋距福州市区和马尾、连江县城约30里.该地区在军事上是一个敏感点.1949年4月,国民党大批部队溃逃南下,集结于连江、琯头、马尾和福州东、北门外,驻琯头敌七十四军扬言"要消灭东岭土共,拔掉这个钉子".他们不断派出便衣伪装逃兵或派出小股敌人潜入我根据地侦察骚扰,均被我东岭游击队和各村的民兵击退或捕获.  相似文献   

6.
匡胜 《党史文苑》2008,(11):8-11
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考察朱、毛的"上山"思想及行动轨迹,就不难发现井冈山会师并非偶然,是朱、毛相同的思想行为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静德 《党史文汇》2005,(12):41-44
打虎拒狼,保卫发展根据地 1938年春夏之交,华北敌后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徐州,并积极准备南下攻取武汉,所以,在华北的日军主力大部被调到上述两个地区,暂时减弱了对八路军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朱德、彭德怀一边部署八路军从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向平原地区发展,一边抓紧时机巩固发展山区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王奎 《党史文汇》2013,(6):35-41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以阳城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中共晋豫特委(1939年1月改称"地委"),组建了以唐天际为司令员的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通称"唐支队"),在敌后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9月至1939年,胡晓琴在阳城担任县委书记。其间,正是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也是对敌斗争极为复杂严酷的时期。作为晋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与腹心之地,阳城无疑是斗争的焦点地区。  相似文献   

9.
那尔轰,地处濛江县(今靖宇)县东北部.那尔表抗日游击根据地,泛指当时中共江南特支及其所领导的南满游击大队所转战的广大地区。它以那尔亲为中心,包括金川、辉南、捧甸、抚松、临江等县的部分地区.整个那尔轰地区处于山岳地带,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浩瀚无垠的原始森林,交通偏僻。境内多险山峻岭,天然沟壑,适于大部队还回作战。而在这大大小小的山沟里,又散布着许多小村落,这对创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一个有利的自然条件.一、那尔麦是最早创立的淤击根据地之一(-)党在那尔泰地区的早期活动早在那尔轰根据地创立之前,我们党就在…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1)
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沪宁杭沦陷后,苏南成为日伪统治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汪伪政权的核心区域。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价值,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苏南抗日根据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以湖北的洪湖地区为中心,由散开的几块根据地组建而成。这些地域之间,有的虽然未完全连成一片,但都在湘鄂西特委及以后成立的湘鄂西中央分局、省委、苏维埃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湘鄂西根据地。1931年,由于敌人连续"围  相似文献   

12.
血战东王文     
正1940年春天,山东清河军区党委根据山东纵队领导指示,决定在巩固小清河一带根据地的基础上,迅速开辟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大片根据地,在新区建立党的组织和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建立巩固的后方根据地。2月底,我清河军区后方司令部奉命挺进小清河北,执行这一新的战斗任务。他们积极发动群众抗日救国,点燃了这一地区的抗日烈火。这深深触痛了日本  相似文献   

13.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湘南暴动失败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  相似文献   

14.
一、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哈尔滨的解放,预示了我党"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开始形成,它是我党我军力量强大的标志,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北满、西满、东满等各根据地广大军民和前线将士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此后,我党及时制定的方针政策使这个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北抗日根据地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战略支点,是抗击日伪军的前哨阵地.关于三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的时间,目前有多种说法,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毛泽东关于游击区、根据地的论述,以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对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隽永 《党史博采》2008,(3):51-51
<正>抗日战争初期,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曾三次跨越平汉铁路到南宫视察指导工作。这个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县城成了整个冀南地区抗日战争的中心。邓小平一到南宫(1938年7月5日-1938年8月25日):开辟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早在1938年1月,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和师长刘伯承就派陈再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初期,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曾三次跨越平汉铁路到南宫视察指导工作。这个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县城成了整个冀南地区抗日战争的中心。邓小平一到南宫(1938年7月5日-1938年8月25日):开辟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早在1938年1月,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和师长刘伯承就派陈再  相似文献   

18.
静德 《党史文汇》2004,(4):31-33
1939年 面对日军的"扫荡"、顽固派的捣乱,刘伯承和邓小平以打虎拒狼战略,保卫根据地. 1939年元旦刚过,日军就集中了3万余兵力,分11路向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得到这一情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于1月12日召开在冀南地区的第129师、冀南军区和中共冀南区党委、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领导人联席会议,研究敌情,部署反"扫荡"作战.  相似文献   

19.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起点,是红四军的"加油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之间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两块根据地建立的时间也几乎相同,所以,对这两块根据地进行比较研究也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会昌地区推行"五策" 1932年,根据中央的命令,邓小平担任了中央苏区江西会昌中心县委书记,领导会昌、寻乌、安远3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工作.当时的会昌地区,地处山区,人口不多,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欠发达.上任伊始,邓小平用很短的时间熟悉了当地情况,之后提出了奇特的工作思路:不仅仅领导当地工农进行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而且主动对接中央苏区的工作任务,充当中央红军的后方基地,为中央红军的大局服务,源源不断地向中央红军提供物资保障、兵员扩充.这种定位,一方面将会昌中心县区绑在了中央红军这一巨大战车上,另一方面也给会昌中心县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远的目标,更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