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一项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与重要原则。在《决议》中,与“人民至上”这一原则相关的还有“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主体地位”“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概念。为保障“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的落实,应当从历史经验出发,探索“人民至上”原则法治化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2.
黎宜春 《河北法学》2023,(4):103-120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的同一性,直观呈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互相贯通融合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充分彰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以及切实保障制度优势在民族地区转化为治理效能。广西12个民族自治县立法是民族地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具体表现为自治条例制定及修订实现全覆盖、单行条例凸显民族特色、深化立法“直通车”作用、建立立法跨区域协同机制等方面。民族自治县在立法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进路主要包括推进“小切口”立法、强化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加强对自治条例合宪性合法性审查、注重对单行条例立法后评估监督以及搭建立法协同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立法”,这一内容既体现在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也体现在第七部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还体现在第十五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分别表达了立法原则、立法制度、立法工作的重点等价值要求,其中,对科学立法的着墨最多。坚持“科学立法”精神是形成立法工作法治格局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立法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蕴含着对立法工作的系统认识,承载了党对立法工作的探索经验。百年之中,立法实践和理念不断适应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和改革关系的观念更新,立法深度嵌入依法治国体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理念凸显,“良法”与“善治”的互动也日益加强。百年的经验表明,立法应符合我国政治体制、彰显民主价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处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过去的五年工作成就中指出“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6.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做好地方人大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跑好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每一棒,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以陕西人大生动实践为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要在实践中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制度体系、推进民主实践、加强阐释宣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全过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征程上绽放出新的光彩。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如何落实好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如何让中国式民主更加“全过程”?如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征程上绽放新的光彩?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中央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展现了党带领人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展现了我们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接续奋斗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份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地方立法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本文试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立法工作,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地方立法工作的各个环节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之下,习近平立法思想逐渐形成,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科学民主立法起到了重要指引作用.这个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宪法监督体制机制是基本前提;完善立法体制是基本要求,要求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实现立法和改革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基本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是基本内容,要求推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民生与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等.新常态之下的立法工作,唯有坚持以习近平立法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和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首先就体现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引领和主导。在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方略下,“党领导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关系的最集中体现,是破除“党大还是法大”伪命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路径。党领导立法,既要符合现代政党政治与立法关系互动的法治原理,又有其独特的政治意涵、确立方式、组织机制和实现形式,还要面临党与国家立法机关、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党领导国家立法与党领导党内立规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地方立法民主化:浙江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地方立法民主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并以立法公开、公正为重点不断推进立法工作制度创新,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是当前推进地方立法民主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这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方向和遵循.近年来,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吸纳民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将"人大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写入法律条文。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国理念,既是对已有民主制度和实践的总结,也是未来民主发展与创新的导向定位,以及开展制度对话与互鉴的智识资源.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主体广泛性、形式复合性、目标有效性、过程持续性等鲜明特征,也是其应当遵循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渠道、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定位、坚持顶层设计与尊重人民首创相结合,是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法治保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就保障方式而言,法治保障不仅包括对法定民主制度的实施,也包括适时将成熟的民主制度通过立法加以确认.就法治保障的具体领域而言,进一步加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组织保障、职权保障及程序保障应成为未来立法的重点,从而激发出更好的民主绩效、更高的民主兑现率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6,(2):4-5
所谓开门立法,即在立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立法民主化,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只有通过民主程序选任立法机关并遵循民主的立法程序制定出的法律,才能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公器”。因此,推行一种民主化的开门立法程序,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有着正本清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灵 《检察风云》2022,(15):40-41
<正>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首提地、实践地。近年来,作为上海市、区人大常委会设在街道的工作机构,人大街道工委在人大立法、监督、选举及代表工作向“最后一公里”的延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广泛设立的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点(以下简称“代表‘家站点’”)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更是成为服务各级人大代表的有力抓手、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窗口。  相似文献   

20.
肖金明 《法学论坛》2007,22(5):13-20
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它建立了政党政治、政治参与和法治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逻辑关系.在政治文明视野中全面理解和把握法治国家的核心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当将依法治权视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在法治国家的意义上恰当定位立法、行政与司法及其相互关系,实践分权原则和人民参与思想,完善立法民主,建设法治政府和发展适度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