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从历史逻辑看,“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看,“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刻领会这三重逻辑是全面把握“两个确立”的政治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韩振峰 《人民论坛》2022,(16):64-67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理论逻辑上讲,“两个确立”重要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从历史逻辑上讲,“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政治优势;从实践逻辑上讲,“两个确立”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的郑重告诫。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也曾提出“两个务必”的郑重告诫。从西柏坡时期到新时代,“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对我们党履行历史使命、应对复杂环境、完成战略任务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阐述“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考察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传承创新,深入研究“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逻辑结构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贺新元 《人民论坛》2022,(23):84-86
新的赶考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会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包括错误思潮在内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干扰因素都有可能出现。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大局”高度,鲜明地以“五个必由之路”的精辟论断,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自信。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五个必由之路”,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相似文献   

5.
6.
傅锁根  赵嘉敏 《前沿》2023,(1):5-12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并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7.
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场域、发展动力、实践逻辑、主体力量、发展规律等五个方面,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机制,回答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基础、推进动力、复杂进程、实践主体、目标指向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一主线推进一方针指导一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理论。"两个决不会"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深刻地把握"两个维护"的逻辑必然。从资产阶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比较来看,"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新时代党的建设内容来看,"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包括内容、形式与方法三个向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实践并"超越自我"的历史进程。当前,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在批判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中科学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强化"问题意识"与总结实践经验中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系统总结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轨迹;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第五次飞跃的"中国模式"发展指南,科学描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指导思想,充实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方面,纵向上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应用,横向上有人类终极关怀的倡导和贡献。"两山"理论再次实现了天人关系的一体化,世界科技强国思想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升级到"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认识水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准把握"改革"与"开放",完整描绘"复兴"与"梦想",持续深入探索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等"三个规律";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高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注当前中国发展历史向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代替"多极化政治格局"确定未来全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辩证特性,其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继承历史与开拓现实相统一;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深入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特性,有助于我们在思想上更好地把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产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进程,及时把握实践新变化,准确反映新时代的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的新特点,正确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多,可谓前所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何以能呈现出井喷之势?这既源于客观实践的动力,更要有精神的动力。当实践发生深刻变化,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客观基础的时候,能否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关键要看创新主体是否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等等这些方面一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90多年发展史,就是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集中的体现。这个"最现实最集中"就在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其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表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文明普遍交往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在其思想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逻辑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逻辑主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逻辑依据,"五大发展理念"是逻辑枢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逻辑核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逻辑展开,新时代强军思想是逻辑延伸,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逻辑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逻辑主线,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逻辑统领。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18,(2):14-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完备、内涵丰富、要义深邃、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党在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诸多方面都有独特建树,在国内与国际社会已获得广泛赞誉。这一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党引领人民实现美好梦想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先后在不同场合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伴随着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发展局面中占据日益突出的位置。通过总结提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各种观点可知,我国对于生态文明观念的构造和理解相比于以往有了质的突破,从主观认识到客观实践都产生了新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一脉相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与体系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时代"定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两大逻辑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