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岁:十四岁:二十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四十五岁五十五岁:六十岁:“爸爸了不起,什么都懂!” “好象有时说得也不对……”“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假如爸爸当年象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北京的刊物办得不错,大家要求订《十月》。”“要么订一年、半年,哪有订十个…  相似文献   

2.
纸上排气阀     
《南风窗》1996,(11)
暑假的一天,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你是几等爸爸?”我感到很愕然,心想爸爸还有等级之分?我反问儿子:“几等爸爸是什么意思?”儿子说道:“一等爸爸不说话,二等爸爸打电话,三等爸爸说好话,四等爸爸在家骂。”然后儿子又详细解释说:“一等爸爸有权有  相似文献   

3.
示弱教育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世强先生讲《易经》“阴阳八卦”时说,“天底下的变化就是一个阴一个阳”。地靠什么去拉住天?就靠地心引力而已嘛。她不说话,所以你看妈妈就是地,她不说话,爸爸都听她的。你一说话爸爸就反感,你说那么多,你不说我都听你的,很奇怪。因为大地不说话,结果老天都听她的,就是因为她懂得把天捧得高高的——你是天,你是我的夫君——他就做牛做马。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母亲,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这个家庭出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四位了不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这四位革命家所从事的早期革命活动,都联系着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葛健豪. 葛健豪(1865-1943),原名兰英,湖南双峰县荷叶桂林堂人.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蔡和森、中华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的母亲.她年近半百还带着儿孙三代人进省城求学,后又偕子女远涉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是16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学”,被当时舆论界誉为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曾在湘乡和长沙两度创办女子职业学校,堪称湖南早期的女子教育家.她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自己亦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活动,人们称她为“女中豪杰”、“革命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年轻时读书,屡屡看到人们赞美“康乾盛世”如何了不起,“乾嘉学者”成就又怎么辉煌显赫。可是.当我多少知道一些历史事实时,对弘历却颇有一些大逆不道的腹诽。  相似文献   

6.
异化的权力     
追捕逃犯,现在被简化成了“追逃”。其实,我觉得将这个新词用在某些地方的计划生育办公室和超生户的关系上更合适——超生户“逃生”,计生办“追逃”。可时过境迁,没想到这种关系在一些地方发生了逆转——计生办“逃债”,老百  相似文献   

7.
《检察日报》在“正义园”网站开辟了一个《反腐最新报道》的栏目,对腐败深恶痛绝的我几乎天天“点击”,每次“浏览”都有新感觉——新面孔的腐败分子层出不穷,“反腐最新报道”日新月异。然而,看到一个又一个腐败分子落网,人们似乎见惯不怪了,人心麻木而不“大快”了。而且,有人认为某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栽”了,是因为他们“得罪”了人,被人“整下马”了;还有人甚至认为某些腐败分子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为他们鸣不平。民间舆论并不都是奇谈怪论。在某些地方,反腐斗争确实出现了新动向:有人趁反腐斗争之机大  相似文献   

8.
释然 《工会博览》2006,(6):31-31
女儿问:“爸爸,太阳、月亮和星星是什么?”爸爸答:“吉祥三宝。”女儿问:“妈妈,绿叶、花朵和果实是什么?”妈妈答:“吉祥三宝。”女儿问:“爸爸、妈妈和我是什么?”爸爸答:“吉祥三宝。”  相似文献   

9.
“爸爸,为什么社会上要分好人与坏人呢?”“这就是社会啊。”“社会不能尽是好人吗?”“幼稚!”爸爸一脸慈祥地说着,却也不由流露出成年人的成熟味道。那一年,我10岁,我承认我幼稚。一天,妈妈收拾我房间,发现压在枕下的爱情小说,“阿凤,你怎么看这个  相似文献   

10.
敝人生性淡漠,更疏于游乐,故合家出外寻乐的机会甚少,常慧得妻儿多番数落。可不,又来了。刚考完中段试的小儿,在母亲的“教唆”下,便又缠上了我: “爸爸,可怜可怜我这一轮的脑力花费吧,带我出去放松放松,不然,成绩不好,别怪我……”看着儿子那副委屈模样,只好勉为其难了。于是,星期天一早,合家欢天喜地向动物园进发。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5)
说起我与《南风窗》的相识,真是一段有“缘”的故事。去年底,我在厂内订了11份杂志,当时并没有订阅《南风窗》,而是另一份青年刊物,却因写错了邮政代号而成了《南风窗》。拿到《南风窗》,我感觉从来没有一本杂志能像《南风窗》那样令我看后心动。我是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细细地品读,深深沉醉在刊物之中。没想到这一“错”竟“错”出了这么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相似文献   

12.
吴珮均 《工会博览》2014,(15):48-48
“喂,丫头啊,干嘛呢?……哦,没啥事,你妈妈带外公看病去了,我就问问你,电视上说北京又雾霾了.要注意身体啊!”这是最近爸爸在电话里经常说的话。爸爸是耍杂技的,都说孩子小时候不记事,可我对幼儿时的个别片段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6,(22):42-42
现在流行一种幽默方式叫做讲“冷笑话”。说起冷笑话的起源有这么个故事: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么觉得那么冷呢?”有点无厘头,有点无聊,说的好听一点,有点后现代主义。现代人讲那些原始的笑话讲的腻了,听的烦了,就想出了这些冷的东西了。冬天到了,说几个冷笑话给大家听,不知道您适应不适应……  相似文献   

14.
钢铁大王卡内基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天早上,洛伯里先生邀请我去他家。寒暄过后,他把一个信封递给我说:“请你把写这信封的秘书辞掉。”当时我大感惊异。“为什么?”我问,“这个秘书平时做事十分认真,品行也很不错,他有什么事得罪你吗?”洛伯里指着信封上的一行名字说:“他怎么可以把我的姓氏写错?”我说:“这种笔误难免,即使写错了,也不过是粗心而已,何必当做一件了不起的事?至今我每天收到的许多信件中,就有十分之二三把我的名字拼错。如果对这种事情都要计较,也许我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相似文献   

15.
渴望参与     
人的眼睛也许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创造”之一。人的视力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然而,眼睛却有着一条永远的限制——它无法看到自己。于是,我们有了镜子,借镜而自醒。于是,在人与人相接触相交流的时候,人们特别留心对方的眼睛。不仅因为是心的流露,还因为“你”就在别人的眼睛里。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一个经常接触洋人的旅游界朋友,对我说:“你说,外国人来咱们中国,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交通不便吧。”“不是。”“是打长途电话难?”“也不是”,朋友皱着眉头说。“是上厕所外国人在中国最怕上厕所!旅游途中憋急了,找不到方便的地方;找到了,又因为那地方又脏又臭而不敢进去。”嗯?嗯!我不怀疑,也许洋人在中国确实最怕上厕所。广州有个读者,曾投书报社叙述他经历的一件事:“我路经新落成的天河火车站,到公厕方便。走近公厕、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但见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1991,(9)
命运注定这一“族”是无法归于平淡的——曾经在海南海北流过泪、流过汗、流过血的“知青”们。为了组织这一期“上班一族”的稿件,我把三张大信笺翻烂了,信笺上,是30多位当年的“知青”的通讯录。认识他们,纯属偶然。在决定组织这期专辑的时候,我从“知青展”送展花名册上随意地挑,从他们那,我又认识了他们的“农友”,以至“农友”的“农友”。那三张信笺上每一个名字的背  相似文献   

18.
在记忆中,我童年的第一个梦想便是长大之后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武汉铁路局机车车辆配件厂翻砂车间的工人.而之所以这个梦想这么的具体,甚至具体到了厂和车间,仅仅是因为该厂每年防暑降温的“福利”——盐汽水.那一年,我4岁. 在物质匮乏的童年里,每年夏天,我最期盼爸爸下班能带回一瓶盐汽水.还记得那种盐汽水是无色透明的,用玻璃瓶装着,远远看去,仿佛水晶一样玲珑剔透.若是放在盛着凉水的塑料桶里冰镇上一会再喝,那简直是爽呆了!一大口下去,清甜中泛着微咸的味道会从舌尖弥散到整个口腔,充足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我马上打嗝,柠檬味的气体从口腔和鼻腔喷出,解渴又降温.为了在武汉的三伏天里常喝到这么可口的盐汽水,我幼小的心灵里偷偷埋下了第一粒梦想的种子.  相似文献   

19.
前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给我打电话,神秘兮兮的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我想写本书。听后,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实话,我听了女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真有点吃惊。写书对我来说,是个神圣的事,我历来把写书的人敬若神灵,没想到“神灵”会降临到我家。太突然了,突然得我都难以接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舍得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就说,好吧,你写吧,写好后让爸爸学习学习,爸爸愿意给你当打字员,给你打印书稿。临了,女儿告诉我她的写书计划,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串成一本书。  相似文献   

20.
刘晓庆出名后写的第二本书叫《我的路》,在书中她写了一句后来流传颇广的“名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难在什么地方呢? 记者们要追踪你和新情人的隐私,走在大街上要戴上墨镜,签名签得手都发软……诸如此类。一方面,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要捧得你出名;另一方面,捧得太热乎了、记者追得太急了,又惹得你烦——这大概是许多“明星”的心态吧。大概是去年,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宋丹丹的一席话,也是“说难”的。不过宋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