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金彦 《新湘评论》2014,(23):64-64
包公祠斜挂在蜿蜒的护城河上,几座斑驳的建筑仿佛是落在护城河枝头的几只鸟儿,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我总有一种感觉,一千年的包公祠只是包公一个人的荣耀,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名义的纪念碑,其实都是一枚针,用一个个逝去的名字作线,缝补一个历史的伤口,一个民族的伤口。  相似文献   

2.
拜谒包公祠     
一个双休日的早晨,登上北去合肥的中巴。也许是一向景仰包公的缘故,一到包公故里合肥,禁不住要去拜谒包公祠。午后的合肥,阳光明丽,和风拂面。漫步在游人如织的包河公园,我那萦怀已久的包公情结,似乎一缕缕加浓,一缕缕升华……包公祠位于包河公园香花墩。据《庐州府志》记载:“  相似文献   

3.
合肥古称庐州,是包公的故乡。能养育因一身豪气使百姓千古敬仰、因公正廉明令奸佞闻风丧胆的包拯包希仁,庐州应当是浩然正气直冲霄汉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李良学 《党建》2014,(8):60-60
在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包公祠。包公祠坐落在开封西南隅的包公湖上,三面环水,只有西门与环湖路一线相通。大门内,小径曲折,花木清幽,一派园林风光。庭院正北为二门,即包公祠的正门,门前有汉白玉石狮一对,额书闪闪发光的4个大字"德照古今"。  相似文献   

5.
人民为什么传颂包公王宜田舞台上的包公妇孺皆知。那么历史上的包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据《宋史》记载,包公名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少时侍亲至季,乡人多称颂之,仁宗时举进士,先后做过几任县令和知府,又当过京东、河北等地的转运使。因为他为官清廉,又善于断...  相似文献   

6.
正走进包公祠,大殿内的包公铜像颇引人注目:蟒袍冠带,正襟危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从铜像两眼之中散发出来。看着铜像头顶上"正大光明"的匾额,不由得让人想到他那段有名的《诫廉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  相似文献   

7.
四颂包公———谒合肥包公墓园、包公谒祠有感刘德宝包公沉睡在冥园,清正芳名流千年。谒者如川流不息,教我中华美德传。一颂包公孝心肠,侍奉父母满十秋。双亲过世复为宦,忠孝两全美德留。二颂包公明镜悬,拒收百姓昧心钱。皇亲国戚皆不惧,敢铡当朝驸马官。三颂包公讲...  相似文献   

8.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未者羞。   我一位战友,家在安徽合肥,相处之中,常以“包公同乡”而感到荣耀、自豪。前年转业,专门辑录了包拯惟一的这首五言律诗相赠,并在“清心”“直道”下面打了重重的记号。握别时,十分感慨地说:“今天,我们当干部,仍然不该忘了这位廉洁奉公、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尽管他离现在已经近千年……”还一再叮嘱,有机会,一定到他们“包大人”家乡看看……   这次在合肥召开文学创作评奖会,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   深冬庐州…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尚方宝剑的描写,比如《包青天》中的包公就有一把尚方宝剑。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尚方宝剑吗?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3,(21):32-32
开封府院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历任开封府…一把手”的人的名字。但其中竟没有誉满神州的包公。导游指着碑上的一处凹陷说,包公的名字在这里,因为游人都要摸一摸他的名字,他的名字便被摸陷下去,看不到了。一个人摸绝不会这样,但架不住千万人摸;一天两哭摸也不会这样,但架不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摸。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6,(7):31-31
6月16日。第十六届全国书市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廉政嘹望》杂志社经精心策划,特邀请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专饰“包公”的资深演员王维忠,扮成包拯形象出现在展位上。“包公”一身正气、疾恶如仇的品格正好与《廉政嘹望》的定位相吻合。“包公”的出现,成为书市一大亮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进行了宣传,新疆天山网、新疆晨报以及中国新闻社、四川日报等纷纷作了专题报道。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并争相与“包公”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2.
何叔衡肃贪     
刘良 《大特区党风》2002,(12):40-42
1991年11月,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座谈会上,一个苏区检察官公正无私的“铁包公“形象,在许多熟悉他的老红军、老干部心中产生共鸣:他是一位公仆,一个典型的共产党人代表;他俭朴,勤奋,认真,对党和苏维埃政府里存在的贪污腐化现象深恶痛绝,执法铁面无情,人们都尊称他是“铁包公”。  相似文献   

13.
清风吟(诗)──看《包青天》电视剧陈默让我们兴苗的徐徐清风不都是来自遥远的天际或春雨婆娑的绿叶也有来自你的衣袖在世风日下腐朽疯狂生长的大宋包公你袖头上的清风依然浩荡包公你身后的太阳依然彤红包公你额头上的月牙依然金黄包公你桌上的惊堂木依然很响宽大的水袖...  相似文献   

14.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政治家。千百年来,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而贪官则痛骂他为“包黑子”。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纵观其一生,“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是包公毕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纪委书记一席谈袁敏杰某地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该地纪委书记有一番讲话,颇精采动人,很值得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乃至更多的党员干部一闻,故尔将其讲话节录整理于此:有同志认为咱们纪检、监察工作是"唱黑脸,得罪人"。同志们以为"黑脸包公"形象如何?包公戏何以...  相似文献   

16.
纪委书记一席谈袁敏杰某地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该地纪委书记有一番讲话,颇精采动人,很值得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乃至更多的党员干部一闻,故尔将其讲话节录整理于此:有同志认为咱们纪检、监察工作是"唱黑脸,得罪人"。同志们以为"黑脸包公"形象如何?包公戏何以...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廉政瞭望》2005,(3):11-11
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在春节前夕,以发放年画的形式公布了统一的举报电话——84444444。由于年画设计上出现了包公和钟馗的形象,于是有评论出来抨击说:“反腐何须请神?”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在春节前夕,以发放年画的形式公布了统一的举报电话——84444444。由于年画设计上出现了包公和钟馗的形象,于是有评论出来抨击说:“反腐何须请神?”包公和钟馗,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已不仅仅是原来那个“打坐开封府”的包拯和民间传说中驱鬼除邪之神了,而是公正和正义的化身。包公和钟馗那种不畏权势、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震古烁今,至今为老百姓所传颂。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为了让举报电话深入群众、深入人心,采取了年画这一传统的基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了包公和钟馗这一贴近民众与生活的形象,突出反腐败的时  相似文献   

19.
乌鸦与喜鹊(杂文)邢书良微服私访的故事,向来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包公陈州粜粮啊,况钟化装查访啊,包括近年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啊,人们津津乐道。实际生活中.偶尔也有官员们隐瞒身份作出一船平头百姓的模样到基层了解情况的报道,如某市领导挤了一趟公共汽车,某省...  相似文献   

20.
舞台上,修竹苍翠,阴云密布。钦差朗声宣读圣旨之后,“斗笠县令”出场。“连年大旱,百姓无粮,让号冤案……”韵味十足的演唱和跌宕起伏的剧情,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