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几年来,学界对侦查思维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点进行的:一是侦查思维方式的类型,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以及其特点和功能;二是侦查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传统的侦查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侦查实践,需要向创造性、开放性、多样性、动态性方向发展;三是侦查思维的优化,即在具备了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找到侦查思维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侦查思维的多元性:(1)侦查逻辑思维;(2)侦查直觉思维;(3)侦查形象思维。进而论述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包括灵感思维)是区别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种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其本质目前尚无定论。陈思远、加天山认为,直觉思维是以已往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整体上跳跃地直接而迅速抽象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如果说,逻辑思维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形象思维回答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逻辑思维方法,直觉思维在形成侦查假说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不同于其他思维方法的显著的本质特征.在形成侦查假说中,直觉思维的发挥作用是具有一定基础的,而且在作用形式上也是多样的.虽然直觉思维在形成侦查假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直觉思维在形成侦查假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惠芝 《思想战线》2002,28(4):124-127
思维方式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大脑右半球有密切联系 ,逻辑思维则与大脑左半球有密切联系。正确的思维方式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加强艺术教育 ,如更新思想观念、增设艺术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美育环境 ,可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柴学友、朱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1月版《职务犯罪侦查逻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以"逻辑应用"为出发点,将侦查逻辑思维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对侦破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侦查职务犯罪的广义逻辑思维活动的系统、特点,以及职务犯罪侦查逻辑思维方式方法的具体运用,是检察机关办案人员侦查破案必备的思维武器。  相似文献   

7.
自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来,科学认识的思维机制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认识论之谜。科学认识本质上是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不是科学创造思维唯一的或主要的形式。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审美逻辑等创造性思维诸形式。我认为,科学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形式是形象思维。唯有它具备心理学和哲学认识论根据,表现出区别于逻辑思维的特殊规定性。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和哲学史,而集科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康德和爱因斯坦类型的思想家更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思维智能。它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新颖性。新颖性是创新思维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具体表现为思维目标新颖、思维方法新颖、思  相似文献   

9.
侦查智能的解析信息形态是侦查人员在对被解析的客体信息采纳的基础上,在注意力的支配下,运用包括直觉、想象与逻辑思维在内思维能力和知识、经验或技术及设备,对已采纳信息的实质和价值进行合理分析、解释或界定得出新结论的智能形态。它可增加已采纳信息的价值,是侦查人员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并可能决定侦查的不同结局。其构成要素是:被解析的客体信息和解析时的参考信息;知识、经验或技术及仪器;解析时的注意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直觉。  相似文献   

10.
侦查形象思维的认知结构特性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证明中,侦查形象思维是获得理性认识的一种重要工具。侦查形象思维的认知结构是侦查主体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关系,这一结构同思维活动及其要素的基本划分有着内在的联系。诠释侦查形象思维的认知结构特性应集中于研究它的思维进路趋向、信息加工图式和感性知觉的路由与设计等基本问题,主要牵涉形象与抽象、内隐与外显、直感与建构等链接机制或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11.
现代侦察思维方式是以侦察主体的认知结构、价值指向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包括侦察辩证思维、侦察形象思维、侦察直觉思维、侦察创造思维等具体思维方式在内的复杂的侦察思维系统,其中每一种侦察思维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刑事侦查活动本身决定侦查思维有别于一般的思维,其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现实性、关联性、集散性、交织性和谋略性。侦查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其中形象思维在刑事侦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呈现出特殊的形式:或直接反映真象,或以部分推测整体,或提供联想推断,或模拟复现原貌。刑事侦查中应将形象思维与科学侦破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传统哲学仅仅将思维理解为理性认识,认为仅有抽象的逻辑思维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它使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哲学学派陷入了矛盾。现实的经验信息还要依赖形象的思维,运用联想、想象等多次重复形成相对稳定的概念和判断来揭示事物本质。逻辑思维的作用是检验形象思维的成果,保证思维的严谨性。科学的理论正是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4.
侦查思维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思维学研究的重点,一是侦查思维方式系统问题,即侦查思维方式由哪些具体的侦查思维活动所组成,其特点和功能是什么;二是侦查思维方式变换问题,包括变换的基本形式、动因和方法;三是侦查思维问题,主要应弄清侦查优化思维优化有哪些具体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兴祥 《理论月刊》2002,(12):66-67
本文通过对科技写作过程和文学写作过程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出这两种文体分别以逻辑思维为运动形式与以形象思维为运动形式、注重理智与倾注情感、尊重客观事实与展开自由想象的三个突出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6.
思维创新与侦查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侦查实践需要思维创新,走出思维定式的误区,让逻辑思维注入系统科学的思想,让非逻辑思维走出“被遗忘的角落”,让思维创新在侦查实践中异彩纷呈,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侦查逻辑所特有的一些思维形式和方法,如“或然性推理”的多种形式、侦查信息法、排疑法、必要条件法等,都有别于一般逻辑学的论述。侦查假说在侦查逻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侦查破案的思维活动系统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多点线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综合的“思维工程”。侦查逻辑思维的主要特征可用“回溯性”、“或然性”和“假说性”来概括。特殊必要条件,比其它必要条件显得尤为重要。或然性的价值,在侦查中具有实际意义和特殊功能。侦讯中的逻辑,既有问题逻辑的内容又有辩证逻辑的宏观程序控制要求。辩护逻辑思维特征,就是指体现在辩护思维活动中的论证性、严密性和充足性。逻辑原理在办案实践中的研究,应着眼于当今信息时代的特点,用现代形式化方法对办案思维进行刻划。  相似文献   

18.
逻辑思维是侦查决策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在侦查决策形成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确立侦查目标:1.通过运用分析、比较、抽象、综合等逻辑方法,发现和确定问题;2.通过逻辑划分的方法确定某一决策目标的恰当位置。第二阶段是集思广益,拟定侦查方案:1.运用逻辑思维规则,对侦查方案做出合理设计;2.运用侦查假设对侦查决策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假设、推论,对案情的发展作出预测,为侦查人员拟定侦查方案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阶段是分析评估,选择侦查对策:逻辑思维主要是为分析评估侦查方案提供论证工具。第四阶段是实施方案,完善侦查决策:1.实现由初始方案向实施方案的过渡,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推断;2.实施方案的形成,需要逻辑思维准则的指导;3.逻辑思维是侦查决策的反馈工具。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侦查逻辑思维系统工程是指在侦查职务犯罪整个活动过程中应用泛逻辑思维的体系结构.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思维活动系统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多点线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的辩证逻辑思维特征可用复杂性、矛盾性来概括,而其形式逻辑思维的特征可用或然性,溯源性和假设性来概括.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侦查思维方式之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时代呼唤侦查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变革。首先,信息化时代,侦查思维的起点由物质转向信息。其次,侦查思维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其中,时间的要素——从犯罪实施时点的信息拓展到犯罪前和犯罪后面信息;空间的要素——从犯罪现场平面信息拓展到犯罪相关的立体空间信息;事的要素——从刑事犯罪信息拓展到公安信息、社会信息;物的要素——从有形的痕迹物证拓展到无形的电子痕迹物证等;人的要素——从犯罪嫌疑人信息拓展到同行人、同住人、同案人等信息。再次,侦查思维的方式应从逻辑思维发展到发散性思维,从横向思维发展到纵向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