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八十多年前,毛泽东领导着革命部队与湘赣边界人民群众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伟大的"井冈梦"。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领导人民又一次展开了新的历史征程。"井冈梦"与"中国梦"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井冈梦"是"中国梦"的必修课,为其提供正能量;"中国梦"继承和发展了"井冈梦"。  相似文献   

2.
黄遵斌 《求实》2014,(3):89-92
红色精神与中国梦相生相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理论与精神基础,实现中国梦内在地蕴含着红色精神的培育与弘扬。红色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三个必须"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红色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道路"之中,是"中国精神"闪耀光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力量"的强大凝聚剂。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不仅仅是当代中国人的梦,还是几代有志之士为中国民主之路抛头颅、洒热血的夙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这与孙中山的革命奋斗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孙中山的中国梦作为近代以来首个比较完整的民族复兴梦想,构成近代中国梦体系。孙中山提出的思想在今天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梦"具有三层含义:国家的梦——国家富强;民族的梦——民族振兴;个人的梦——人民幸福。"中国梦"的价值凝聚和传承着中国几代人的夙愿,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一脉相承,与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统一。一、"中国梦"及其本意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习总书记解释说,"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6,(9)
"梦"这个字是中国2012年的年度汉字,带给了中国人民精神力量,去追求"中国梦",它不仅属于中国人民,同时也属于世界人民。"欧洲梦"是一种更加关注生活品质与相互依存精神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而新生的"中国梦"则是一种包含着兼收并蓄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新型文明模式。本文将从跨文化角度,对"欧洲梦"与"中国梦"的历史原因、理论基础及其文化上的表现形式及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有着重要时代价值。"中国梦"围绕"中国命运"和"中国道路"形成价值共识,有助于消弭价值冲突,凝聚发展共识,激活改革发展的动力;人民本位的"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国家梦"的统一,有助于增进公民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梦"具有全球意义,探索出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惠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梦"从七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干兴邦"是圆"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和实践要求;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环境保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关于"中国梦"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文章提出:"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属于我们的社会理想,"中国梦"是与理想同含义的新表述;"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具有清晰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有客观的现实基础条件,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6月13日,袁纯清书记在省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深情地说,梦承载的是理想,体现的是追求,反映的是精神,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追梦需要奋勇前行,圆梦需要顽强毅力,实现中国梦、山西梦更需要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山西梦,我省各地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努力拼搏着,使梦想成真。他们的"小康梦"、"发展梦"、"山西梦"及至"中国梦"能启迪我们的智慧,放飞我们的理想,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杨军 《世纪桥》2014,(4):45-46
以"中国梦"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梦实现的思想保障,也是中国梦的教育方式。本文分析了中国梦的实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叙述了以中国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探求了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既是中国的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同时又是世界的发展梦、和谐梦、文明梦和美丽梦。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世界价值,主要表现在强大中国与繁荣世界的统一;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统一;中华文明独特性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统一;美丽中国与美丽世界的统一上。四者的有机统一,共同指向中国梦的世界价值特征。关键词:中国梦;国际视野;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教育实质上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中国改革发展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时代的呼唤。增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应从着手教师教育,提高广大教师对"中国梦"的认知及宣传水平;抓住教育时机,利用榜样教育力量,激发大学生实现"个人梦"的热情;选好教育平台,利用网络传播及社会实践,加深大学生对"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理解;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中国梦"真正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5,(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必须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为两翼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是实现中国梦的信仰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7)
<正>中国梦与革命传统精神有着内在联系,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革命传统精神。一、实现中国梦与革命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理念。3个月之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梦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解读和阐释中国梦,为丰富中国梦的研究内容做出贡献。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现时代的映射和反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今后对中国梦的研究,应从宣传层面转向学术层面,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理论化、科学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一种精神,一份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今东北发展却面临着资源、能源、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要突破东北地区发展的瓶颈,重振东北雄风,东北振兴战略的制定就需要紧跟时代脉搏,在"中国梦"精神的指引下继续以东北地区的振兴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军军 《理论导报》2013,(7):14-14,26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大的动力源,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动力,"改革释放红利"的物质动力,"对人类作出更多贡献"的历史动力,"与他国发展之梦相通"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统一战线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统一战线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梦,中国梦为统一战线明确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坐标,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制度保障和方法手段。统一战线要以凝聚中国梦的思想共识、服务发展大局、加强制度建设和照顾同盟者利益作为助推中国梦的着力点,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的理论深化需要置身于文化自觉的视野中,而文化自觉可以从文化传统、时代境遇和路向选择三个维度去考量。以此三维度为延展,"中国梦"的内在规定性便得以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命脉;二是中国梦离不开现代文化的滋养和培育;三是中国梦要求人们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文化强国梦。  相似文献   

19.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梦高屋建瓴,意蕴厚重,内涵丰富,升华了我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20.
周建华  柳礼泉 《探索》2015,(1):12-16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教育梦""住房梦""就业梦""环保梦"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也是"民族主义梦";是"强国梦""大国梦",也是"超级大国梦""霸权梦";是世界的"机遇梦""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共赢梦"。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呈现出多维性,但对"中国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片面性认识突出,整体性关照不足;总体上是客观、正确的,但也有不少主观的、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今后,应辩证对待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并向国际社会说清楚"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