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沙 《党员文摘》2008,(5):26-26
哈斯先生是美国人,精通中文,在浙江一所大学念新闻传播学。有一天,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老大妈夜里因为被人偷了钱包,只得步行回家,半路上,一位好心司机让她上车带她一程。不曾想。车子驶出不久就和一辆大货车相撞了,司机没事.而坐在后面的大妈却受了重伤,需要截肢。大妈的家属将司机告上法庭,索赔40万元。新闻最后还不忘提醒:司机搭载他人要慎重……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之友》2012,(12):57-57
这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她在地板上画了个妈妈,想象着,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这是伊朗女艺术家拍的一家伊拉克孤儿院的场景。网友上传后,今无数人心碎。渴望爱,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在渴望中,她睡去。  相似文献   

3.
葛丽,是怀柔区杨宋镇南丰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她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平淡:陪妈妈聊天、看电视,和她一起照顾、教育孩子,叮嘱妈妈每天按时吃药,每月按时陪妈妈到医院检查身体。然而,这每一天的重复,却让她和妈妈感到莫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她叫张颖,是西宁市政协副主席,自1999年以来的六年间,她所资助的土族女贫困生祁冬梅,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她不是妈妈而胜似妈妈的故事,在山乡间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5.
黄奕 《当代党员》2009,(8):56-58
她,退休前是重庆市直机关的一名正厅级干部,但她更引以为傲的身份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妈妈。每一位英才的背后,都会有一位“好妈妈”。当问及成功妈妈的哲学时,她说,其实很简单,孩子需要包容,需要肯定,当你学会了欣赏孩子,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6.
初荷 《党课》2013,(4):74-77
我九岁那年,她被爸爸妈妈领回了家。晚上,妈妈让她和我一块儿睡。妈妈对她特别好,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个绣花枕头,揉揉搓搓好半天,然后轻轻放在床的另一端,对我们说:“这是我出嫁的时候绣的,一个给大燕枕坏了,这个一直给二燕留着呢。”  相似文献   

7.
父子对话     
祖国是什么稚嫩的小嘴咬住了我的思索她是妈妈那她的孩子是谁是你也是我你的妈妈我不是叫她奶奶吗是呀你的奶奶也要叫她妈妈她的孩子多吗  相似文献   

8.
周嘉萍是成都的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她的丈夫李书荣几个月前被检查出患上了食道癌。  相似文献   

9.
金凤 《廉政瞭望》2010,(15):56-57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  相似文献   

10.
总算保住了     
《党员文摘》2006,(11):15-15
出租车司机看见路边有位体态臃肿的妇女在招手.就把车开了过去。那妇女一坐进车里,就对司机说:“快点,快点,去市妇产科医院。”司机心想:看来她要生孩子了,于是加足马力向医院开去。到了医院,妇女长吁了一口气,说:“总算保住了。”  相似文献   

11.
苏勇 《当代党员》2007,(5):47-48
“妈妈,春节我就不回家了,在这里做家教,赚点钱,减少家庭的负担。同时请干妈放心,我在这里很好,上学期考试各门课程都是优,请她不要担心,她对我们家的付出太多了。”2007年春节前夕,涪陵区居民孟少兰收到在武汉工程大学机械系读书的儿子胡岂伟寄来的一封信,“妈妈,请转告干妈,我在这里给她拜年了!”  相似文献   

12.
蒋励 《学习导报》2011,(24):9-10
她没有双腿,却一路坚强前行:她是一名孤儿,却成了138个孩子的母亲;37年来,她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路,她就是“板凳妈妈”许月华。  相似文献   

13.
电话的另一端,陈昕13岁的女儿声音甜甜地说着她的妈妈:早上5点就起床给她做早饭的妈妈,对她学习要求既严厉但又从不呵斥,温柔可爱的妈妈……13岁女孩的描述,一个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14.
邓少芹,女,49岁,共产党员,北京市朝阳区房屋土地管理局劲松房管所电梯司机。1994年以来,先后荣获北京市爱国立功劳动竞赛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邓师傅不能走,我们离不开她!”这是劲松903号楼上百家住户在得知房管所要调整邓少芹工作岗位时向所领导一再提出的恳求。是什么使一个普普通通的电梯司机赢得了住户们如此的爱戴呢?记者的采访就从这里开始了。邓师傅是1987年调到劲松903号楼当电梯司机的。在一些人看来,开电梯实在是一件太简单、太平凡的工作了。可在邓少芹眼里,却有着许许多多做不完的事。她随身携带着一本备忘录…  相似文献   

15.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6.
出生在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二坝村的茹晓燕,3岁时父亲就撒手人寰,留给她的是患病多年的母亲和一贫如洗的家。晓燕7岁时,母亲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恶化,关节变形,再也无法下地干活儿,从此,懂事的她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家务。2008年8月,学校布局调整后,茹晓燕决定背起妈妈上学。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在酒泉三中附近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和妈妈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尹华 《当代党员》2007,(10):33-35
“妈妈,每次在您身边听您讲话,我都感到那么亲切。我心想,如果我从小就有一位您这样的妈妈,我现在又该是怎样的啊?……”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这是一名未成年罪犯用泪、用情写给“法官妈妈”刘健红的心声。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刘健红多年的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她的道理、她的真情、她的智慧让一颗颗本已灰暗、阴冷甚至狂暴的心回复了理性,让一双双茫然、无助的眼睛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相似文献   

18.
每当早晨上学时,闻着路边小吃摊上煎饼果子的香味,小悦的心里就特别难受。自从妈妈下岗以后,她已经好长时间都没吃过一顿正经的早饭了,总是把前一天的剩饭热热将就着吃两口。可是她知道不能跟妈妈要,妈妈已经够难的了,每天起早贪黑,一个月才挣600块钱,除去家里租房的450块钱,剩下这150块钱怎么算都不够过日子。  相似文献   

19.
余途 《党建文汇》2008,(8):50-50
托马斯开始和他妻子之外的另一个女人约会——他的妈妈。这个创意来自他的妻子,她建议:约妈妈一起吃顿饭,再和她一起看场电影。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孩子的妈妈和我讲起了孩子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她说让她最难忘、最感谢的是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