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庭科学的迅猛发展,国家更新了一批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但由于我国司法体制的独特性,相关标准在适用时依然会造成困惑。立足标准的适用性并运用比较法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欧洲和美国笔迹鉴定相关标准分别进行介绍,并进一步与我国笔迹鉴定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标准制定组织所制定的鉴定标准在基本架构、标准内容、结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针对上述比较发现的不同,以小窥大,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同时注意到国内笔迹鉴定标准在内容和体系上亦有不同,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笔迹鉴定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笔迹鉴定实践及未来标准修订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秦峰 《中国检察官》2013,(13):34-35
一、笔迹鉴定概述以笔迹作为文检鉴定的素材,是为了适应当代刑事侦查以及诉讼证据迫切需要,并以我国书法研习理论为文化积淀,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文检鉴定方法。在历史上,唐代孙过廷《书谱》,明代项穆《书法雅言》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笔迹可以充分体现书写人"风骨",即心理差异、性格差别对笔迹的影响。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笔迹研究确有一定的历史沿革。并且,根据笔迹的属性我们可以看出,笔迹不仅仅是日常沟通交流和记载信息的一种方式和工具,更是书写人在书面象徵上区别于他人的符号系统。尤其在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中,涉  相似文献   

3.
笔迹鉴定中,签名笔迹的鉴定是一直是鉴定中的难点,而摹仿老年人签名笔迹的鉴定,由于把老年人的笔迹特点与摹仿伪装笔迹的特点糅合在了一起,更成为了难点中的难点。为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和结合自身鉴定实践,对摹仿老年人签名笔迹的特点以及鉴定依据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笔迹鉴定意见作为诉讼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证据类别之一,因其对鉴定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倚重,证据科学可靠性易受质疑。量化检验范式引入笔迹鉴定具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试图撷取、梳理国内外理论实践对量化检验在笔迹鉴定中的成果,分析当下量化检验在笔迹鉴定运用中艰难性,从而探讨将定量检验和传统的定性检验有机融合的具体模式,以期为探索笔迹鉴定意见争议的庭审质证机制、笔迹鉴定争议解决模式与路径提供有益之借鉴,从而减少争议和重新鉴定的可能性,提升笔迹鉴定意见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笔迹鉴定 ,作为司法鉴定的一种 ,不仅运用于刑事案件侦查阶段 ,而且更广泛地运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本文拟就笔迹鉴定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略述浅见。一、笔迹鉴定中存在的问题1 .鉴定主体不合法按照法律规定 ,所有技术鉴定都具有鉴定权限 ,笔迹鉴定也不例外。笔迹鉴定的主体必须是懂得笔迹专业知识 ,并具有一定笔迹鉴定工作经验的人。无笔迹鉴定决定权的主体指聘的鉴定人是不合法的鉴定 ,不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的鉴定及非自然人进行的鉴定也是不合法的鉴定 ,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所进行的鉴定及自侦自鉴、自审自鉴等均属不合法鉴定。笔迹…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日益发展,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等活动中,人们往往要把自己各种形式的签名在文书中使用。签名笔迹真伪的鉴定目前占笔迹鉴定的很大部分,而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笔迹鉴定的难点。文章通过分析签名笔迹的特点,结合笔迹鉴定得几点体验总结出笔迹鉴定的注意问题,以期对笔迹鉴定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实验对具有一定笔迹鉴定专门知识与不具备笔迹鉴定专门知识的人的练习摹仿签名笔迹进行实验分析研究。方法对两类人在练习的不同阶段形成的练习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一般状态表现,以及对其笔迹特征的形成、变化原因、鉴定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其变化规律。结果为不同种类的练习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提供一定的识别和特征分析、评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两部分笔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鉴定的根据是两部分笔迹的书写习惯是否同一。人的书写习惯根源于人的书写心理,笔划线条及其结构是书写习惯的形象痕迹,认识、情感及其个性特征是书写习惯的心理痕迹。讨论笔迹的心理痕迹的涵义,弄清内隐性客观体现的属性,把笔迹鉴定从形象性比较思维导向心理学的理性分析,有益于笔迹鉴定理论的研究深入,对笔迹鉴定的实践有指导意义。1笔迹心理痕迹的涵义笔迹心理痕迹的概念是指书写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在笔迹中的内隐性客观体现。笔迹心理痕迹的表现较之于笔迹形象痕迹的表现要复杂得多,但内隐性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迹鉴定蓬勃发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笔迹鉴定所具有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但笔迹鉴定作为一种证据在案件中适用,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困窘之处。因此,必须借鉴相关国外先进经验,深入探究其理论根源,以满足我国证据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笔迹样本及提取技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笔迹检验中,笔迹样本是否可靠、充分、具有可比性,直接关系到鉴定结论准确与否。如果提取的样本不符合鉴定要求,即使找准了嫌疑对象,也难以做出同一认定结论。如何提取符合鉴定要求的笔迹样本,作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二十年来在基层从事笔迹检验实践的体会,研究探讨了笔迹样本的种类、条件及提取技巧。以期为文检同行及公检法办案人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Handwriting of children in early grades is studi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ntitatively mea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andwriting individuality. Handwriting samples of children, in grades 2–4, writing a paragraph of text in both handprinted and cursive, collected over a period of 3 years, were analyzed using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i)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d “and” and (ii) entire paragraphs using an automated system. In the first approach, word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asures. In the second approach, pairs of paragraphs were compared. Both types of analysis, single word and complete writing, led to the same conclusions: (i) handwriting of each child remains relatively similar when handwriting has been just learnt and become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grades 3 to 4 and (ii) handwriting of different children becomes progressively more different from grades 2 to 4. The results provide strong support that handwriting becomes more individualistic with chil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签名笔迹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中的难点,案件涉及比例居高,并呈上升之势。此类字迹,字符特征少,书写习惯反应不充分,检验难度大。因此,通过对签名笔迹主要类型、特点、检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探究,来增强对签名笔迹的认识以及提高签名笔迹检验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笔迹鉴定实践中往往过分关注笔迹的微观细节特征而忽略从整体角度把握笔迹。“神韵”是笔迹整体所具有的特征,它要求我们鉴定笔迹时不但从微观入手而且更要从宏观上把握。  相似文献   

14.
笔迹鉴定在现代诉讼中日益增多,因其鉴定多依赖于"经验知识",不具有可验证的重复性,也无法接受实证的重复性检验,致使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分歧,尤其是遗嘱笔迹因书写人死亡,其鉴定结果更富有争议。香港历经"八年"旷日持久的"世纪遗产争夺案"中的笔迹鉴定颇具典型意义。笔迹鉴定结论如何在法庭中出示以及法庭对有争议的笔迹鉴定结论如何采纳或者排除,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度问题,还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因此,对笔迹鉴定结论的研究与探讨成为司法鉴定制度和证据制度必须直面的带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准确掌握签字笔书写笔痕特征的变化规律,以求将其运用于案件鉴定。方法通过对同一人执不同签字笔、不同人执同一支签字笔及同一人执同一支签字笔书写笔痕分别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证实前二种情况下笔痕特征具有相互区别的特定性,后一种情况下笔痕特征具有重复再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签名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践中,签名笔迹重新鉴定遇到许多鉴定失误和诸多疑难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和程序操作的角度分析鉴定失误的原因,结合对疑难签名笔迹鉴定的种类和特点的讨论,总结同类疑难签名笔迹鉴定的方法要点和重新鉴定中的程序审查要求。  相似文献   

17.
笔迹是通过书写运动形成的轨迹,由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所组成,承载着时间和空间信息。笔迹动态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速度特征、笔力特征、脉冲特征、节奏特征等。对笔迹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多视域地挖掘和认识笔迹特征,可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A series of research studies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if there would be changes in the handwriting of 35 men and women after they had been drinking. Handwriting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the participants had consumed any alcohol and again after the drinking period had ended. Deterioration in the handwriting was charted.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handwriting could not be used in any way to measure accurately the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of a writer. The results of the handwriting comparis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归纳总结滚珠型签字笔笔痕特征的分类,为笔迹鉴定人正确使用此类笔迹特征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20人使用不同品牌的三支签字笔书写的笔迹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同一人使用不同的签字笔、不同人使用同一支签字笔和不同人使用不同的签字笔书写所形成的笔痕现象具有相同的表现。结论签字笔笔痕特征只是众多笔迹特征当中的一种,不能单独依据此类特征出具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0.
Indented writing on thermal paper made with either one, two, or three sheets of paper above the thermal paper has been visualized by the controlled application of heat to the thermal paper at temperatures below the paper's normal color change temperature. Indentations created by applying a variable pressure to a steel letter stamp showed that, with one sheet above the thermal paper, indentations were more visible at lower pressures than with either two or three sheets above. Handwriting from 20 volunteers produced indented writing graded with most of the text clear and easy to read for all samples with one sheet above, half the samples with two sheets above and eight samples with three sheets above. Comparison with ESDA showed that, with three sheets above,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with heating producing more samples than ESDA with most of the text clear and easy to re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