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点人物     
《瞭望》2004,(47)
鲍威尔:“鸽派”国务卿辞职 11月15日,美国连任总统布什接受了国务卿科林·鲍威尔递交的辞呈。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从此完成了他的4年任期。被媒体称为“鸽派”的鲍威尔在大选前就已明确表示,他不会在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内谋求职务。因此鲍威尔宣布辞职未出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2.
邵杰 《瞭望》2002,(17)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4月17日结束了9天的中东斡旋之行,取道开罗回国。尽管鲍威尔声称他此次对中东地区的访问取得了成功,他与有关各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使巴以双方能够以此为起点接触。但巴方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舆论都认为,鲍威尔的中东之行实际上不成功,因为他没取得突破性进展,未能促使以巴达成任何协议。  相似文献   

3.
就在伊拉克危机和朝鲜核危机步步升级、危如累卵之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2月22日~25日对东亚中日韩三国进行了旋风式的访问,来去匆匆,不舍昼夜。不问自明,鲍威尔此行是要寻求三国在处理两个危机,特别是朝鲜核危机上的合作。虽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放言“美国有能力同时打两场战争”,但是,看来布什政府还是不愿意同时挥起两个拳头。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3)
约翰·鲍威尔(John W.Powell)191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胜利后,子承父业,鲍威尔接管了父亲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他立场公正、报道翔实、言论精辟,真实地还原了许多战争真相,发表了许多抨击美国政府的文章,然而该刊物在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被禁止发行。1953年因持续亏损,《密勒氏评论报》停刊,鲍威尔夫妇返回美国,不料被控"叛国罪",诉讼长达八年之久,最终以检方撤诉告终。鲍威尔是第一个揭开日美之间关于细菌武器的交易真相,以及美国帮助日本掩盖罪恶行径的人,他的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观点,2008年12月15日,在旧金山去世。  相似文献   

5.
布什全球战略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光 《瞭望》2004,(13)
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一个特点是,把反恐同加快推行独霸世界战略相结合。这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主要表现在: 把反恐同全球扩张相结合。“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扩张的许多行动,以至肆意发动战争,都是借“反恐”之名,乘“反恐”之机进行的。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协会高级研究员、斯沃斯莫尔学院政治学教授詹姆斯·库尔斯认为,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帝国要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全球大部分地区,实质上要扩张到整个世界”。布什也曾说过,当今“几十万美国男女军人在反恐战争中部署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反恐怖工作事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事关人民群众自身利益,事关国家、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当前我国面临的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而鉴于网络在暴恐活动信息传播和勾联策划中的重要作用,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已迫在眉睫。在借鉴英国、美国和联合国反恐机构的网络反恐策略基础上,我们应当建立自己的网络反恐情报平台,通过深化网络涉恐情报信息搜集和共享、开展网络反恐专项行动、创建多元化的网络反恐管控体系、构筑社会全民反恐的大格局等措施,筑牢网络反恐防线。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国际社会开展广泛合作,中国参与反恐国际合作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安全。具体来看,我国参与反恐国际合作的范围主要包括传统的刑事司法合作、情报交流、反洗钱与反融资、警务合作、网络管理,这些合作呈现出反恐的广度;我国参与反恐国际合作的路径主要有联合国框架内的合作、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合作等,这些合作体现出反恐的多重面向。我国在反恐国际合作中发挥主动性,展现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谢荣 《瞭望》2002,(38)
近来,在美国一再扬言准备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积极加强和扩大同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国家的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的关系,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际反恐部署形成了新的挑战。 自去年“9·11”恐怖事件之后,俄罗斯借机改善和加强了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双方在国际反恐的问题进行了相当的合作。与此同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任国务卿鲍威尔1月24日在会见即将离任的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时表示,刚刚宣誓就职的布什政府重视对华关系,愿意加强美中两国的合作与友谊。鲍威尔在美国会作证时说:中国是美国的“竞争者”和潜在地区对手,同时也是愿意在两国战略利益重叠的领域合作的贸易伙伴。治·沃克·布什已经成为白宫的新主人。其外交政策的主导性思维体现于“独特式的国际主义”理念之中。所谓“独特式的国际主义”,就是要在外交领域,充分利用在“新世纪和新时期”美国面临“无与伦比”的历史机遇,重塑美国实力与理想的传统思想,通过“理智地”使用武…  相似文献   

10.
澳美外长和国防部长在7月底举行了例行的年度会晤。这种会晤通常都不为人所重视,今年却爆出了新闻。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一开始也平淡无奇,但是,快结束时,《澳大利亚人报》记者,著名政治评论家保罗·凯利提了最后一个问题。他显然是有所闻并有所备。他先谈了去年美国哈佛大学讲师,现在被任命为美国驻印度大使的罗伯特·布莱克韦尔建议美国与其亚洲主要盟国协调对中国的政策的事,然后问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是否认为谋求与澳日韩之间更广泛的联系是有利的。鲍威尔回答说:“有意思。今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6)
奥巴马政府在执政之初,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打击塔利班组织,维护地区安全形势,制定了"阿富巴战略"。基于该战略,美国对巴基斯坦予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加强与巴基斯坦各方面的联系。这一外交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巴基斯坦反恐能力,也促进了美巴之间的协调。但两国间基于对外战略、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根深蒂固的矛盾,这为两国反恐合作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有鉴于此,美国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外交战略方针,考虑巴基斯坦的利益诉求,进而使两国的反恐合作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9·11”事件发生两周年之际,人们发现,虽然美国在国际上组织起声势浩大的“反恐”联盟进行“反恐”,世界各国也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合作“反恐”斗争。但是,各种类型的恐怖事件如法国油轮被炸,印尼的巴厘岛爆炸,莫斯科人质事件,印度孟买爆炸等仍不断发生,而且地域不同,恐怖活动的特点也不同。人们不得不对两年来国际“反恐”斗争进行反思。为什么各种形式的恐怖“反”而不止呢?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借参加“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会议之机,同时对日本、越南、韩国、中国和澳大利亚五国进行了首访。虽然鲍威尔旋风般的访问已告结束,但国际舆论对此关注的程度不减,且焦点集中在美国的意图上。 推进美国“亚太安全模式”的建立。冷战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  相似文献   

14.
俄美自去年10月启动"2 2"会谈机制后,3月17日和18日,两国外长和防长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会晤,重点讨论了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及反恐合作等问题。从结果看,双方在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和反恐合作以及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在反导部署问题上分歧依旧,未能取得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万光 《瞭望》2004,(23)
布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战略目标是,扼制所有美国的竞争对手,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特别是扼制可能对美国领导地位挑战的大国竞争对手,其中有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也有美国的盟国特别是欧洲主要盟国。同时,布什政府强调美国需要同其他大国进行反恐合作,宣传美国同其他大国进入了“合作协调的  相似文献   

16.
陈伟 《各界》2008,(8):20-21
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鲍威尔将军在回忆录<我的美国之路>(My American journey)中提及,他担任里根总统第六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期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赠送给他一把手枪,既未镶嵌钻石或珠宝,亦无镀金或象牙枪柄,价值大约一百八十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国际性及对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东南亚已经成为恐怖主义频繁活动的一个地区,对于要与东南亚建立国际大通道的云南来说,关注东南亚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活动和国际反恐的国际性,对胜利完成国际大通道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这是俄美在伊拉克危机问题上出现分歧,进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以来的两国首脑首次会晤。其实,早在美对伊开战不久,布什就对普京伸出了修复俄美关系的“橄榄枝”,曾派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斯出访莫斯科,就美俄在伊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及合作事宜与俄进行紧急磋商。5月中旬,美国务卿鲍威尔出访莫斯科,同俄总统普京、外长、议长等政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鲍威尔之行的首要目的就是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冷淡的美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邵杰 《瞭望》2001,(28)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6月底访问了埃及、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约旦,同4国元首举行了会谈,并在 返回华盛顿的途中在巴黎同沙特王储阿卜杜拉举行了会晤。促成巴以双方就实施“米切尔报告”的时间表问题部分达成了一致,这是鲍威尔此次中东之行的最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0.
袁鹏 《瞭望》2004,(36)
在过去几年,美国在反恐之外开辟了另一条战线,全面构筑了一套完整的军事安全战略——其中虽有反恐的影子,却又超越了反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