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游黄山记》有:“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句。对“转入石门”,中学生语文课本未加注释。北京出版社的《古代汉语》上册(郭锡良等编)第58页,将“石门”注释为“峰名”。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文选》下册(冯其庸等选编)第259页,也把“石门”注释为“峰名”。因而,众多的古文选本,译注和教学参考资料均把“石门”确认为“石门峰”。  相似文献   

2.
以前的初中语文课本,把《公输》中“请献十金”的“金”,注释为“铜质的货币”。这个解释只说明了“金”是铜质的货币,而没有解释“十金”究竟是多少铜质的货币。正因为如此,现在的部编初中第六册语文教材,对它作了新的注释:“金,古代计算铜质货币的单位,一斤为一金。”这个注释仍有欠妥之处。古代所谓“金”,不是今日的“黄金”,而是铜质货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就在于《公输》中的“一金”是否就是“一斤”。根据古籍记载,以“斤”作为度量衡单位,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句“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课本注释如下: 【乳虎】:幼虎。一些有关书籍对此所作注释意义也大体相同,如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学古诗文译析》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学文言文句解》,也都将“乳虎”解释成“正在吃奶的小虎”  相似文献   

4.
我们注意到,在最近的一些法学文章中,屡屡看到把“注释法学”作为法律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落伍现象,认为,法学的发展标志之一就是“注释法学”的衰落。这种观点令人惊讶,同时,也说明人们对“注释法学”的认识是错误的,起码是偏面的,他们似乎都没能注意这一点,即注释法学首先是法学。作为法学,它必须结合法制在其特定的系统来研究,只有在法律制度中,法律才是实在有效的。注释法学是以对法律条文进行注释的方式进行法学研究的,它不单单是对法律条文本身的研究,而是把法律条文置于法学系统、法律制度中去研究,它主要是理解,其次才是说明,它所依据的不应该是条文的内容,而是法理,因为条文并不能说明本身的意义。这种学理的研究并不考虑法规本身的效力,而是一种学术活动。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目前,我国很少有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中长期存在着天理、人欲和人性问题的争论.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论断,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本文认为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评价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重新做出客现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从水样中提取“灭扫利”的方法,并采用GC/FID法,HPTLC法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GC/FID法线性范围为0~30ng/μl,HPTLC法检测灵敏度为2μg,回收率可达88%,利用该法进行案件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山西省新绛县绛州大堂的墙壁上,镶嵌着宋朝著名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条”碑,上面镌刻着: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庶事自正.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专尚猛威.四曰贵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誉.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七曰革弊.为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相似文献   

8.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云:“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五年制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释“公府”为“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其他各家注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编《古代散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十三所院校中文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也一律作这样的注释。我觉得这种流行的说法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9.
刘基《卖柑者言》有这样一个句子:“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注释说:“子所,你那里。”很显然,注者把这个“所”字当作名词:表示“处所”的意思。但细绎文意,明显地不通顺。其实,这个“所”字,应作“意”解,古籍中不乏其例。见于《汉书》者如:  相似文献   

10.
说“緼袍”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么一句:“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对“緼袍敝衣”的注释是这样的:“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我们认为,课本的这一注释有错误之处,因为“緼袍”中的“緼”一般是指乱麻,而不是指旧絮。例如: (1) (里母)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汉书·蒯通传》)  相似文献   

11.
“问水面对面” “刚刚片子里治革企业负责人说,温州不让办,他找了退路来到丽水.在下游被禁止的企业,为什么作为上游的丽水还把他们引进来?”浙江省人大代表陈荣昌在看完浙江卫视制作的《丽水:皮革厂“异地重生”,河流成了“五彩溪”》专题片后,第一个起身发问. 面对温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在治理污水上的“闪烁其词”,“摇摆不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首席主播许婷步步追问:“为什么之前你们的承诺没有兑现?那么计划何时兑现,请明确告知截污纳管时间表?”  相似文献   

12.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的最后一句。翻阅各家注本,对这句话的解释大同小异。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对这句词作了这样的注释:“(现在)凭谁去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课本的这条注释是有背于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中对“谢公”的注释足“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地方住宿。”我以为“谢公”主要指谢安。其理由有三: 第一、从民间的传说看。曹娥江与剡溪之间的一带地方,至今还广泛流传东山谢公书。成语有“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辞去官职,隐居东山,后又出山做了大官的事。“谢公  相似文献   

14.
前一阵子,有杂文家对官员名片、文件匕的括弧颇有微词,说此类“相当于正科”“相当于副处”“享受软席卧铺待遇”的注释是我们特有的“现代国粹”,“不仅在封建社会没有,而在当代其他国家里也从未耳闻”。外国的事,咱们孤陋寡闻;而殊不知,正因为“封建社会”没有“括弧”,却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15.
<正> 涕灭威是一种新型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国外对涕灭威残毒检验有高效液相色谱、薄层-酶抑制法等,而国内报导较少。根据涕灭威农药在保管、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对涕灭威农药中毒检验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涕灭威的提取净化以及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铁灭克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利用溶剂苯萃取生物检材中的铁灭克农药,应用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两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应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GC-MS-SIM)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测定了该方法的检测限、线性回归方程和回收率。结果应用TLC、GC、GC-MS、GC-MS-SIM等分析方法成功地在两个实际案例中检出了铁灭克农药,利用GC-MS联用技术获得了铁灭克热解产物涕灭威腈的质谱图,GC-MS-SIM分析方法分析涕灭威的检测限是0.02ng,获得了m/z68、m/z100和m/z115三个特征离子定量分析的线性回归方程,样品添加标样回收率为99.0至103.5%。结论铁灭克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获得了铁灭克热分解产物涕灭威腈的质谱图。GC-MS-SIM分析方法检测铁灭克具有灵敏度高、回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07,(7)
一、注释方式《法学》文章注释采用当页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①、②、③等等。相邻的两个注释若完全相同,用“同上注”,如果主体部分相同而页码不同,则后面再加注页码,如“同上注,第36页”。有间隔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注释,不论是否在同一页,均写为“同前注n”加作者文或书的形式,如“同前注③,沈宗灵文”、“同前注④,张友渔书”;如果主体部分相同而著作页码不同,则按上述原则做相应改变,如“同前注④,张友渔书,第63页”,等等。二、注释体例(一)著作类1·专著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相似文献   

18.
《法学》2007,(6)
一、注释方式《法学》文章注释采用当页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①、②、③等等。相邻的两个注释若完全相同,用“同上注”,如果主体部分相同而页码不同,则后面再加注页码,如“同上注,第36页”。有间隔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注释,不论是否在同一页,均写为“同前注n”加作者文或书的形式,如“同前注③,沈宗灵文”、“同前注④,张友渔书”;如果主体部分相同而著作页码不同,则按上述原则做相应改变,如“同前注④,张友渔书,第63页”,等等。二、注释体例(一)著作类1.专著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②…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如果说社会科学的理论传统是基于对经典文本的反复注释,那么对日常生活中微小事件的“凝视”不仅提供了检验这种理论的机会,而且刺激了寻求新理论以便对其加以合理解释的冲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经历的一起“依法收贷”案,与虚拟的“秋菊打官司”一样,...  相似文献   

20.
说起“匕首帮”,泰顺县罗阳镇的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几年来,“匕首帮”成员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他们斗殴打架、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胡作非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