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般价值理论是把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价值、应用经济学价值相统一,把效用价值、需求价值、劳动价值相统一,把利益、财富、价值相统一,并实现这三个方面相统一的理论。利益是财富的灵魂,财富是利益的载体;价值是物对人所意味着的利益,也是人所追求的利益,是物的效用和人的需求的统一;价值等于效用和需求的乘积;价值的功能在于对利益的度量,价值是经济学的“经济量”。  相似文献   

2.
洪圣达 《学理论》2015,(2):116-118,121
采用文献法对红一方面军长征体育文化活动进行挖掘、整理、归纳、研究。结论:首先,红军长征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是增强官兵身体素质、组织纪律、预防疾病和提高运动作战能力,为长征目标任务服务;其次,对苏区红色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把苏区体育运动方法与长征军事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内能;第三,长征体育文化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天重温长征史,回顾体育情,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中国特色的新长征路上,谱写体育强国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苏区精神的创生性转化指的是作为新传统文化的苏区精神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并焕发生机的过程。从文化特征上看,苏区精神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意识,具备创生性转化的可能性,而苏区精神自身的文化因素、空间因素以及面临的社会转型因素和当下性因素共同决定了创生性转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论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产品具有价值,这种价值在未与主体相互作用时只是所谓的潜在的价值。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指的是精神产品由观念、思想形态,通过物化或经由某种媒介对主体发生效用。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物质产品比较,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具有不同的特征。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认识价值实现的特征,把握价值实现规律的基础上,寻找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精神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3)
苏区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伟大革命精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上下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心为民想、技为民用、劲为民使,事为民做,唱响今日苏区干部好作风。  相似文献   

6.
张未知 《理论探讨》2012,(1):171-173
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最高的价值存在,价值精神是价值主体本质力量的哲学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是超越性、否定性、实践性的思想存在,根基并内在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对于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廖信伟  何少华 《学理论》2010,(7):174-175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应当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在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韩平  陈兰英 《学理论》2010,(5):98-99
中央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从入本的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唤起军民的卫生意识,领导开展苏区卫生防疫运动,千方百计地开设各级各类医院,努力提高中央苏区医疗水平,保障苏区军民的生存和健康权利。科学总结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开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苏区廉政经验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研究的新拓展。运用得天独厚、具有重要廉政文化价值的苏区廉政建设所积累的经验,推进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既体现了本源优质性建设的价值,又体现了拓新发展性建设的意义。提炼和提升苏区廉政经验,开发其优质的廉政文化资源和价值,并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加以运用和实现,旨在把经验提炼转化成建设优质资源;建设资源提升转化成基本的理论形态;理论形态运用到建设实践;实践成果转化为建设平台,从而达到苏区廉政文化资源价值实现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价值永存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价值永存的可能性以人类本身的永恒存在、人类对价值的永存追求、人类对创造过非凡价值的历史人物的永恒缅怀为根本前提、必要条件和主要途径.价值永存的必要性源自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前人创造和积累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后人生存、发展和继续创造的必要基础.价值永存具有多种伦理意义:满足人们追求超越性的意愿;鼓舞人们积极创造价值;激励后代效法先贤.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公民教育的特征与价值追求,是实现公民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的特征及价值追求,对当代我国公民教育体系进行了构建,提出了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即民主法制精神、公共精神与理性精神这三方面。民主法制精神是我国公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公共精神属于我国公民教育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树立公众的公民意识,为公民教育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土壤;理性精神体现在公民主体精神方面,属于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肖燕 《学理论》2014,(2):127-128
赣南是一块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其中留下的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因此红色文化对赣南苏区的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赣南苏区的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弘扬。红色文化与苏区精神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中国革命老区的赣南,理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加快建设文化体系,推动红色文化弘扬,不断开创赣南振兴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论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的理论基础和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培养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管理理论是中国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的理论借鉴.本文对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精神是服务型政府的内核、服务精神与服务型政府文化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对社会理想的价值选择和不懈追求。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价值尺度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价值手段是市场经济,价值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呈现出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相契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冯颖 《学理论》2012,(25):226-228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观念、发展的辩证思维,蕴涵了社会生态学的分析.这与生态学精神有相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要以培养“生态人”为目标旨趣,既树立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生态价值观,还有处理现实问题时坚持整体的、多元的、开放发展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人”既有生态情感又有关注现实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英烈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由于受价值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影响,英烈形象和精神出现被解构现象,对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新时代弘扬传承英烈精神,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既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加强英烈教育资源建设,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贬谪诗是王维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维贬谪诗的价值和意义,不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其贬谪生活的情形和他的心路历程,还在更高层面上反映了人的命运的屈曲微危,以及隐含的人与不公的命运相抗争的精神.这段人生经历对于王维后期思想的形成、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山水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1)
太行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明确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技术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反之,人不仅具有重要的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技术价值。科学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有着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呼应,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