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的理由     
梁衡 《党史文汇》2005,(8):55-56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顺 《理论学刊》2008,2(1):14-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球化历史进程表明,国家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相关内涵,分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发展形势,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从国家认同、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政治认同三方面入手,打造国家凝聚力.其实践给正处于重要历史转型时期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M.布坎南因建构了基于相互交换获益的政治决策理论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国家理论是布坎南的政治决策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评述布坎南的国家理论必须追溯这一理论的思想渊源,厘清布坎南个人主义国家观的基本观点,探讨布坎南关于国家干预与政府失灵的解释,分析布坎南国家理性重建的改革之路,评析布坎南国家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5.
国安才能国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安全形势,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等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形势下,深刻理解并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对于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8,(4):18-26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20世纪后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行了比较中国等国家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苏东等国家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造成亡党和国家剧变.文章比较了中国等国家与苏东的改革后,认为在改革定位、改革的性质和目标、改革的模式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国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有限的社会资源总量与超大规模社会对国家治理资源大规模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认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大国治理的政治前提,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是大国治理的体制基础.并初步总结了中国作为巨型社会、贫困社会、非匀质性社会和断裂社会国家治理的主要困境,对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进行了基本把握,并对"大国治理"的内涵进行了基本界定.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7,(4)
儒学提倡家国同构,即强调家庭和国家在内部构造机理上具有同质性,强调家庭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家庭承担了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功能.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公务员制度已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与商品经济相匹配的人事制度,以此作为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保证.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英、美.100多年来,不但西欧、北美、日本和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建立了公务员制度,而且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先后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国特点的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1.
郭剑鸣 《学习论坛》2009,25(3):51-54
预算国家是从财政上约束国家公权力行为的系统化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公权力行为与公共预算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预算国家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亚当·斯密的平衡财政思想、凯恩斯的负债财政思想和布坎南的立宪财政思想三大阶段.它为民众从财政上解读国家、审查公权力行为、防治公权力腐败提供了制度基础.建设预算国家是现代国家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郭春宁 《求实》2005,(Z1):46-47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 西方现代国家体制建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20世纪中叶达到炽盛,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进行渗透或侵吞.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国家体制出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危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普通民众被排斥在政府决策外;凯恩斯主义试图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有效需求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努力遇到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因财政危机而难以为继,现代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人们对单纯依靠国家机制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同时对国家权力膨胀和国家干预扩张的政治后果开始警觉起来.从80年代开始,市场化和民主化成为席卷西方社会的潮流,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家问题是资本逻辑下影响民生和社会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经济社会)框架内讨论国家问题的,由于忽视了生活世界或人类社会这一合法性基础,因而从根本上扭曲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助长了钱权勾结和资本形而上学.本文分三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国家理论,以说明他们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从总体上展开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探讨,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人们世界现的改变,世界不再是僵化刺板的.而是充满了偶然性.如何在这种充满偶然性的世界里雏护政治秩序并且实现政治共同体的发展是学者们思考的主要问题.国家理由学说是这种思考的产物.国家理由以国家利益为道德基础,以国家利益与君主利益合一为前提,赋予君主绝对权力.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国家理由体现为君权的实施不是他个人的恣意妄为,而是深思熟虑的技艺.国家理由学说与主权理论互相补充,彼此互强,使中世纪处于混沌状态的道德、政治权力和法律分离开来,塑造了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10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的重要讲话,积极评价金砖国家合作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就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挑战提出倡议,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蓝图,相信金砖国家合作会有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习近平强调,当前,金砖国家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共同面对挑战.我们要贡献金砖国家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寻找应对之道.第一,共同建设开放世界.第二,共同勾画发展愿景.第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第四,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第五,共同深化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是决定一个国家战略走向的基本依据,是国家需求认定的各种客观对象的总和.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领土、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发展、国家稳定和国家尊严等六个方面,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衡,共同构成国家利益的有机整体.冷战后世界诸国国家利益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益的地位更加突出、经济利益倍受关注、各国利益相互渗透、各种利益相互制衡、国家间利益关系更为敏感等,我们应据此分析我国国家利益,确定相应的战略关注点.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无论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更带来了挑战.全球化不仅经济造成了影响,也对文化、政治等多方面有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对全球化应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特殊之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夺取政权再进行国家建设,制度变革在前,意识形态建构在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政党接受和国家接受两个过程.建国初期意识形态的建构,完成了政党和国家两个层面的并轨.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构面临着历史和现实的难题,任务复杂而艰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路径,确立...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治国方略目标.要实现这一方略目标尚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不仅必须认真把“法治国家”的涵义、目前我国到底是“法治国家”还是“人治国家”及“法治国家”必备的条件等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和揭示清楚,而且应当引导国人认识到加快“法治国家”的进程是时代的呼唤.本文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军队建设的首要任务.国家安全利益在国家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中起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新中国选择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后,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突出表现在利用和平时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积极防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我国根据冷战后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一特点,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军事战略方针.进入21世纪,针对新世纪国家安全利益不断延伸的新现实,我国提出“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新方略.经过长期探索,我国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不断完善,为我国加强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