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成为检验政权是否稳定的试金石。苏联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失误是苏联大厦崩塌的重要促因,大俄罗斯主义是其思想根源。“一种语言”的文化单一制是民族矛盾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民族问题上的失误直接触发民族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民族工作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贯穿于民族工作实践的全过程,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又是民族工作的重心。故此,民族工作需要科学推行民生决策,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精准有序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民生需求。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问题,既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分析斯里兰卡内战的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得出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以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新挑战,找准处理民族问题的着力点,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由来已久。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  相似文献   

5.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原因有:长期落后挨打的历史和当时被包围的现实,使我们产生急于求成的思想;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使我们急于探索一条自己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一系列胜利,使我们忽视了建设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对革命经验的迷信,使我们过于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启示:美好的愿望必须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必须正确对待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困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可能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发展态势来看,当前民族关系在总体上保持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给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带来不少挑战。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影响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因素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应该坚持二十字基本原则,即发展为先、制度为本、团结为要、教育为基、文化为重。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经济危机使我们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既可以发现问题,又能找到出路;既感到压力,又必须增强信心。我们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加快立法并依法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业务风险;采取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汇率制度降低汇率风险;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9.
南斯拉夫前期奉行的分权式的民族政策与后期奉行的集权式的民族政策形成两个极端,导致民族分离主义倾向加剧,民族矛盾激化,为西方发动科索沃战争提供了口实,为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从南斯拉夫在民族政策的得失中可以获得以下启示要制定和实施相对稳定的民族政策,要培养能充分体现国家和民族意志的干部队伍,对民族分裂势力斗争要两手并用.  相似文献   

10.
11.
苏联国家监察制度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列宁时期监察制度的创立、斯大林时期监察制度逐步发生畸变和斯大林之后国家监察制度的调整。其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为基础,受政治神秘主义的支配与操纵,人民监督作用有限。其启示意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既要讲权力的监督,也要讲权力的制约;国家监察机关必须拥有真正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需要加强自下而上的人民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共与苏联的关系呈现出特殊而复杂的历史内容。这一时期苏联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对德战争,对华则实行了双重外交政策。抗战时期也是中共从弱小走向成熟的时期,与苏联发生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恩恩怨怨。  相似文献   

13.
审视印度洋的地缘战略地位及与中国国家安全的关系,可知中国的贸易、投资、能源、宗教、领土、领海安全和印度洋息息相关,因此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需要把印度洋纳入国家的安全战略中。  相似文献   

1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实施局部执政的重要阶段及重要标志,是新中国成立的一次预演,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过程中,联共(布)、共产国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联共(布)的作用不容忽视,但联共(布)发挥作用主要还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而又悄然亡党亡国的政党,首推苏联共产党。在苏共解散、苏联解体10年之后,认真探讨产生这一变化的深刻原因,深入总结并记取这一沉重教训,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领导人逐步抛出错误的改革路线,引发信仰虚无主义危机。指导思想的人道主义化瓦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合法性,经济建设的私有化浪潮摧毁社会主义信仰基石,政治改革"新思维"引发自由主义信仰泛滥,自由化舆论宣传滋生多元理想信念。信仰虚无主义的催化剂效应,形成一股又一股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最终促成苏联解体。苏共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上教训深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晓河 《外交评论》2009,26(2):21-35
上世纪60年代朝鲜与中、苏关系戏剧性的变化及其原因一直是学界想要解开的“谜”。中国政府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为揭开这个“谜”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对解密档案及其他公开材料的研究,本文发现:(1)朝中与朝苏关系如影相随,但却沿着相反的轨迹运行,其中朝中关系的变化决定着朝苏关系的走向;(2)朝鲜与中、苏关系的大起大落主要受制于朝鲜半岛“分裂分治”的现实以及中苏论战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主义”与“安全”之争中,“安全”因素最终胜出;(3)小国不弱,朝鲜主导了朝中、朝苏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导致前苏联改革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很多,但是没有实现从传统的人治模式到现代的民主法治模式的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是其致命原因;其基础性原因则是经济结构畸形,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经济运行机制没有从计划经济转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没能自觉坚持并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妥善处理好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注定了苏联改革失败和国家最终解体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美国政府伦理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德尔顿法》是美国政府伦理建设由前正规化时期步入正规化时期的标志。由于行政思想的转变 ,正规化时期又分为行政中立、个体责任、个体和组织责任并重、结果取向和价值裁量等五个阶段。美国政府伦理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启示在于 :应把行政伦理建设同国家公务员制度结合起来 ;处理好组织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解决好行政伦理建设的历史继承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世界政党自产生之日起,就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当前形势下.世界政党出现了以下新走势:从传媒政党化走向政党传媒化;各个政党都力求打造包容性政党,积极增强包容性;政党的国际与地区性联合趋势增强,党际交流频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新走势,对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