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弄清社会主义本质向题,不仅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而且也关系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因而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进行长期的讨论和研究。现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的几个向题综述如下: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共识也越来越多。但对于如何理解对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科学地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的基本前提。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发展,当然包括重大突…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观点,这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个观点发表后,无论在社会上还是理论界都引起了震动,至今还有余波。为什么会产生震动呢?主要是认为它与传统的讲法不一样。过去虽然很少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等等与之相近的概念还是常用的,而且往往容易在本质的意义上去理解。过去讲的较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不断提出和反复阐明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实质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的理沦。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它科学的解决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更好地发展的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早在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本文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疑难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过程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在初期,它的本质都尚未充分显露,只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才能在逐步认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它的本质,任何社会形态莫不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以资本主义为例,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区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把系统观、层次观、矛盾观及实践观引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建立在完整的科学观基础之上,从而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卫兴华 《新视野》2004,46(5):4-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统一的整体,应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是一般地去描述社会主义的内容和特点,而是从其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要求和根本目的,将其凝聚为社会主义本质。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内容。但既然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概念中不言而喻地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的存在为前提的。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也是发展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相联系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而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两个问题容易引起误解,需要特别加以重视。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必须全面理解,决不允许加以分割或断章取义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首先,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只有作为一个整  相似文献   

11.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过去由于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导致实践过程中产生较大失误,出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困惑.邓小平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从新视角、新高度、新层面去阐述新社会主义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认识并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从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极大的成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科学与真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后新的时代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实践对策,突破了传统观念,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前提是正确估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勇于面对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形势;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目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群众观体现在 :关心群众的利益 ,正确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邓小平理论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存问题回首百年 ,有一个现象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长期的共处、对立和激烈斗争。使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长期的根本战略。为此 ,国际资产阶级采取各种手段和办法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遗余力地进行破坏和捣乱 ,在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这两种手段都没有奏效的情况下 ,他们又对社会主义国家施行“和平演变”战略 ,大搞思想文化渗透 ,企图通过上层领导权的更换 ,竭力把社会主义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这一战略 ,导致了八、九十…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实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助尧 《探索》2000,4(2):4-7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取得了划时代的意义,首先是因为它有一种科学的划时代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因为它的哲学思维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劳动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新派别”。本文即是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解读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一种尝试。着重论述了实践观点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践中开创新局面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实质,是它革命的基本社会功能;探讨了这种思维方式在邓小平哲学思想中是如何展现的;论证了掌握邓小平的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是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牢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农业发展要实现“两个飞跃“这四个方面.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农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 ,中国文化的走向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向人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它向人们指明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的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吸收了世界上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这一文化观的灵魂 ,培育“四有”新人则是这一文化观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行政效率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行政效率的原因和现象,全面阐明了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起点的研究 ,有几种观点 :有主张在党的八大以后的 ,有主张在 1 975年的 ,有主张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等等 ,但是归纳起来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意见认为它的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另一类意见认为它的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里 ,笔者对这个问题再作一点探讨。一从邓小平 1 95 6年 9月就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 ,到 1 96 6年 8月被剥夺一切职务 ,受到错误的批判 ,这十年间中国正在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然而 ,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的建构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把高度的民主视为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规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建构了明确的价值目标.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经济民主的科学概念,将确立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内容,这不仅拓展了民主建设的视野和思路,而且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邓小平在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是我党民主政治理论和治国方略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标志,它对于21世纪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