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刊记者 《人权》2010,(6):58-59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10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21日,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妇女权益保护学术研究会在该校举行。来自校内外,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北欧国家的40多位人权研究专家学者与会。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亲自担任该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并在简短、热烈的成立仪式上致辞。秦绍德指出,人权研究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领域。我国已经和将要加入的一  相似文献   

3.
肖游 《人权》2005,(6):57-57
10月18日至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长沙举办全国地方新闻办干部人权知识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60余名新闻办干部参加了培训。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党政干部人权知识培训班。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建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局局长董云虎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蒋建国首先介绍了湖南的基本情况,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简要回顾了我国人民争取人权的奋斗史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强调举办地方新闻办干部人权知识培训班,对于提高干部的人权理论知识水平,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权,更好地开展人权宣传教育有着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董云虎说,党政干部行使着公共权力,其工作与人权密切相关。党政干部人权观念和人权意识的强弱,能否尊重  相似文献   

4.
《人权》2008,(3):61-61
为纪念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权研究会于4月21目至22日在京举办了首届“北京人权论坛”。来自五大洲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0余名中外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罗豪才说,60年来,在《世界人权宣言》的激励下,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1,(1)
“当大风来临,你是筑起风墙还是建起风车?”今年7月24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德人权发展与法制建设研讨会开幕式上,德国联邦政府司法部部长格梅林女士在致辞中借用的这句德国谚语,引起与会中外记者极大兴致。格梅林女士称:“筑墙的后果,德国已经历过。借助风力建起风车,这是中国的一个变化。我们中德两国对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 《人权》2007,(3):58-58
5月29日至6月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人权知识培训班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新闻单位的50余名干部参加了培训。几位全国著名的人权专家系统讲授了中国人权观与人权状况、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文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 《人权》2009,(6):59-59
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权教育年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人权中心、丹麦人权研究所及瑞典伦德大学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人权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国内各高校从事人权教育的教师等90余人出席了本次年会。  相似文献   

8.
《人权》2013,(2):2-11
2013年4月21日导言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政府在刚刚发布的《2012年国别人权报告》中,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偏偏对其本国存在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只字未提。事实说明,美国存在着严重人权问题,并广受世人诟病。在这里,仅对2012年美国的人权问题做些实录,以便世人从中略窥美国人权状况之一斑。2012年美国存在的人权问题在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发展与人权”,下设“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权保障”、“以人为本的发展与人权保障”和“消除贫困和人权保障”三个分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 《人权》2013,(4):58-59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2013年9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下设“法治与人权”“社会建设与人权”“区域安全与人权”三个分议题。来自联合国以及3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相关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和国内人权领域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杨福忠 《人权》2006,(2):55-57
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5年10月22日至23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实务部门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人权的宪法保障”,就“人权与公民权”、“人权的立法保障”“、人权的司法保障”以及“‘人权’入宪与依宪执政”、“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现将本次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人权与公民权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人权保障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是宪政的宗旨和目的。有学者指出…  相似文献   

12.
李世安 《人权》2003,(1):49-50
2002年11月20日-23日,“世界人权研究会”下属“世界人权大会研究所”和“印度新德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人权教学与研究中心”,在印度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题为“全球化、发展和人权”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瑞士、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印度的学者63人。大会围绕全球化与人权、全球化与政治制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盛开 《人权》2006,(6):42-46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路易斯.阿博尔(Louise Ar- bour)在2004年“世界人权日”发表声明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文化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人权教育受到联合国专门性人权机构如此重视,与其赋权特性以及其在人权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密不可分,也是其实践效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国家人权保障机构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显明  张立伟  张伟 《人权》2004,(6):57-58
2004年10月16日至17日,中 国政法大学和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 与人道主义研究所在山东青岛联合举 办"国家人权保障机构研究"国际研 讨会。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国人权 研究会、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北 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5.
赵海琦 《人权》2011,(1):60-60
为加强与国内人权专家学者的联系,《人权》杂志于2010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人权理论体系”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及人权发展模式,李步云、陈志尚、谷春德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党校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18位国内人权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董云虎会见了与会专家学者。新闻办七局领导刘萱、陈振功同志等先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年12月7日举行的“国际人权日”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伯女士公开对美国“黑狱事件”提出严厉批评,指责美中情局在欧洲设立秘密监禁设施和未经法律程序转移嫌犯,并明确指出此举“违反人权”。12月10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2005年的主题是禁止酷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没想到此番成了国际社会维护人权的“斗争对象”。“黑狱”事件源起于《华盛顿邮报》。2005年11月2日该报披露,美国中情局在美国以外的8个亚欧国家建立了“黑狱”,用来关押并审讯被捕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以获取“反恐”情报。紧接着,总部…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03,(2):56-57
在羊年元宵佳节之际,为庆祝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国际性刊物《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由《人权》杂志社与《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人权书画笔会”于2月16日,在北京留下了绚丽的篇章。 在新的世纪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这样一次盛会,旨在挖掘人权的文化内涵,弘扬人权精神,普及人权知  相似文献   

18.
4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不参加5月9日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竞选。一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对于联合国下属的人权组织,为何说放就放,如此不珍惜?建立人权理事会是布什政府积极推动的联合国改革方案中的“重中之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2月27日甚至以投反对票相威胁,要求联合国大会就设立人权理事会问题重开谈判。如今,眼看人权理事会大功告成、“临盆”在即,山姆大叔却袖手旁观起来。美国功成身退?错!它其实是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罢了。6月16日,人权理事会将正式运作,长达60年的人权委…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务院于3月4日抛出了一份所谓《2001年国别人权报告》(以下简称人权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再次进行攻击,引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针锋相对,3月1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1年美国人权纪录》。文章用大量例证说明美国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奉劝美国政府放弃在人权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和单边主义的做法,顺应国际人权领域合作与对话的时代潮流,多做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事情。中国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举行座谈会,批驳美国的人权报告。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设立及其背后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华 《人权》2006,(3):54-57
2006年3月15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投票表决,在绝大多数国家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设立人权理事会,取代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下属的人权委员会。该决议规定了人权理事会的地位、席位及其分配原则、产生方式、任期等问题,还规定人权委员会将于6月16日被废除,人权理事会将于6月19日举行首次会议,总部也设在瑞士日内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