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已于2008年10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企业国有资产法》破茧而出,使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实现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
兵团由于特殊体制以及历史等原因造成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存在如何对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授权、如何处理好出资人与企业的关系以及责任、如何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让兵团国有企业接受人大监督等三个方面的困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客观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这标志着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终于"有法可依",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步入了法治新时代. <企业国有资产法>总结了运行5年多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成功经验,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目标而制定,同时又是落实物权法的有关规定.这部法律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前不久,本刊记者就<企业国有资产法>相关问题采访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  相似文献   

4.
论国有资产的监管方式○姜金芝靳兰香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后来颁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和分工监督。在国有资产监管...  相似文献   

5.
《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要遵循“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l、国家所有。即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企业法》、《转机条例》、《监管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司法》将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式,专辟章节,加以界定。规定“已设立的国有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以改建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但是,要经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批准。从“授权”的角度明确体现了国有资产“统一所…  相似文献   

6.
周绍朋 《前线》2014,(2):13-15,4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国家要按照管股权和资本经营的原则进行监管,这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国家出资)企业战略重组,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5年8月,国资委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依据。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分别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运营问题进行了规范。目前,以《条例》为核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正在形成。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已初步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实施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原则和职责定位,规定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原则要求。一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资委和广大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全面贯彻《条例》规定的各项要求,在组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努力做到四个“牢牢把握”,使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牢牢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据财政部统计,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82211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62405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9806亿元。1998年我国国有非金融企业为23.8万户,其中大型企业9357户,中型企业3.3万户,小型企业19.5万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为52.9%。如何管好用好全国人民几十年辛苦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决定》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并对如何有效地管理、监督。营运国有资产,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公司制改革,对国家的国有资产投资入股后所形成的国有股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公司中产权关系能否清晰,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做到制度上的创新。国有股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统称。我国《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中指出:“国家股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制试点企业投资形成的股份(含现有已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折成的股份)”,“国有法人股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用国家授予其自主经营的国有资产向独立于自己的股份制试点企业投资形成的股份。”国家因持有国有股而享有的股权,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及途径。”本文就如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结合新疆实际,谈一点陋见。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与计划经济相匹配、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其特征是在宏观上,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权没有明确的代表;在微观上,国有资产的法人财产权未进入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模糊,多头管理,责权利不明确。企业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也不能成为经济利益和承担经帝风险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12,(26):45
第一条为加强对省属企业领导人员(以下简称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监督,确保其权力正确行使,预防腐败行为发生,保障企业领导人员政治生命安全,维护出资人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省属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企业领导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被监督意识,自觉接受组织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3年5月27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推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总体上看,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体制性障碍没有真正解决,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没有真正分开。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2):41-41
陈芳等在2004年12月21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在近年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一些人认为最有效、最快捷的发财致富方式,就是把“公家的财产”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钞票。”“自办一个企业不如收购一个企业,外部收购不如和管理层一起收购。”从已查处的案件不难发现.在分食“最后晚餐”的欲念下,一些国企经营者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花样翻新。如:恶意减损、隐匿国有资产、非法转移国有资产、巧立名目,私分国有资产、暗箱操作,攫取国家给予改制企业职工的优惠。  相似文献   

15.
经贸信息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劳动部联合发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有关部门照此执行。 《办法》中阐明,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及投资收益形成的、或者依法认定取得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试行办法确定,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于100%,为国有资产保值。亏损企业暂用减亏额作为保值增值指标。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值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定,会同财政部门下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确定国有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重申了这一要求,并强调要“过渡到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目前,我区广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从总体上讲是好的,能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顽强拼搏,为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也不可否认,有少数企业领导人员对企业疏于管理,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假公济私,违法违纪,成为穷庙中的富方丈,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领导视窗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这份规范共分为12个部分69条,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在企业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是:一是政企分开,政府与企业要由行政隶属关系改为产权关系,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二是国有资产实行授权经营,授权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其它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允许和鼓励地方进行探索;三是实行股份制改…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经过十余载的酝酿,终于在2006年8月27日通过了,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它确立了企业有序退出法律制度,规范了企业破产程序,对于公平清理债权债务,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与原《破产法(试行)》相比,该《破产法》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的需要,顺应了国际破产法统一化运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党风建设》2000,(6):14-1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以下简称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6,(3):50-51
石永红在2月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有5种典型方式,值得引起高度警惕。一、“蛇吞象”:指规模较小的企业,超常规地兼并重组那些规模实力远大于自身的企业,控股方以很小的成本可以掌控大型企业,由于法律法规的疏漏,极有可能出现大股东侵占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如广东科龙事件等。二、“拉郎配”:指地方政府为促进地方经济的迅速崛起,强行进行“拉郎配”式的重组,有可能“引狼入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