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主要体现为:长期共存把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思想从一种策略需要发展为一种战略需求;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参政党概念的提出确定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定位;无党派人士群体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机构成;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中东政党政治提供了实践空间,中东诸国通过颁布宪法、组成议会和开展选举建构现代政治模式,但领导人的奇理斯玛式权威和一党制的政治实践使中东政党政治具有鲜明的威权政治色彩,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过渡体现了民主化进步,但党国合一和军人威权传统、西方政治干预制约中东政党政治的完善。现代伊斯兰主义通过伊斯兰政党参与政党政治,通过整合伊斯兰信条和现代政治理念的实践来化解社会矛盾并推进民主化进程。如今,中东民族主义政党执政空间变小,政党意识形态分歧弱化,新生政治力量冲击政坛,只有建构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政党政治才能真正实现中东民主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外交阵势千军万马,政党外交是一支重要方面军,有其鲜明的特色与优势。把握政党政治引领国家走向的大势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各国各类政党,因此认识政党在现代国家中的作用,确认和把握政党政治引领国家走向的大势,是至关重要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就是不同类型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从功能和成效的角度看,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主要反映了政党制度的主体是否能够或者是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履行政党功能,特别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总体状况和最终成效。秉承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特质,激发多党合作制度的竞争活力,挖掘多党合作制度的潜在能力,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应变功能,是新时期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的是典型的政党政治,而且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运转和实践,其机制趋于相对完善和规范化.西欧国家的政党政治在政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国家体制内外、在工青妇等群运组织协会都有政党政治的影响,甚至是暗中操纵.总之,几乎在所有社会组织的背后都或明或暗地显现政党的影子.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西欧政党的作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政党制度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也就是中国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为指导,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它是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然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点和特点,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中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已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在多党合作的长期实践中,参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显示了独特的政党功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民主党派在毕节试验区实践说明,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7.
西方和谐政府理论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体,在和谐社会中应该占据怎样的地位,是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必须理性对待的问题。现代西方国家和谐政府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设计:社会契约理论奠定了和谐政府的权力基础;分权说设计了和谐政府运行的政治机制;责任制政府为实现和谐政府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治理理论则为政府实现政治和谐提供了良好的控制和引导。因此,科学地梳理和探索西方国家和谐政府理论发展的历程,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府机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系统中,政治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和谐社会的建构,既取决于政治系统社会公共权力的推动,也有赖于政治科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建构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从政治学角度来看,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合理的社会结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周方冶 《当代世界》2023,(11):54-60
2023年大选后,泰国政党政治格局从过去20年中左与中右“红黄对峙”,转变为极左、中左、泛保守“橙红蓝鼎立”,并呈现代际分化特征。泰国国家发展道路转型的新分歧、“泰式民主”主流意识形态的空心化,以及社交媒体引发的政治动员模式创新等,是引发泰国政党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泰国政党政治正处于“两极分化”与“保革和解”岔路口,其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左势力能否发挥促和作用,并凝聚国家发展道路转型的代际共识。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尝试以统一战线思想处理政党关系,以政党合作代替政党竞争.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符合斗争需要和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的开端;"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源头,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态.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政党关系和探索中国政治文明道路的实践,促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最终形成.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因国民党蒋介石的背信而失败,但它为中国政治建设和政党合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机制.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