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获得新知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和参政议政的平台。如何发挥出网络对公民的正面影响,利用网络舆论的正能量对网民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熏陶和培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的政治、民主、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民普遍而充分地享有网络信息知情权、网络政治参与权、网络权益表达权和网络舆论监督权等网络基本权利构成其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基础,而现实"数字鸿沟"的存在和加剧却造成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差距,制约影响其网络基本权利的实现。为此,要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公民网络权益保障基础;扩大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保证公民网络信息知情权;加强公民网络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网络权益表达权;以权利保障为主、权利规制为辅维护公民网络舆论监督权,从而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和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权益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身份"为核心概念,剖析了网络参政兴起的内在机理,认为网络参政现象兴起的逻辑蕴含在身份政治和公民政治的交错发展和历史转型中,公民政治的发展为公民自主参政议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提供制度支持、培养参政能力及提高公民意识。而身份政治却有力地控制着政治参与的过快膨胀,保证政治的稳定有序。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民众一方面利用网络摆脱了不平等身份体系的约束,另一方面凭借既有的制度资源,以及现实政治参与中培养起来的公民意识和参政能力,进行网络"话语参政"。这一参政方式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政府需引起重视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带来显著的民主政治效应,表现为打破了信息垄断和旧的话语权力格局,为民意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以互联网为公共载体的网络舆论成为信息时代我国最活跃的民主政治场域。但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网络舆论的特性决定了它可能造就"优质"民主,也可能带来"劣质"民主。要使网络舆论促进民主政治良性发展,政府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回应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议题,培养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虽然是一个舶来词,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性存在。从社会政治功能来看,公共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培养了民主政治所必需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公共精神等公民意识。因此,培育和壮大公共领域是建设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网络政治参与是民众在网络空间借助网络媒介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台湾网络社会的发展成熟为台湾民众开启了释放大众政治参与需求的窗口,网络政治参与以其匿名性、开放性、互动性与草根性等特征降低了参与者的行动成本,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愿,改变了台湾传统政治生态。新媒体时期的网络政治参与逐渐发挥着从虚拟到现实的强大现实影响力,近年来台湾社会运动的话题兴起、结社、组织策划都源自网络并形成线上与线下密切配合联动,形成了颇具台湾特色的"网上串联、网下集会"公民运动模式。网络政治参与已然从政治人物生态、选举生态、政治舆论生态以及青年政治生态几个层面改变并重塑着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连接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作为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社会正式和非正式的团体和网络,对于协商民主的实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社会资本在增进信任、促进互惠合作及参与网络的实现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够引导、整合不同利益、增进矛盾各方的信任、化解各方面的冲突.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社会资本,能够很好沟通、平衡和发展协商民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团体、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合作与协商.因此,社会资本是连接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增强公民间信任关系;构建协商民主的公共领域,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育第三部门和民众自组织网络,构建公民参与网络的新载体,从而为协商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升社会治理的效果,必须提升民众公共参与的质量,而这就关涉到民众的公民素质问题。民众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实践途径是参与社会组织的相关活动。从调查数据与访谈材料来看,现阶段社会组织对提升民众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公共责任意识,以及社会参与技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提升民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技能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这既有宏观制度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要改善社会组织提升民众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技能的作用发挥,必须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改革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拓宽社会组织参政议政渠道。于此,就可为社会治理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治理亦有望臻于善治。  相似文献   

9.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民众的参与权利,还要求民众具备积极的参与意愿。只有这样,民主制度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传统上,受"臣民意识"影响,中国民众是依附于传统权威的,缺乏参与机会和意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越来越多,这必然要求民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从机会和意愿两个维度对民众政治参与认知状况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参与机会的增加并不能等同于民众参与意愿的增强。这表明,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完善相关制度,还要培养民众的参与意识,促进现代公民成长。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开展公民教育,发展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诉求,而应该有效地利用网络载体,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寻突破,在民主理念的践行上求提高,在公民社会的构建上讲实效,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运用网络,以广阔的视野完成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所蕴涵的信任合作、心理认同、参与网络等是民主发展的内源基础.我国民主建设的困境,在于民主的社会资本基础薄弱.激发公民的公共精神,增强公民间信任关系,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构建公民参与的载体,是走出民主建设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彭幼华 《党政论坛》2014,(13):60-62
网络这一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网络走入了千家万户,大大激发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它也日益成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民意表达平台和新型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现实社会,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秩序也极为重要.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无疑是一道需要求解的社会管理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风险中,因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经济资源,西方民主政治诱导战略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政治资源,西方文化渗透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主流意识形态资源.而来自网络社会的考验主要体现为:网络民意的兴起考验政府回应民意能力,公共舆论事件的频发考验政府应对危机能力,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考验政府阳光执政能力.社会转型的挑战带来的社会风险对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构建影响尤为突出,即因社会信任缺失而导致失信文化弥散,因公民意识觉醒而引发维权事件增多,因社会阶层分化而导致利益冲突加剧.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只有在清醒地认识到社会风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的能力,才能在化解种种社会风险中巩固和提高公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公民教育作为提升民族地区公众民意表达的有效性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和积极公民的重现.目前,民族地区民众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公众民意表达技能不足,公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公民民意表达的效果.所以,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权、注重参与、强化理性和提升能力.应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推动民族地区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通过法律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公民的法律知识和意识,强化公民参与能力教育,提升民意表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李晓丽 《学理论》2010,(16):119-120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这一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言论,网络使得普通人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极大地刺激了公民的表达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信息的不对称性、个人的感情偏向等,使得民众的言论在一不小心的情况下就会有侵权的可能。这就产生了权利之间的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进行保护和限制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民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由于我国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公民意识一直很淡薄.公民作为社会基本成员,其公民意识更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基础,公民意识的确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者在对公民和公民意识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公民意识尤其是青年一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青年一代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转型社会期民众公德伦理与公民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社会期部分民众道德水准下降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现代公共生活传统的国家,市民在公共意识形成和公共生活能力的发挥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公民公德伦理意识欠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公民社会”发育不足;加强以“公民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公民素质的培养,是新的历史时期道德建设的关键,是民众新的德性素养历史性生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公民权利为本的社会。这个概念反映了两层关系:一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某一国公民意味着享有该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包括请求国家保护的权利,同时也负有该国规定的义务,包括管理国家的义务;二是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相互尊重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下的公民社会,权利意识、平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公民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公民精神也在逐渐的培育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公民法治教育应该以培养权利意识为重心还是以培养义务意识为重心,对于这一问题,当前几乎是一边倒地认为应该以培养权利意识为重心。而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治的人性基础、法治社会的建设、转型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论证看,公民法治教育应该以义务意识的培养为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