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丁 《党建文汇》2001,(9):35-35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首先要看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87088.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600美元;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912:0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80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晓夫 《新湘评论》2004,(2):44-46
回顾已经过去的2003年,中国经济在微笑中收官: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人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这一连串令人欣喜的数字,使我们感慨万千。展望已经到来的2004年.中国经济又是在大好的形势和环境下开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1995年澳门生产总值578亿元(72.7亿美元),人均136824元(17131美元),出O159亿元(19亿美元),人均37638元(473美元)f政府财政收入128亿元,保持盈余态势,年底银行存款总额68亿元,人均16万元。入境旅客775万人,人均接待18.3人次,199o年至1995年间GDP(国内生产总值)由279亿增至578亿,,总增幅为1倍以上,人均GDP由IO335美元增至17130美元,,总增幅为65.74%。按照欧盟提供的1993年资料,澳1*同年人均GDP为15O32美元,约占欧盟二5国平均值的92二76%,约占日本的74.84%,约占美国的62.28%。另据1994年中国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安静赜 《实践》2008,(6):8-10
近年来,我区经济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截至2007年,GDP增速已经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年均增长率达到20%,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6位。人均GDP自200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来,2005年到2007年连续突破2000美元、2500美元和3000美元大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00多美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78元和3953元,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123-123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估算,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20):15-15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预测,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该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可升至6.1%,人均GDP有望达到2.0566万美元。韩国的人均GDP在2007年曾首次突破2万美元,达到2.1651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数字     
《廉政瞭望》2010,(1):6-7
4000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今日在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表示,明年年底,中国人均将接近GDP4000美元。这比我们原来说的到2020年才达到人均GDP3000多美元,时间大大的提前了。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90年代中期人均GDP就已突破了2000美元。其对外投资发展始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仅1999年,上海海外总投资额已达4.27亿美元;海外投资兴办企业500多家(同期浙江只有300多家,天津200多家,四川仅10多家)。并且,这种海外投融资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因此,对上海企业海外投融资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4):30-30
全国各地2011年的GDP“成绩单”日前浮出水面,25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大关。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人均GDP均超过8万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45元人民币计算)折合1.2万美元。从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已达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相关专家表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开始步入了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发展时期。而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这一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就是说,当前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机遇和社会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在持票人票据权利消灭后,为实现持票人与出票人或承兑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规定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在性质、成立条件、行使等方面均有不同于票据权利的特征。我国票据法中虽对此有所规定,但却有其不周全之处。  相似文献   

19.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5,21(6):24-26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内因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手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部署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要重视解决民主分权和加强监督中的利益与权力的考验问题,提高党内民主的质量问题,民主制度的健全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纲”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同效果,剖析了产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发展动力的深层原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论述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探索过程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