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聪明而又善良的先祖,为了治病救人早就发明了神奇的针术。医生给病人身上扎针,当然不能随意乱扎.而是经过悉心地望闻问切,仔细地做出诊断,查清病状,判明病源,寻到病因,找到病根,然后才精确地对准相关穴位施针。正中要害,恰到好处,使人的神经系统得以调理扶正,血脉经络得以畅达贯通,免疫能力得以激活上升,针到病消,妙手回春。这对症行针之术或许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针对性一词的来源。反复品读揣摩这“针对”二字,  相似文献   

2.
很早以前就听过一个故事,是用来形容法、英、德、中四国人的办事风格的:一个人丢了一根针,如果这是一个法国人,他会聚众到街上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我们要找到这根针!”如果这是个英国人,他会不露声色地跑到皇家侦探局,秘密请人侦破这根针的下落;  相似文献   

3.
责任重于泰山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日益丰富的年代。物质日益丰富是因为市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效率。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告诉我们,普通制针工人如果一人包揽全部制针工序,一天顶多造20根针,但当把制针的工序进行分工,每人专注于一两项工序,针的产量就可以迅速提高,每人一天居然可以生产4800根针。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句话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根”的景仰和眷恋之情。一个人,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持有何种不同的政治观念和信仰,都毫无例外地对自己家乡保持着最为浓烈最为深挚的感情,而对自己“根”的景仰便是这种感情的集中表现。树木把根扎到土地上,于是土地成为叶子坠落时最后的归宿;人把魂梦交给了故乡保管,于是故乡成为游子漂泊时最牵索的呼唤。台湾是伟大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魂系中华,根在“唐山”,寻“根”溯“源”,敬宗睦族,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祖宗和“根”。他们的根深植于五千年…  相似文献   

5.
「针灸」包括「针」和「灸」两种治疗方法。「针」是指用金属做成的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灸」是指用艾叶制成的艾绒,燃烧后熏灼人体一定的穴位。二者均作用于人体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作用,以调整人体的各种机能,达到治疗疾病和康复的目的。「针」和「灸」这两种疗法,统称为「针灸」疗法。由于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或增强人体  相似文献   

6.
高雅艺术是美国大都市中的一个亮点。高雅艺术原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但美国却有许多高雅艺术团体以提高大众艺术欣赏水平为己任,注重把根脉扎到社区中去,扎到新一代年轻人中去,不仅为城市增添了艺术魅力,也为自己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霭云 《人民公安》2014,(2):21-22
平时,秦白羽用满满的工作安排让自己顾不上顾影自怜。但在这种亲人团圆的时候,这种孤独感就变得加倍的强烈,所有的欢笑都变成了一根根针,一针一针痛痛地刺进了她的心脏。  相似文献   

8.
麦田耕耘人     
麦田耕耘人程建锋搞农业科研难,农民搞农业科研就更难。徐才智是婚师市翟镇乡_.--4头村农民,高级农艺师。他的科研之路历在公坷。苏初.治有本聆田.针太太村15亩坟地之间抢着铁锨耙子创出一片一片的小块地;没有实验室,在河滩砍了一百多根柳木棍,凑和着盖起了...  相似文献   

9.
提起晋江保安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兼保安部经理吴辉表,许多人都称他为"务实经理",他工作踏实,生活朴素,雷厉风行。1996年初,晋江市委、市府评其为1994-199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在1996年市保安工作表彰大会上,10幅先进集体奖匾,保安部各执勤点领去了8幅;30名先进个人,保安部所属保安员占了26住。荣誉的获取,来源于踏实的工作;丰硕的果实得益于辛勤汗水的浇灌。在吴辉表的带领下,优质的保安服务已在侨乡大地深深地扎下根,而他的从严治队方略则是优质服务的基础与保证。雷厉风行,是他的一贯作风。脱下军装穿上橄激绿…  相似文献   

10.
易靖茗 《台声》2014,(1):76-79
她在台湾17年,他在大陆17年,两个人都在对方的“家乡”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人脉,有了自己的习惯。但即使天各一方,爱情依然甜蜜,婚姻保持温度。她说,我们这才叫——  相似文献   

11.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关键在于乡镇、人们常说,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这根“针”指的就是乡镇。乡镇是我国农村基层一级政权组织,是党的方针、政策通向农村农户的重要联结点,是党和政府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我省绝大多数乡镇政权组织,都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代历史上,基督教自从传入朝鲜半岛开始就与其民族史相遇并相互交织.在闭关自守和"门户开放"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基督教在朝鲜半岛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这种特殊的经历也对其国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闻名遐尔的清华校园内,有一支一流的保安队伍———北京保安总公司文安分公司驻清华大学保安中队。这支虎虎有生气的年轻队伍,担负着清华大学的门卫管理,校园巡逻,重点区域部位、高科技产业区的守卫等工作。自1992年入驻至今,已牢牢的在清华扎下了根。在维护学...  相似文献   

14.
姚同发 《黄埔》2010,(3):48-51
寻文化之根以自强不息从寻故乡之根,到寻祖先之根,台湾民众挥之不去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苦苦追求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刻骨铭心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岛内,无论是在被外国殖民统治的时期,还是在“去中国化”猖獗的年代;无论是富家子弟、平民百姓,还是学者、舞者;无论他们到过大陆,还是没有到过大陆;  相似文献   

15.
苏强  张剑宁  李明 《创造》2015,(4):905-90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心理咨询基础上给予活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94-94
提出“心力管理”模式的江苏企业家刘鹏凯,在讲到企业问题管理时曾说过一个牛顿寻针的故事:大科学家牛顿在一次实验中故意将一枚针掉在地上,让学生们回答怎样寻找。一名学生说:蹲下身子,仔细寻找;另一名学生说,把所有的灯关掉,然后只开一盏灯,逆着光的方向在地面上观察反光现象,发现针的位置;还有一位学生说,用一块强磁铁在地面上划拉,总会找到: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9)
<正>1968年,中国一位针灸医生,用三根小针,对准偏瘫半年的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副部长萨布的穴位,当天,萨布站了起来老祖宗被石头碰了一下,碰出"针灸"大发明。在新石器时代,受伤的人偶然被一些坚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碰到身体某部位,疼痛会减轻,最早的针具——砭石由此诞生。而灸法的发现,居然是祖先烤火时,发现身体剧痛会缓解,演变出来的。3000年前,扁鹊曾让虢国太子"起死  相似文献   

18.
姜义华 《人民论坛》2023,(1):100-103
人文化成的核心思想,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演化为人们普遍性思维和生活习俗,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无可置疑的应有之义。正是中华文明“人文化成”如此深厚的沃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极大地激活了中华文明之魂。  相似文献   

19.
河套的山东汉──朱崇富王进生朱崇富,粗犷微胖的身材,今年40多岁,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沂蒙山区纯朴的乡风给他的血液中注入了山东人特有的执拗劲。七岁那年,他随父母来到了巴盟河套,从此,河套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河套养育了他,他的根也深深扎...  相似文献   

20.
朱崇富;粗犷微胖的身材,今年40多岁,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沂蒙山区纯朴的乡风给他的血液中注入了山东人特有的执拗劲。七岁那年,他随父母来到了巴盟河套,从此,河套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河套养育了他,他的根也深深扎在了这片土地上。随着八十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已进入而立之年的朱崇富毅然辞去了他在巴盟物资局木材公司舒适的工作,告别了铁饭碗,投身到了滚滚的经济大潮之中。初创中富塑料厂时,一系列难题摆在他面前.他硬着身子骨前进,厂子终于办起来了,他捧着第一件塑料产品,由衷地咧嘴笑了起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