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磺粉沙浴法 在鸡活动场地上,修一长约150cm,宽100cm,深约5~8cm的浅坑,放入3cm厚混有细硫磺粉的沙土(100kg细沙土加5kg细硫磺粉),将鸡喂饱后赶入运动场内,任其在沙坑内自由沙浴,一般每次可同时沙浴鸡30只左右,每天换一次上层含药细土;2~3天可完全消除鸡身上的各种羽虱。此法所用硫磺粉应研细并与沙土充分混匀。 油泥涂擦法 用食用油(菜籽油等)2两加适量细土,调和成糊状,均匀涂于鸡体有羽虱的部位,一般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林丹乳油(内蒙古牙克石兽药厂出品,含纯量20%)混单甲脒(西北大学化学系合成样品,含纯量25%)进行了药浴治疗羊疥癣病的试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一)林丹药浴羊疥癣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3%水溶液,安全有效幅度为0.03~0.1%。局部涂擦浓度为0.05~0.1%(一次涂擦面积不得超过畜体表面的1/3)。药溶过程中,人畜均很安全,是目前较理想的灭疥药物。经刷洗治疗的3头牛疥螨、虱、蚤和3只鸡膝螨,效果亦很好。药浴一次,平均每只羊只花0.015  相似文献   

3.
Butox系法国生产的商品,内含溴氰菊酯(deltamethrine)5%,为检验其对鸡虱的杀灭效果特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 1.药物:butox系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生产。有效期至1985年12月。本试验于1985年8~9月份进行。 2.试验用鸡:系江苏农学院实验牧场饲养的白洛克成年母鸡和公鸡各16只,体重2.5~4公斤,均有多量羽虱寄生。 3.喷雾器:系长江牌10型背负式喷雾器。经试验,加足压力时每分钟可喷出药液500毫升。  相似文献   

4.
1985年配种季节,胜利乡种羊场将饲养的种公羊64只租给养羊专业户配种,当收回场时全部公羊和54只母羊都感染了疥癣病,抽查5只病羊均发现有活的疥螨。 治疗方法 用吉林省白城药厂生产的25%杀螨脒按1:400配成水溶液,即1公斤杀螨脒加400公斤水,给剪毛后的病羊进行药浴。种公羊由于患病重、痂皮厚,一次药浴有的患部浸不透药液,间隔10天后再药浴  相似文献   

5.
1985年5月26日泉水乡农民陈某,对自养的一头12岁怀孕8个月的母牛,以乐果于颈部、肘内侧等处涂擦灭虱而发生中毒。 临床症状 流涎、鼻漏,肠音高朗,排带粘液和血液的稀粪。呼吸迫促,腹痛不安,全身肌肉震颤。 治疗经过 以硫酸阿托品30mg肌注,葡萄糖500g加5000ml水灌服。用药大约15分钟后,该牛肌肉震颤减轻。4小时及8小时后再分别灌服阿托品片剂60mg。5月30日复诊,该牛精神好转,粪便虽稀但能成  相似文献   

6.
北京某鸡场的产蛋鸡及种公鸡严重感染鸡虱,经鉴定属鸡羽虱(Menopon gallinae),寄生数量很多,在一根羽毛之基部可寄生数十个鸡虱。据Edagar和King(1950)对鸡羽虱中度感染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无虱母鸡的产蛋量平均约高于有虱者11%。Gless和Raun(1959)用少量鸡作研究,发现每只鸡平均有23000个鸡羽虱时,使近交系母鸡在14周期间产蛋量平均降低15%,最高为84%。Schwartz(1981)报道,患虱病鸡群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7.
朱堃熹在《动物检疫》一书中指出鸡马立克氏病的检疫,用阳性高免血清检验病鸡羽囊上皮中的羽髓(翅羽)特异可靠。也可用待检鸡的腋下、胫部或背部的羽毛。在《鸡马立克氏病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技术操作规程》中要求选拔含有丰满羽髓的翅羽,或其他部位的大羽检验。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鸡含羽髓的大羽很少,只好采用其他羽毛。还发现,纯粹羽髓的检出率并不高,而含髓大羽与含髓小羽和不含髓的大羽与不含髓的小羽检出率都有差异。为明确哪种羽毛  相似文献   

8.
方法对患皮肤型鸡痘或白喉型鸡痘的病鸡,用镊子剥去痘痂或假膜;患眼型鸡痘的用小刀将眼肿胀部位切开,挤出内含物,然后将鱼腥草液(注射液或煎液)涂擦于患部,每天2次,连用2~3天,治愈率在98%以上。如将鱼腥草药液作为饮水口服,也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既适用于家庭,又适用于大型养鸡场,并对其它畜禽的痘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病例一:我县黄梅镇周某饲养26只土种鸡,其中有21只患白喉型鸡痘。小心剥去假膜,用注射器吸取鱼腥草注射液滴于患部,每天1次,3天痊愈。病例二:程某饲养的1条幼狼犬患皮肤型犬痘,经治疗无效,遵笔者…  相似文献   

9.
防治方法 ①溶液配制:将20%速灭杀丁原液加常水配成0.04%溶液(即20ml原液加水至10000ml);将10%灭百可原液加常水配成0.05%溶液(即50ml原液加水至10000ml)。②用药方法:在元月份蝇蛆快成熟落地前,挤出蝇蛆烧毁;用配制好的药液喷洒牛体,特别是背、腰、蹄、腹等部位,以毛湿为度。1、3、5、7月各喷洒1次,喷药期保持牛体干燥,如受雨淋,则需补喷,喷药最好在阴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乳头状瘤面积较大,用手术摘除,出血较多,易感染。故不适用。我们利用中药香附、木贼煎剂外用治疗牛皮肤多发性乳头瘤二例,获得满意效果 治疗方法 中药香附、水贼各半两加水3000毫升。文火煎至1500毫升备用。将患处洗净,去硬痂(以不出血为佳)。将上述药液加热到动物能忍受为度,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洗患处,早晚各一次,二日更换新药液一次。如有单个较大的肿瘤,洗净后,可用大口瓶盛一半热药液倒扣在肿瘤上20~30分钟。早晚各一次可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次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水杨酸与敌百虫溶液配合应用治疗等畜(禽)疥癣,可以提高疗效。 用5%敌百虫、10%水杨酸混合液治疗马疥癣,局部涂擦,每日两次,连续用药一周,可使患部角质层脱落,红润皮肤滋生,半月余被毛复出痊愈。 猪的疥癣用10%敌百虫与等量水杨酸配合溶液涂擦,每日一次,连用3至5天,可在一周后痊愈。 羊和水貂的疥癣,可用2%敌百虫、5%水杨酸溶液,间隔两天涂擦一次,一般用药两次即可痊愈。 用水杨酸、敌百虫溶液浸泡鸡疥癣(突变膝螨)患趾,每天浸泡数分钟,连用三天也可收到很好的疗效。但因鸡对有机磷药物很敏感,故敌百虫的浓度不应高于0.5%。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是由属于疱疹病毒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存在于羽毛囊上皮细胞中的是具有囊膜的完气病毒,是非细胞结合性病毒,能在体外存活较长时间。用电镜可以从病鸡羽髓液中直接观察到马立克氏病病毒。 (一)方法 在病鸡翅膀靠近腋下处,拔数根带有羽髓的羽毛,用0.1M PBS将羽毛根部的皮屑冲洗掉,剪下羽毛根部放入试管内,用玻璃棒挤压出羽髓液,除去羽根。往羽髓液内加0.1M PBS 1 ml,充分搅匀后,用毛细管滴到有支持膜的载网上,吸附1~2分钟,再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液体,用2%磷钨酸负染,自然干燥,电镜透射观察。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眶下孔直接把药液注入颌窦内的方法,治疗颌窦蓄脓3例、鼻炎2例,均治愈。 药物 青霉素40万单位,加水10毫升。每日一次,连用3日。 方法 眶下孔的解剖位置,马属动物位于上颌骨面嵴前端的前上方约5厘米处,手按此处皮肤有一凹陷处;猪位于第3~4臼齿的背侧嘴角上方凹陷处。注射时吸取药液,用兽用16号针头或人用封闭针垂直刺入皮下,再顺孔成20°角刺入孔内约1寸深,注射药液。  相似文献   

14.
选用500克以上的健康海猪10~20只用继代保存的标准海猪毒以灭菌生理盐水连洗三次,再用灭菌滤纸吸干、秤重,放入消毒乳钵加无菌中性玻璃砂磨碎,用PH7.6的磷酸盐缓冲液制成10%悬浮液,置室温内浸出一小时,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然后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作为感染材料,在海猪后肢两(足庻)面接种,每(足庻)面皮内注射7~8针,用量约0.2毫升;经18~24小时注射部位形成水泡,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采取水泡皮,如上述再制成10%悬浮液,浸出离心,取上清液置于58℃水浴箱内灭能40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葡萄球菌病在湖南省已成为许多鸡场和专业户鸡群的重要传染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报告两起爆发流行的鸡葡萄球菌病,其中一起为皮肤坏疽型,另一起为多发性关节炎型。 (一)流行情况和症状 1.皮肤坏疽型:某鸡场饲养AA肉鸡1167羽,为大群平养,饲养密度10~13羽/m~2,当时正值高热高湿的7月底,鸡舍内温度30~35℃,相对湿度92%~94%。开始(5周龄)有几羽鸡发病死亡,3天后大批发病,随即达到死亡高峰期,每天死鸡50羽左右,持续4~6天,经采取防疫措施死亡减少。此后,鸡群体质虚弱,每天仍有少许鸡陆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 我县寺坪区岗子村农民黄某饲养1头母黄牛,9岁,体重250公斤,重役5天后,又停用5天,在放牧时畜主发现该牛有些慢草,但精神,二便正常,经兽医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认为牛因过劳而慢食,嘱畜主挖鲜黄姜2斤,加水磨碎滤其液给牛灌服。随后畜主滤出生黄姜液3.5公斤给牛灌服,灌服后3小时发现牛口吐白沫,呼吸迫促,四肢频频弹动,侧卧于地,角弓反张,还未来得及找兽医抢救即死亡。 (二)死后剖检 胃肠呈绿色(黄姜的块根有绿色、黄色两种),肺肿大郁血,淋巴结肿大呈紫褐色,其它器官或部位未见明显变化。询问畜主在灌滤出液时,耕牛并无打呛现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类病毒引起,尚无较好的防治方法。我们试用中药“炎得平”治疗病鸡354只,治愈率达到95%。 (一)药物 炎得平(胶丸),福建省沙县制药厂生产。5%碘酊。 (二)服法 炎得平胶丸,每日服三次,每次一丸。由助手打开鸡的口腔,将药物倒入鸡口中,用水送服。5%碘酊涂擦喉部外表皮肤,每日一次。 (三)治疗时间 在病的初期,一般两天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阆中县用白矾散治疗牛甘薯黑斑病中毒4例,气滞肺胀1例,猪肺热喘9例,证明是一行之有效的清肺消痰,下气止喘的有效方法。 (一)试药制备 1.白矾散:白矾20克,贝母20克,黄连20克,黄芩20克,白芷15克,葶苈子15克,甘草10克,蜂蜜10克。除蜂蜜外,诸药切碎加常水淹过药面浸泡30分钟,煎熬两次(第一煎40分钟,第二煎3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过滤,浓缩至135毫升,趁热加入蜂蜜10克,所得药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置冰箱内备用。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和方法 1.鸡马立克氏病(MD)阳性抗原和部分血清:购自江苏农学院,部分血清采自阳性反应鸡,加石炭酸自制。 2.琼脂扩散试验平板的制备:和普通平板制作相似,但琼脂含量为1.0%,并用8%高渗氯化钠溶液,夏季可加0.1%石炭酸防腐。平板厚以2~3毫米为宜,将平皿分成若干小区,小区中央打一孔,外周六孔,补底、孔间距约为4毫米,羽囊直接试验不必打外周孔。 3.羽囊琼扩试验:从每只鸡拔取新羽六根,剪下根部羽囊,均匀插在距中央孔约4毫米的圆周上,中央孔滴入血清,然后放入有潮湿纱布垫的恒温箱(36~40℃)中或室温(15~25℃)中,开始3小时观察一次,以后6小时观察一次,在羽囊和血清间出现沉淀线的为阳性反应,六根中一根羽囊出现沉淀线亦可判定为阳性。  相似文献   

20.
1990年6月19日,扶风县大营乡一头奶牛,在正常分娩后,给予静脉补液,用10%葡萄糖500ml,糖盐水1000ml,5%氯化钙250ml。将氯化钙分别加入前3瓶液体中以稀释其浓度。用12号针头缓慢静脉注射。当总液量输入1300ml时,发现该牛皮肤出现疹块,先是颈部和前胛部,迅速蔓延全身。疹部牛毛竖立。全身皮肤发热,皮肤稍湿。眼睑及阴唇肿胀,四肢上部肌肉颤抖。呼吸和心率稍加快,体温39℃。此时立即拔针,5分钟后疹块消退,心率76次/分,不再颤抖。30分钟后眼睑及阴唇肿胀稍有减轻,一小时后基本消肿,精神复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