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牛破伤风多由外伤或去势消毒不当所引起,致死率很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8例,治愈5例,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发病情况及症状1995年收治患破伤风牛8例,其中5例为锈铁钉、铁器刺伤蹄部,3例为去势消毒和护理不当所引起。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我县春、秋季节常发生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此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院采用解毒灵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16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体温一般正常,心音增强;以后食欲、反刍废绝,心搏微弱,瘤胃坚实,蠕动音减弱或停止,肠音微弱,常发生便秘,粪便小而干  相似文献   

3.
羊眼角膜由于外伤、药物(农药、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或结膜炎的蔓延等原因,易引起角膜翳。治疗此病,过去我们多采用抗菌素、磺胺类、中草药、自血疗法等,但必须多次治疗,且常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自1978年开始,我们将牛“顺气穴”插枝治疗角膜翳的技术,用来插山羊“腭筛孔”,治疗角膜翳21头,均在3至10天左右痊愈。其疗效高于牛角膜翳插枝疗法。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法(简称“腹透”)最应用腹膜的弥散和超滤作用,在人医上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价值,但在兽医临床中至今尚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或应用报道。为探讨腹透对家畜有关疾病的疗效,我们在抢救11例牛栎树叶中毒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建立了一整套腹透方法并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1984年以来,我们在青岛、天津、西安等地采用CD—01液乳室注入法治疗临床型乳房炎182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系青岛市乳牛一场、天津市双林奶牛场和西安市第一奶牛场的病牛。 (二)病例概况 1.孔区:182个患病乳区中,左前51个,左后40个,右前47个,右后44个。 2.年龄:据67头统计,4岁以下23头,5~7岁34头,8岁以上10头。  相似文献   

6.
肩胛移位(脱膊或失胛)是牛的四肢疾病中一种常见多发病,在荣昌及附近县区多发生于春、秋农忙季节。牛肩胛移位后,不能犁耙田地,影响农业生产。1968年5月至1977年7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揉、摆、拉、压、踩、针等整复牛肩胛移位的方法,共整复治疗215例,疗效达99.5%。现将几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家畜针刺麻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马、牛、猪的电针麻醉都有较多报道。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水牛针刺麻醉的研究。1974年在全国针麻会议上交流了我们所选择的穴组以及105例手术效果观察。1978年总结了217例手术综合报告。在这些试验中,我们发现针麻的效果与穴组选择、电刺激参数(电流强度、频率、波型)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为了摸索腹腔手术的针麻穴位处方及效果最好的电流强度、频率、波型,我们从1979年4月至11月进行了此项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设计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羊、牛多头蚴病(脑包虫、转圈风、偏头风)在我县经常发现,1969年以来我们详细记载了77个治疗病例(山羊47例、绵羊15例、牛15例)。经采用圆锯术或刀切术开颅取蚴,结果痊愈66例,死亡6例,不明5例,治愈率85.7%,在诊疗中先后发现5个罕见病例,其中1例为山羊羔先天性脑多头蚴病,4例为山羊皮下、肌肉多头蚴病,均经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百叶干牛百叶干(瓣胃阻塞)是临床多见而治疗棘手的一种前胃疾病,笔者于1990年以来用加味当归苁蓉汤结合西药治疗牛百叶干87例,治愈83例。病因长期饮水不足使津液耗损,或过度劳役致牛瓣胃运动机能减弱而传导无力,日久使百叶干涸成百叶干结之...  相似文献   

10.
尿道结石是尿道被尿路中形成的盐类结晶物阻塞造成的排尿障碍,严重者可以造成膀胱破裂,常见于牛,马、驴十分稀少。我们在几年的临床治疗中,遇到马、驴尿道结石4例,结石多发生在尿生殖道坐骨弓处,用手可触摸到。这4例中,3例的结石呈圆形,如鸡蛋大,1例椭圆形,如鸽蛋大;其中2例呈蜂窝状,属不完全阻塞。我们均采用尿道切开术治愈3例,1例因膀胱破裂而死亡。 (一)临床症状 当尿道不完全阻塞时,病畜排尿痛苦且排尿时间延长,尿液呈断续或点滴状流  相似文献   

11.
咪唑苯脲治疗奶牛巴贝斯虫病效果观察我们应用咪唑苯脲(Imidocarb)于1994年1~5月,对奶牛巴贝斯虫(Babesiabovis)病临床病牛和带虫牛(包括干奶期牛)进行治疗效果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咪唑苯脲二盐酸盐,解放军农牧大...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直肠入手治疗马属动物结症的启发下,将其使用于耕牛肠阻塞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自1981年1月至1983年3月,共用此法收治10例肠阻塞患牛,其中8例痊愈,2例死于晚期心衰。鉴于本法具有简便、速效、安全、经济等优点以及目前少有报道,特理整于后,以资交流。 (一)临床症状 10例患牛中,公3例,母7例,年龄均在3~7岁。病程短者半天##原图像不完整  相似文献   

13.
补液疗法是治疗猫疾病的重要辅助疗法。1985年以来,我们治疗猫病638例,其中327例应用了补液疗法。将其归纳为3类,并以此指导临床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脱水病猫的补液 临床上常见因腹泻、呕吐引起不同程度脱水。腹泻、呕吐的主要起因是过食晕腥食物、受凉、肠道感染或寄生虫、传染病的继发症(中毒另述)。腹泻或呕吐,都伴有电解  相似文献   

14.
混睛虫病是由于眼房内寄生的一种丝虫幼虫而引起。因虫体不断刺激眼房,病马怕光,流泪,结膜、巩膜血管充血,角膜和房水程度不同的混浊,造成视力障碍,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眼睛失明,降低役用能力。 根治本病,以往多用小宽针或小刀尖在开天穴穿刺。此法不好掌握,我们曾做过几例,未能全获成功。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注射针头穿刺法,先后手术四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实质是动物食入过量谷物,引起瘤胃内环境异常改变,导致以瘤胃为主的全消化道急性脱水,使患畜发生脱水性休克。由于洗胃疗法可向患畜体内供给大量水分,立即中断脱水,所以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一)治疗效果 我们在临床上用洗胃法治疗瘤胃酸中毒自然发病羊79例、牛99例,其中羊7例、牛9例,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162例全部康复,对羊的治愈率为91.2%,对牛的治愈率为90.9%。除对有窒息危险的个别病例,在洗胃前静脉注射3%双氧水100~200毫升与25%葡萄糖1000~2000毫升混合液外,对绝大多数病例,只单用洗胃疗法而治愈。与其他疗法比较,洗胃疗法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花钱少,治愈率高,不留后遗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在兽医临床上常遇到家畜体表上生长着肿瘤或一些赘生物,我们曾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从1958年开始,我们参考人医用鸦胆子泥膏、鸦胆子油膏或鸦胆子软膏治疗鸡眼、瘊子、耳及瘢痕疙瘩等的经验,试用鸦胆子泥膏对家畜的恶性肉芽增生、肿瘤及恶性蹄皮炎等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二十多年来共治疗肿瘤18例(其中纤维瘤3例、肉瘤4例、睾丸上皮癌2例、眼睑纤维瘤1例、眼窝纤维瘤2例、臀部黑色索瘤1例、乳牛膣腔纤维瘤1例,腹下脂肪瘤1例、骨盆骨瘤1例、睾丸纤维瘤2例),  相似文献   

17.
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病,过去曾采用手术剥离,操作不慎易损伤子宫或引起局部感染等。近三年来,笔者运用我院已故祖传四代名中兽医李骏业老先生遗留下的辩证施治牛胎衣不下的中药验方,配合西药,疗效甚高。临床收治14例产后3~6天胎衣不下的奶牛和耕牛,一次用药后4~7小时胎衣均能自行完整脱落,无副作用,无后遗症。 中药处方 党参150克、酒炒车前子150克、蝉蜕25克、益母草100克、红糖20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  相似文献   

18.
过去治疗牛原发性四胃阻塞,大都以峻泻为主,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用“归芸汤”治疗14例患牛,治愈12头,治愈率达93%。 治疗方剂 刘寄奴80克、桃仁30克、当归120克、大芸60克、山棱60克、莪术60克、麻仁100克、办芍30克、枳壳80克、醇香附50克、石斛50克、葛根15克、红花30克、李仁30克。体温过高者加生地50克,并重用赤芍。文火煎汤去渣至2500毫升左右,候温灌服。  相似文献   

19.
马、牛眼角膜翳多由外伤、鞭打、笼头压迫或异物误入眼内而引起。角膜暴露、细菌感染、营养障碍、邻近组织病变的蔓延等均可诱发本病,某些传染病、结膜炎、周期性眼炎和混睛虫病,均可并发角膜翳。该病可不同程度的影响马、牛视力,严重者可致失明。我们根据两年多的临床摸索,应用碘化钾眼药液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0.
促反刍注射液(Injectio Cufanchu)是我校兽医药理教研室与实验兽药厂研制的一种复方静脉注射液,其主药为葡萄糖、氯化钙、氯化钠、安钠咖等,每瓶装500ml。起初我们用于治疗马属动物的疝痛,效果不错;又试用于治疗奶牛的多种疾病,屡见良效。仅1988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收治牛前胃弛缓375例,瘤胃积食158例,奶牛产后低钙血症68例,犊牛血红蛋白尿症43例,牛腹腔手术后的促机能恢复1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