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士承 《各界》2011,(1):35-35
因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和征伐南唐等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他不仅加入了以密友赵匡胤为首的“义社”,为赵称帝暗中做了许多筹备工作,而且在陈桥兵变时指挥殿前司禁军进行策应,帮助兵变部队顺利回京,因此赵匡胤称帝后把他列在了六位“翊戴功臣”之首。  相似文献   

2.
程万军 《各界》2011,(1):2-2
世人皆以为,高俅是靠“球技”一招发迹,这倒是小看了他。高俅在结识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之前,的确是个社会闲散人员。但他的一步登天,绝非踢几下足球(蹴鞠)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陈仓 《各界》2011,(2):30-30
有一种说法,说“文革”期间的干部很清廉,没有寓败,并由此产生怀念计划经济,诅咒市场经济等糊涂认识。权力好比钢铁,无论多硬,都避免不了被氧化。寓败是权力的寄生虫,只要有权力空间,就有寄生虫滋生。“文革”期间是60年来干部群众最贫穷的时期,但是特权腐败依然存在,与其他时期相比,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陈宁骏 《各界》2011,(1):70-71
谭延闽是个地道的“高干子弟”,但无纨绔之风。谭家世居湖南茶陵。谭延间从小聪明好学,潜心读书。1897年,他就考中举人,后中会元(会试第一名)、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回到长沙后担任中路师范监督、  相似文献   

5.
李兴濂 《各界》2011,(5):32-32
1663年,清王朝的统治趋向巩固,定鼎中原。53的黄宗羲,告别了抗清斗争的刀光剑影的戎马生涯,力于讲学著书的学术事业。他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史上的“治乱之故”,写成了《明夷待访录》2卷。黄羲像一个刚从火线上下来的战士,失败后的愤懑心促使他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付于书,以待后之来访者。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结合自己几十年斗争实践,总结明代政治  相似文献   

6.
"人"的词义     
樊升海 《各界》2011,(5):96-96
“人”这个词所指的对象,对当代任何人都是清晰无误的,不会被应用于其它有生命的对象。尽管“人”的定义或者作为概念的内涵,并不容易回答。然而,这种说法已经是……“人”的……历史发展结果。“人”字的内涵也就是人字的词义,比“人”字作为视觉符号在人类历史上使用的时间要早许多。在当初,并不象今天这样,人指的不是每一个芸芸众生,而是针对少数的特殊人群的称谓。  相似文献   

7.
韩三洲 《各界》2011,(3):32-32
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塞克(1906—1988)这个名字了,就连互联网上与基克有关的条目也不多。塞克原名陈凝秋,这个曾被人们誉为“抗战吼狮”的剧作家、画家、翻译家,是中国抗战文艺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8.
彭华 《各界》2011,(3):91-92
1918年,苏联一个布匹店小老板伪造了一份“共妻法令”,并将之付诸实践。这位冒险家死后,“共妻令”并没有随着法庭的审判而结束,反而成为“共产共妻”谣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毅枫  柳林 《党政论坛》2008,(22):6-6
歌剧《洪湖赤卫队》取材于当年洪湖苏区艰苦卓绝的真实斗争故事,许多重要情节和人物都有历史原型。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洪湖苏区,一度曾集中了如贺龙、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邓中夏、钱瑛等一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斗,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就整体而言,“贺龙领导闹革命”是不错的,但具体到洪湖赤卫队来说,真正创建并领导这支队伍打出威风来的,却是从黄埔军校走出的并曾是贺龙入党介绍人的周逸群。  相似文献   

10.
林晰 《各界》2011,(3):10-13
1958年的“大跃进”与1957年的“反右派”是紧密相连的。正是“反右派”的强大政治压力,压出来了“大跃进”的荒唐岁月。  相似文献   

11.
小新 《各界》2011,(1):3-3
西汉刘弗陵当皇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官员叫张敞,以擅长治理地方治安闻名。担任首都特别行政区区长的时候,曾以江湖方式邀集地面上各位老大吃酒,说服他们交出一些不懂规矩的马仔,换取了任期内的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14):62-64
这里只谈一下被长期误传的关于释放刘志丹的问题。长征到达陕北后,纠正陕北肃反错误、释放刘志丹等人,是张闻天直接领导和亲自处理的。他在1943年的《反省笔记》中写道:“我们到陕北后,我即看出……肃反是过左的,所以很快就释放了当时被诬陷的许多同志。”  相似文献   

13.
范泓 《各界》2011,(5):71-74
1960年9月4日,台湾国民党当局以“知匪不报”、“为匪宣传”等莫须有罪名将《自由中国》半月刊发行人雷震逮捕入狱,成为台湾战后历史上的黑暗一页。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及雷震家人的多次陈情和呼吁,42年后,这件政治冤案终获平反。2002年9月4日雷震被捕纪念日这一天,台湾“国史馆”正式出版《雷震案史料汇编》两册,当年所谓“雷震等人涉嫌叛乱案”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一所著名的文科学校。当时,社会上曾流传有"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文有上大,武有  相似文献   

15.
叶向真  周海滨 《各界》2011,(2):13-15
作为叶剑英的二女儿,叶向真在“文革”中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她策划组织了1966年12月“绑架”彭真事件,并组织公开批斗彭、罗、陆、杨等人的万人群众大会。但随后,她也经历了身世浮沉。  相似文献   

16.
白晓朗 《各界》2011,(2):90-92
欣闻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再版《天安门诗抄》。我的思绪立即回到了30多年前的1976年,回到了当年4月惊天动地的天安门广场。 30多年,我们这些当年的黑发青年已变成了白发老人,但当年天安门广场铺天盖地的花圈、诗词以及“童怀周”的往事,依然活在我们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7.
游宇明 《各界》2011,(1):1-1
1861年,年仅30岁的咸丰帝被迫放弃无限的金钱、美女走进生命的黄昏。临终前,他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祜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顾命大臣);  相似文献   

18.
唐燕能 《各界》2014,(11):8-10
1948年春,蒋月泉曾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上海“戡乱建国”宣传总队,这个问题在1953年民主改革、1955年肃反中都作过书面交代,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与蒋月泉情况完全相同的唐耿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的入党。“文革”中,蒋月泉按照造反派的要求,把这一历史问题重新作了书面交代。蒋月泉承认,他在1949年春节曾接到评弹研究会通知,要他到上海电台参加义务播音,募捐慰劳“国军”。他去唱了一段开篇。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相似文献   

19.
丁锐 《各界》2011,(2):95-95
明朝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六百多年。  相似文献   

20.
柳红 《党政论坛》2011,(5):60-61
《世界基金会指南》一书指出:“基金会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它有自己的资金,由其受托人或董事会管理,旨在资助教育、慈善、宗教等社会公益事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基金会实力最强、领域最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