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开元 《各界》2011,(7):52-56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按制度,是必须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2.
郦波 《各界》2010,(12):47-50
怕老婆 说到这个人,就要说到戚继光在听说倭寇进犯新河时露出的那个有点诡异的笑容了。他这个笑容里,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因为他知道,新河城里正有一位他戚继光也惹不起的人物,倭寇找上门去,正好够他们喝一壶的。  相似文献   

3.
公元650年,年轻的李治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与此同时,太宗皇帝给他留下的两个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在他们的岗位上表现得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史称他们“同心辅政,上(李治)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相似文献   

4.
外戚的宿命     
秦代以前基本不存在外戚问题。当时诸侯国君只和同等级的国君家族通婚,国君的正妻是另一国国君的姐妹或女儿,“外戚”都远在国外,影响力微乎其微。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但他有没有设立皇后,皇后姓甚名谁?史书和考古中部没有发现一星半点的线索,外戚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历史无奇不有,皇帝和外戚的身份,有时候还会转换。曹操杀害伏皇后之后,就把女儿曹节嫁给了汉献帝做皇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和曹丕父子都是外戚。曹丕篡汉成为魏文帝后,汉献帝还活了很久,他从皇帝变成了皇帝的妹夫,标准的外戚。当然,皇帝成功转型外戚的难度很大,倒是外戚转为皇帝,史上不止一例,很有励志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民主》2004,(8):42-42
常香玉去世后,一些报道说她“被誉为豫剧皇后”,有的悼念文章也这样称呼常老。我打小喜欢常香玉唱的豫剧,也看过不少关于她的报道,只知道人们称常香玉为“豫剧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甚至“一代豫剧大师”,却没听说过什么“豫剧皇后”之类。把这个显赫而霸气的称谓加到常香玉头上,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把杰出的或得过什么奖项的演员封为“皇帝”或“皇后”,是近些年摩登起来的。皇帝是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头头,而皇后是国家的“第一夫人”。娱乐记者或评论家的意思,或许是以此比喻、赞颂演员的艺术成就和地位,可这也暴露了他们语言的贫乏和他们潜意识里的腐朽。  相似文献   

7.
完者忽都是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高丽人。元顺帝名叫孛儿只斤·妥催帖睦尔,是元朝的第十一任皇帝,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在完者忽都之前,顺帝先后立了答纳失里和伯颜忽都为皇后。在答纳失里为皇后时,完者忽都还只是皇宫里的一个小宫女,  相似文献   

8.
董俊凤 《侨园》2013,(12):42-42
<正>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里可谓"百花争艳",各类美女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将姐妹花纳入后宫的皇帝不在少数,然而能像唐德宗李适将五姐妹全都纳入后宫的帝王恐怕只有他一个人。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这位皇帝经历过安史之乱,当过兵马大元帅,也想过发愤图强,中兴唐室,然而他没有当皇帝的资质。他虽然实施革新,但由于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大小叛乱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唐德宗决定实行文治,开展一场"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日前在报上看到一组图文并茂的新闻摄影作品:某文化娱乐公司推出“参与性娱乐项目”:“请您当皇帝”。某公司总经理“财大气粗”,抛出68888元巨款,买来了当“开国皇帝”的权利,他看龙袍、坐龙椅、受朝拜、品御点,着实过了一把皇帝瘾,其夫人也夫荣妻贵过了一把皇后  相似文献   

10.
汤园林 《各界》2014,(10):3-3
明朝开国初期,广东的两个将军曾经立下不少功劳,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他们的夫人也妻因夫贵,获得了淑人的封诰。可惜,两个夫人福薄命短,没过多久就意外去世了。夫人死了还有妾呀,将军就把妾扶了正,既然妾成了正式的夫人,那前夫人的封诰是不是也该转移到现任身上?将军就向皇帝奏请,希望重新封诰一下现夫人。  相似文献   

11.
原型 《各界》2011,(4):38-40
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漫长动荡的乱世——两晋南北朝的三百年中,也出现了一位空前绝后的科学家,此人就是祖冲之。祖冲之一生中经历过两朝十二个皇帝,其中两个废帝,三个人没有帝号,七个人死于非命,国家经常沦于战火和血腥之中。祖冲之能在这样的时代做出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不能不说是个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2.
从两千二百多年前嬴政统一中国封号“始皇”帝算起,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共有二百多位皇帝。其中最有传奇性的,莫过于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那从皇帝、战犯到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的一生,在古今中外的皇帝中,都是绝无仅有的。难怪在他逝世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人物之一。不是吗?如今,有五部以中国末代皇帝为题材的影视剧,正在摄制或筹备摄制,而且主持摄制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这五部影视剧是:中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大陆和香港合拍的故事片《火龙》、中意合拍的故事片《从皇帝到公民》、大陆和香港合资拍的故事片《末代皇后和皇妃》、中美合拍的影片《中国的故事——末代皇帝》。  相似文献   

13.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女皇武则天极为宠幸美少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个,所以他们的老弟张昌仪也跟着行情看涨、身价倍增,虽然他级别不高只是个洛阳令,但由于他的两位哥哥和武则天的特殊关系,凡是他所吩咐交代的事,大小官员几乎没有人敢于拒绝,所以找他跑官要官的人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4.
皇帝怕什么?     
李兴濂 《各界》2011,(4):35-35
不知从何时起,皇帝身边有个起居舍人,专门负责“起居注”的工作,也就是专门记载皇帝每天的一言一行,包括皇帝的“幸”事等隐私,也要如实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5.
任士英 《各界》2010,(9):58-60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入春以来,京师洛阳城内一连几个月都滴雨未降。到了初夏时节,城内已显得异常干燥。但是,这一切丝毫没有妨碍四月二十一日丙午的册拜皇后大典。这一天,满朝文武齐集殿内,安帝身边正襟危坐着皇太后邓绥。太尉持节捧玺绶,由宗正卿(汉为二千石官)出班高声宣读册封皇后的策文,读罢,一位仪态万方的少女出班款款下拜,向皇帝和皇太后谢恩,太尉授给她白玉雕成的“皇后之玺”。  相似文献   

16.
一 王政君的父亲叫王禁.他年轻时在长安读过书,也当过一阵子廷尉史的小官.王禁虽然官不大,但姨太太娶了好几个,生有四女八男.王政君在女孩中是老二,八个兄弟,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他们不少人后来都因为王政君的裙带关系当了大官,对于西汉末年的政治风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王曼死得早,但他的儿子王莽,一直做到了皇帝.  相似文献   

17.
据朱熹的《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载:宋人吕希哲,其父任过哲宗朝宰相,自己又从师于王安石,要说在官场上的关系,可谓相当多、相当硬。然而,吕希哲不靠这些关系。他说:“我自少年做官以来,谨守官箴,没有求人推荐过我,这一点可以为后生晚辈警戒。”他靠自己的实干和才华,最终被任用为崇政殿说书,即为皇帝讲解历史,当上了“皇帝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论赵匡胤王玉章珍珠滩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史论家,著作甚丰,尤其是他在70岁以后所著的《读通鉴论》和《宋论》,文采华赡,议论精辟,至今为人爱读。他在这两部著作中论述了几十个皇帝,最推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他称赞赵匡胤“一人之泽...  相似文献   

19.
韩小博 《各界》2014,(9):50-53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宦官危害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但东汉的太监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明朝的太监即使跋扈如魏忠贤,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办掉的。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太监终究还是奴才。唐朝的太监们就大不一样了,自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朝廷大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甚至于皇帝们的生杀大权全部都由他们一手把持,真正实现了“翻身奴才把歌唱”,着实令前世和后世的同行们眼红一把。  相似文献   

20.
唐宪宗时,吴元济在他父亲死后,私自接掌了淮西节度使的帅位,反叛朝廷,宪宗皇帝下令征讨。唐军有多路人马,但最引吴元济重视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李光颜,另一个是李想。李光颜是成名已久的一员勇将,他本是回纥人,本名阿跌光颜,从小跟随姐夫练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