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萌 《民主》2012,(3):50-50
人有七情六欲,就有喜怒哀乐。活一天就要奔一天,哪能总是顺心的时候,跟人打交道犹如过河,谁知道水是深是浅,难免会遇到窝心事。这时候最容易折磨人。如何处理就看个人啦。我遇有不痛快的事情,经常采取的办法,就是找朋友聊天儿,淤积心中的烦忧剔除了,心情好了,自然就会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 《党政论坛》2008,(12):10-10
和不同的人交往,就像打开一扇扇不同的窗子。 和天性乐观、自信的人交往,我们就仿佛打开了一扇快乐之窗,展现在眼前的,全都是阳光明媚,碧野飞花。这种人的脸上总是写着笑容,眼里总是含着渴望,仿佛生活一直风和日丽,仿佛世界永远充满花香。即便厄运临头,他们也坚信,乌云过后就会出太阳。和这样的人交往久了,你也会渐渐变得乐观、坚强,  相似文献   

3.
让干事的人好好干事刘根生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两种人: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和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前者要好好干事,后者却偏偏想方设法不让他好好干事,这就有了矛盾。矛盾既然存在,斗争也就难免;有斗争,当然也就有胜负之分。按照“邪不压正”的常理,干事的...  相似文献   

4.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干部转变作风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实践证明,用一个作风好的人,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能有效地激发调动广大干部的内在动力;反之,就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损害党的形象,影响事业发展。显而易见,如何选人用人,对于干部转变作风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3,(22):42-42
1.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会了解你,因此你也没必要对全世界解释。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顷听     
《党政论坛》2013,(18):6-7
我读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书写作业一其中有一篇是研究“倾听”。刚开始我想,这还不容易啊,人有两耳,只要不是先天失聪,落草就能听见动静。查了资料,认真思考,才知差距多多。在“倾听”这门功课上,许多人不及格。如果谈话的人没有我们的学识高,我们就会虚与委蛇地听,如果谈话的人所谈内容冗长繁琐,我们就会不客气地打断叙述;如果谈话的人言不及义,我们会明显地露出厌倦的神色;如果谈话的人缺少真知灼见,我们会讽刺挖苦,令他难堪……凡此种种,  相似文献   

7.
《民主》2008,(1):F0002-F0002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福的时刻。好一派祥和乐融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没权的人,往往把事情看得复杂,有权的人,往往把事情看得简单;没权的人,往往想不利的因素多一些,有权的人,,手往想有利的因素多一些;没权的人,往往过低地估计自己,有权的人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由于思维方法不同,判断依据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完全不同。同一件事情,有权的人说应该这样办,没权的人说应该那样办;有权的人觉得自己这样的决定是“百分之百”地正确,没权的人则认为这样的处理是“百分之百”地错误。  相似文献   

9.
沟通哲言     
沟通哲言关制钧你能把误解你的人转为理解你的人,你往往就能把反对你的人变成支持你的人。不中听不能中意,不顺眼不会顺心。如果你让人感到畏惧.那么你就离计人憎恶不远了。不相信自己能够说服别人,那么你就最终必然很难说服别人。经不起下属的埋怨,只能使下属对你产...  相似文献   

10.
泪痕 《各界》2013,(7):2-3
杨雄老婆偷人,石秀、杨雄就把奸夫、淫妇、丫环、头陀(后两个人,因为协助奸夫淫妇偷情)全杀了。多大点事?就整出四条人命!然后两人大踏步上梁llJ’半路遇上时迁。三人住店时,时迁偷了店里报晓的鸡,后来被祝家庄人捉了去。这就是攻打祝家庄的引子。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如果出现狗咬人的事儿,首先是要弄清楚几个问题:是狗主动攻击人,还是人故意放狗咬,是明知狗咬人而管不好,还是被咬的人故意逗狗而被咬。弄清了这几个问题,对人和狗的处理就好办了,只要翻开《唐律疏议厩库》就能找到合适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彭苏 《各界》2013,(1):14-18
一个人的一生,做完三件事就可以回去了。哪三件——自欺,欺人,被人欺。南怀瑾曾经这样感慨。  相似文献   

13.
瞿晟 《党政论坛》2010,(10):15-15
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就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  相似文献   

14.
做人与架子     
大凡有点权力的人,都喜欢摆架子。因为他心目中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就有理由在别人面前倨傲或轻慢。还有一种人,口袋中装满了钱,也自觉就有了摆架子的资本,就此轻视别人  相似文献   

15.
我想做个有趣的人,如果自己做不成,就想多结交一些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很愉快,很轻松,能净化心灵,如坐春风。  相似文献   

16.
命运不碰壁     
张瑞芝  李田田 《学理论》2009,(15):272-272
世间上,不得志的人多于得志的人,不如意的事也多于如意的事,那么,这些多数不得意的人,必有一个“为什么”的疑问。因此就有“我”与我的“命运”两个对立的观念产生,可以说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承认有命运这回事了。  相似文献   

17.
云剪愁 《党政论坛》2013,(18):58-58
敬畏之心是对世问万物心怀敬重、持以畏惧,并真诚对待的一种态度。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目标方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能够时刻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无忧矣。”反之,人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苦果,害人害己。而有了敬畏之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这样就可避祸趋福,化险为夷。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8,(22):55-55
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门关闭时,必会有另一扇门开启。 或许有人一生下来就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就受着非凡的待遇;而有些人,则从睁开眼睛的瞬间就注定吃苦、挨饿……不论如何都不必怨恨,因为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揪心的大火一起接 着一起,别说烧毁财物,单 看死亡人数,就让人触目惊心。湖南湘潭烧死 12人,广东惠来烧死17人,吉林扶余烧死学生4人,而河南焦作则一把火就烧死无辜生命74人。 新华社4月2日有条消息,今年1至3月,全国共发生特大火灾事故13起,烧死 142人,烧伤 105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7%和50%,共造成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火灾就发生了5起。 频频大火,把多少个美满的家庭牵入了撕心裂肺的痛苦之中?想一想,就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死了这么多人,总得有个…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第5期《南风窗》组织题为“中国人,心安何处”的独家策划,其中有文认为当一个社会群体的自我价值认同普遍出现问题时,焦虑和抑郁总是最早出现。如果没有调适好,情况就会进一步演化。现今,美国城市里每3个人里就有1人有抑郁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