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健 《党政论坛》2013,(22):36-36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日本战败投降以后,盟国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和“间接统治”。所谓“单独占领”,是指对日本实施的占领除初期有少数英联邦军队参与外,基本上由美军单独对日本实施。所谓“间接统治”,  相似文献   

2.
一位外国学者曾说,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世界的,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他的国家。邓小平不仅是20世纪的中国伟人,而且是二十世纪的世界伟人。在国外,尽管有众多的研究邓小平及其思想的学派、机构和团体,但对邓小平的一生都作出了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最成功的改革家国外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下半世纪是改革的世纪。在世界各国相继改革的历史中,一些人成为辉煌的、成功的改革者,而另一些人则成为失败者。国际社会舆论认为,邓小平是当代最成功的改革家。德国学者认为,邓小平是一位十分成功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美国学者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学者对其“健全个人主义”道德伦理观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甚至是误解。如何正确解读这一思想,是摆在当前学者面前的重要理论课题。在试图整合以往学者批评性意见的同时,挖掘胡适“健全个人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给予其正确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4.
摇滚乐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曾说:“摇滚乐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方式代表了60年代的文化。听摇滚乐‘它使你想动’。摇滚乐是60年代青年人的集体宗教。所有这一切集合构成一个单独的自我表现和精神旅行的仪式。“另一位美国学者则说得更清楚:“什么是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就是流行歌曲,就是摇滚乐。”  相似文献   

5.
《各界》2013,(3):F0002-F0002
吴宓,陕西泾阳人,文博古今、学贯中西,是中国控著名诗人、著名红学家和知名学者,也是我国比较文学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4日,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特区报》协办、深圳市委党校承办的深圳市第95期学术沙龙在深圳市委党校举行。来自深圳党校系统的学者谭刚、林祥、卞苏徽、孟伟、范宏云、周笑冰、胡冰、宋晓东、谌毅兵,深圳大学学者易松国、逯芳,社会科学院学者李朝晖,深圳高职院学者查振祥,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深圳特区报理论部主任丁立连,围绕“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构建和谐社会刻不容缓”这一主题,从多角度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政府规制”,又被称为政府管制、政府调节等名词,都是来源于英文的“govern—mentregulation”,由于regulation有规则、规章、法规、管理、控制、调节、调整等多重含义,学者们出于对regulation理解的不同,所以也被译为规制、管制、调节等。日本学者植草益将它译为“规制”。  相似文献   

8.
当下民法典的编撰活动是我国民法学界里程砗的事件,学者对于民法典编撰的态度莫衷一是,对于民法的认识也大相径庭,从民法典的编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民法研究领域的态度和意识,从学者对民法典编撰的态度出发,浅论学者对民法的认识,从而分析当下我国民众的民法意识。  相似文献   

9.
叶子 《党政论坛》2010,(8):10-11
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大饥荒,中国到底饿死了多少人,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后来学者估算在3000万以上,这是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比较可信的数字。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一种全球性公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腐败犯罪呈现出复杂化、有组织化和国际化的特征,一国已无法单独处理和解决本国的腐败问题,需要借助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来对腐败进行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1.
周远斌 《学理论》2008,(7):93-93
中国古代有读书的传统,而此传统的维系和发展多得力于古代的读书教育。以私塾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以读书为主。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方髫之年既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被吴宓誉为“全中国最博学”的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像其他书香门第一样,  相似文献   

12.
改革观是关于改革的知识体系,它反映了对改革的功能、作用、内涵、方法、方向、结果等领域的认知。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色,研究邓小平理论,不能不研究他的改革观。国外学者对邓小平改革观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一、实验主义的探索观 国外学者注意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对于这种创造性的改革,邓小平的方法是什么呢?新加坡学者林住君认为,这场改革的一个特点是“不以任何既定的、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或价值系统为指导方针,而是用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最开放的心态来处理改革的问题。贯穿整个改革运动的其实…  相似文献   

13.
一、何为“中国道路”中西学者对“八大”认识上的不同观点   八大作为中国社会转换过程中的一次重大会议,国内外学者都给予了足够的注意。但是 对八大的评价上,中西学者的看法相去甚远。中国学者 (以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为例)认为,“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 初步成果。”这一论断,肯定了八大寻求中国道路的重大贡献。中国学者认为,八大的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正确反映。《七十年》以“八大和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为标题,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是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对战后不同时期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进行梳理,着重介绍和分析具有代表性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的私人图书馆建于苏维埃政权初期。在订购来的图书上,盖有“斯大林图书馆”的印记并编号。这些经过登记的图书是图书馆的核心。还有一部分是经典作家的多卷巨著,这些书既没有印记,也不编号,约11000册。几乎所有的藏书都具有鲜明的对立性:积极捍卫共产主义思想的和大肆攻击共产主义思想的。斯大林收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所有著作,他们的作品单独陈列于书架。单独摆放的,还有巴估宁、考茨基、普列汉诺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克拉拉等的作品。图书馆里有两本列宁著作的摘编──斯大林在自己的报告和文章里经常引用。斯大林把这…  相似文献   

16.
将普通的化学元素“碳”与人类复杂的政治活动,特别是按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所指的“无序、竞争性”国际治理关联,是一个学者的“象牙塔式”联想,还是学者以其敏感的理性思维关注解释目前现实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强世功教授的讲演以其宏大思维、精辟分析,不仅向我们描绘了现在和未来国际社会治理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老李船长 《各界》2010,(1):56-60
前115年,刘彻第25年,霍去病死后隔年,长安发生一件大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自杀了。张汤是司马迁着重点名的酷吏,班固没觉得他是酷吏,单独给他写了传记。今天的小说或者电视剧,提到张汤,一般是阴狠冷酷的反面角色。  相似文献   

18.
话说民主     
杨心恒 《民主》2008,(4):8-9
前不久,《今晚报》上有篇文章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我赞成。但是民主这个好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人们并没有去深究。报载2007年6月下旬,马歇尔论坛在德国召开.由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张维为研究员主讲中国崛起。演讲完了.一位欧洲学者(请注意,是学者,而不是记者)问:“你认为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民主化?”张反问:“你的民主化概念怎么界定?”学者回答:“很简单,一人一票.普选,政党轮替。”  相似文献   

19.
杨凡 《党政论坛》2013,(8):26-27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基本都会向未成年公民开设类似国民教育的课程,目的都是使得学生在既有体制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很多国家,这种教育是贯穿在各相关科目中的,如历史、地理、哲学,而有些国家则是把它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在法国,承担这项职责的是中学里的“哲学”课程。  相似文献   

20.
一、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内涵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论研究在国际上受到高度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不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利益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在共享过程中所有人的机会均等。包容性增长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考虑了增长的结果,也在乎增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