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双城 《法制与社会》2013,(23):152-153,157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调整随后完成,让大部制改革的议题再次引发学术界的热议。本文首先论述了大部制的内涵及其改革的动因,然后对英法在大部制改革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了大部制改革在我国的历史沿革,最后从理论基础、权力配置、相关配套政策三个方面探寻大部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进行了一场大部制改革运动,其特点是将联邦权力执行机构和行政三分制相结合,是普京执政以来在行政改革领域里面的重要事件之一。俄罗斯的大部制改革以三份文件为基础,将联邦权力执行体系分成了三个部分,即联邦部、联邦署和联邦局,还通过重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将执行权力机关分为强力部门和民事部门。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入点。而法、理、情是人类社会得以稳定有序最本源的基因,也是人类追求至善幸福生活必须考虑的三个维度。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与法、理、情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改革过程中合法性、合理性以及舍情性的是否协调也直接关系到改革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务院从构建服务政府的角度出发进行大部制改革,在中央大部制改革的示范作用下,地方政府积极作出相应的配套机构改革方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困境。随州市作为全国率先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城市之一,其改革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典型和代表意义,深入研究随州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对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大部制     
大部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选择以推行大部制为突破口,有其深刻的动因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内存一些阻滞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实行大部制进程中,要选择正确的路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6.
长江 《政府法制》2009,(8):37-37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于去年8月启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知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进大部制改革是此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据统计,改革后全国各省(区、市)共减少副厅级以上机构80多个。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1):17-17
截至9月25日,备受关注的广东佛山顺德区“党政大部制”改革,已在新的轨道上运转5天。  相似文献   

8.
孙乾 《政府法制》2013,(10):17-18
备受关注的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正式亮相。通过人代会审议后,改革方案将正式由国务院付诸实施。实际上,从公布改革方案到落实方案、完成改革,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涂譞 《法制与社会》2010,(20):151-15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是我国政府机构内部改革的又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对已有体制进行的又一次纵向深入发展。在全球化政府再造和区域协同政府构建的双重背景下,大部制改革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大部制改革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从而探索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合理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畅  阮晓光 《政府法制》2009,(21):18-19
9月8日上午9时30分,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市民中心举行31个工作部门挂牌仪式。随着广东省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广东省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同时轻拉绳索,31块机构牌匾闪亮登场,31个深圳“大部制”改革新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11.
日前,全国人大正式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领导人也获得表决通过。以此为标志,我国以大部制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又朝前迈进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草案,大部制也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我国中央行政体制改革为背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针对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展开论证和分析.以期对在建设有限政府的曲折道路上为我国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后,中国开始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在此过程中,中国应多方借鉴、注重吸取国际社会中他国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国情,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大部门制度",意图改变精简政府部门机构,整合政府职能,同时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期望:利用此次改革"大部制"改革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又协调的目标,有人还进一步将其延伸为实现"三权分立"。很多人对"大部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大部制"并不必然实现"三权分立"思想。但是这种制约平衡的思想可以维护"大部制"改革的成果,巩固中国政府改革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在大部制改革研究文献中,顶层设计不足被普遍视为改革的一个缺憾,同时被视为改革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但鲜有对此的专门研究。基于顶层设计的整合诠释框架,对大部制改革的审视围绕四个维度展开:全方位系统筹划;直面重大问题敢于突破;主体角度的"相对顶层观";时间维度上"一揽子方案"并"事前"出台。考察发现:两轮大部制改革符合顶层设计的两个"外在表征",但在系统筹划和改革力度两个"核心内涵"上存在不足或缺失。未来改革中强化顶层设计有几个着力点:职能转变的科学定位和新突破口的选择;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并选择新的突破口;加强改革目标层次的系统筹划;加强时间进程的系统筹划和动态监管;推进机构改革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6.
在大部制改革研究文献中,顶层设计不足被普遍视为改革的一个缺憾,同时被视为改革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但鲜有对此的专门研究。基于顶层设计的整合诠释框架,对大部制改革的审视围绕四个维度展开:全方位系统筹划;直面重大问题敢于突破;主体角度的"相对顶层观";时间维度上"一揽子方案"并"事前"出台。考察发现:两轮大部制改革符合顶层设计的两个"外在表征",但在系统筹划和改革力度两个"核心内涵"上存在不足或缺失。未来改革中强化顶层设计有几个着力点:职能转变的科学定位和新突破口的选择;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并选择新的突破口;加强改革目标层次的系统筹划;加强时间进程的系统筹划和动态监管;推进机构改革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政府法制》2013,(20):10-10
在大部制改革中,要认真研究和审慎选择改革策略。最忌讳的就是零敲碎打式地频繁折腾,要在充分准备、达成普遍共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动一次,使政府的组成部门大体定型,相对稳定,并逐步法定化。那么实行大部制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大部制改革需要确立三个“前提”:一是顶层权力结构的合理配置。这实际上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种权力结构的如何科学配置问题,特别是执政党、政府、人大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如果这三者之间的权力边界不合理,导致顶层权力格局有缺陷,光靠政府的大部门制管理模式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即使频繁地进行机构调整、裁剪、合并、重组,也很难理顺大的权力关系格7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部制改革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大部制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这次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本文试图对大部制改革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作出分析,指出如果没有良好的出发点、精心的设计和强有效的推动力,大部制改革并不会必然导致一个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另外,本文也从经济法的角度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制改革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实践的推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原有的对大部制的研究陷入了政治性和功能性的研究之中,对大部制的"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的组织结构变革条件的研究非常欠缺。论文在组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来解释大部制改革过程中"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的条件,并以广东省的环保大部制改革对其进行论证。其中,组织结构变革与整合机制的选择有关,整合机制本身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整合机制是与组织的任务环境和原有组织单元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属性有关。组织结构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是与任务环境、相互依赖的属性以及整合机制三个变量的相互契合为条件的。所以,进一步的大部制改革需要在根本上对任务环境进行战略重构,对组织职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再建构,实现协调成本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之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是从中西方行政改革实践中提炼出的概念,西方国家与此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大部制,它是西方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政府部门设置的主要模式。我国推行的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及其大部制与西方国家的大部制在改革的动因、目标与内容上存有共性,在改革背景、具体措施和配套机制与制度建设上又存在差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实行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及大部制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