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致富参考     
[致富之路] 罗甸农民种植早熟蔬菜早致富 近年来,罗旬县的蔬菜产业平均每年创产值近亿元,蔬菜成了该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罗句县年无霜日350天左右,种植早菜得天独厚。利用这个天然温室,当地农民大规模种植早熟蔬菜。 全县先后参加过培训的菜农有18000余人次,其中800余名已被培养成农民技术骨干。菜农掌握了种菜技术,近两年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蔬菜种植中坚持不使用剧毒农药,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农残抽检。目前,全县14个村2500多  相似文献   

2.
大棚由于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在这里我想作个比喻,假如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作田间地头的农作物的话,那么群众需要我们的各级干部成为“大棚式”干部,为自己的生产生活遮风避雨,防寒保暖。  相似文献   

3.
贞丰县喀斯特岩溶地貌覆盖全县大部分乡镇,总面积70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6%,是全县贫困程度最高,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由于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长期以来,居住在这一区域内的农民生活极端困难。如何引导这一区域内的农民发展经济,走出贫困,一直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处祁连山腹地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后发展地区。以前,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单一的生产方式,使这里的农牧民生活较为贫困,许多地区群众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全州共有贫困村111个,占全州行政村的52.9%。如今,经过多年的开发式扶贫,众多贫困人口逐步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刘仁同志重视北京蔬菜生产和销售问题余力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事情上,刘仁同志总是身体力行努力去做,认真办好。他呕心沥血地抓京郊农民种菜、卖菜和市民的吃菜问题便是其中典型一例。把菜种好、产销结合好,是保证城里人有菜吃,农民增收入的大事在50年代初组...  相似文献   

6.
挑战喀斯特     
贞丰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地貌切割强而深,密度大,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为数不多的零星上地,大多为跑水、跑上、跑肥的“三跑地”,农业生产自我调节和发展能力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每遇到干旱持续10天以上的年份,庄稼一般十种九不收。由于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长期以来,居住在这一区域内的农民生活极端困难。如何引导这一区域内的农民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走出贫困,一直是困扰着历届县委、政府的一件大事。1992年,兴北镇党委、政府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后,根据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和山民们有零星种植花椒经验的…  相似文献   

7.
王世昌  林娟 《当代贵州》2012,(16):14-15
"几根立柱、几把茅草、几块石头、几张蓠笆围成房,木作枕头、草作被。"这句话,曾是罗甸很多农村人家的生活写照。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之前,罗甸县有10多万人处在极贫线下的贫困人口。这10多万人,一直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那里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恶劣,一方水土根本养不活一方人。为改善广大群众的基本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8.
上黄村,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地理环境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村有203户1007口人,有耕地78637亩。过去这里十年九旱,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大,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生活一度十分困难。1982年,中科院西北水保所为深入研究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上黄村建立了科研基点。  相似文献   

9.
赵学 《奋斗》2003,(9):12-12,21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于民的事”,这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始终坚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可以这样说:富裕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愿望,没有一个人愿在贫困中生活、挣扎。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因贫困而使农民无数次地举起“均贫富”的起义大旗,然而在剥削制度下,勤劳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因要“均贫富”而富起来。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多少年的奋斗,终于建立了能够  相似文献   

11.
在宁夏,“西海固”的含义不仅仅是地域的名称,同时又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这里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土地之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历史上就有“苦瘠甲于天下”之说。这里的大部分农民世代栖居在黄土崖边的一孔孔土窑洞,或山脚下的一间间黄泥小屋里,年复一年地与贫困作着无奈的抗争。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前线》1959,(13)
怀柔县卜营村的工作几年来一直做的很好。这里是长城以北的深山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脊薄。解放前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全村九十六户有八十户是佃农,辛勤劳动一年除交租外,所剩无几,有些户“关上場门就没的吃”。到冬天多数人穿不上棉衣,有的竟为饥寒所迫,卖儿女。解放后,在党的领寻下。生产年年上升,生活逐年改善,逐步由穷村变成了富村。到1958年粮食平均  相似文献   

13.
贫困农村自然条件差、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人口多,但各级政府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资金有限。要使“低保金”在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方面切实发挥作用.需要探索贫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多种实施形式。  相似文献   

14.
第一,提高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入提高30%,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 第二,保证贫困农民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其基本食物消费需求,每人每日 2150大卡,既要提高贫困农民生产粮食的能力,更要通过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购买口粮和其他食品的能力。 第三,为贫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投资的“以工代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项目,应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鼓励和帮助贫困农民外出打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打破妨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服务。 第四,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扩大他们的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这包括提供基本计划生育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定该服务的国家最低标准,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卫生保健;提供基础教育服务,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贫困地区提供更为方便的通讯服务;为贫困地区提供供水、供电的基础条件。 第五,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目标。这包括在缺水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兴修农村道路和桥梁;兴修农村电网和...  相似文献   

15.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省开始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致力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素质,逐步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的贫困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则是我省扶贫开发力度最大、贫困农民受益最多、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扶贫开发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播种希望     
贫困,世界性课题;消灭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艰臣挑战。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我国仍有26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仅在辽宁省彰武县就有近10万人未能摆脱贫困。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像久早的禾苗,期盼着甘霖的降临,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共和国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何光渝 《当代贵州》2009,(20):69-71
战斗英雄萧国宝、蔬菜专家李桂莲、农民劳模何殿伦、地学大师涂光炽、油菜育种专家侯国佐、赤脚医生李春燕、乡村教师陆永康、奥运冠军邹市明……自建国之初到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的乡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的贵州人。他们有的土生土长在这里。有的来自天南或海北,但都挚爱着这片高原。扎根这片乡土。为着同一个目标一热爱贵州、展示贵州、建设贵州。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稳步提高,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农民的生活已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跨越。但是,在边远的内陆地区,一些地方农村的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的生活还不能维持温饱。造成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的恶劣,生产方式的落后,市场信息的闭塞等等。然而,即使在这样贫困的地区,一些地方的腐败现象也令人触目惊心。这就是“贫困的腐败”。贫山瘠壤也有“硕鼠”为患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群众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他们的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然而,就在这贫山瘠壤之…  相似文献   

19.
若要富,村上有个好支部──记临洮县新添镇梁家村党支部陈永祥梁家村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80年代初,这里是个"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1985年以来,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纯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扶贫新村建设中,泸县积极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加大技能培训转移贫困农民,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引导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使贫困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让贫困农民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