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费英秋 《前沿》2003,2(10):49-51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阐述了邓小平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和三大理论突破,论证了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人们对大学校园中出现的"消沉现象"议论颇多.这一现象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人数也并不是很多,但我们切不可忽视,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这一消沉现象是不难克服的.为了认真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邀请部分大学的青年工作者就此进行了讨论.现将他们的一些发言刊出,以期与广大读者一起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心造的靶子没意思湖上柳一篇洋洋洒洒的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万言长文中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我们党过去却是“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云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然如此。如果贫穷是社会主义,那还值得无数的革命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地为之奋...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十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赵紫阳的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纪念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在我看来是并不陌生的,不但不陌生,而且是十分自然的.这是从空想的社会主义回到现实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醒的.在"文化大革命"时代,甚至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说什么"愈穷愈光荣".曾经有一个外宾在"文革"期间来中国访问,回去以后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是青年科学发展的第一个世纪.青年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以二十世纪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为物质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或者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发端的社会.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中,青年作为社会的独立群体已经确定无疑,青年文化与青年运动冲破了家庭、民族、国家的界限,染上了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的大多数人认为,“世界粮食问题”主要是指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多人在忍饥挨饿.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持续存在呢? 对世界各国的分析比较表明粮食充裕与人平收入之间有密切关系,在各个国家内部,对家庭消费的研究也表明存在这种密切的关系.这就说明,大多数饥民是贫穷国家的贫民.如此说来,世界粮食问题是贫穷导致的需求不足引起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些世界性的数据资料.在一些贫穷国家,没有足够的粮食满足公民的一般需要,许多国家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快于供应总量的增长,过去  相似文献   

7.
我们做青年工作,从事青年研究,无时不遇到一个如何认识青年的问题,尤其是当代的青年.要对当代青年作出正确的评价,同样亦必须坚持具体分析.鲁迅曾经说:"青年两字,是不能包括一类人的,好的有,坏的也有."对于某一代青年,一概地说好或一概地说不好,都不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作具体分析的一概而论,既没有量的分析,也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定性分析,结论只能是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片面性,绝对比,都将由此发生.例如,有的人看到某  相似文献   

8.
圆中国梦     
《台声》2018,(11)
正798.台湾青年有着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传统精神,两岸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1世纪的新时代,是我们两岸年轻人放飞自己梦想的好光景。随着大陆"31条惠台措施"的出台,很多像我一样的台湾青年来大陆追寻梦想,两岸青年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有的放矢地研究一些青年与西部大开发的问题,通过作者的眼光,以宏观角度和微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一中国在迈入21世纪之际的重大战略选择,以期对西部的未来发展、对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我们举办"我看西部大开发"征文活动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不仅受到儿童的喜爱,也被很多青年女性视为"好男人"的典型代表,从而出现了"嫁人就嫁灰太狼"的现象并备受社会关注.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正确分析、积极评价,帮助青年女性树立理性的择偶观.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其成绩不容抹杀,但也带来了很多弊端,给我们的教训是:第一,教育不是社会问题的"急救车"、"救火车",不是政治、经济的工具.教育改革只能从教育本身出发,其目的也只能为了教育.教育改革的主体应该是教育者,改革的受益者应该是受教育者.第二,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包括适应社会需要的外在规律和满足教育自身需要的内在发展逻辑,违背教育的规律,必然导致教育改革的失败.第三,淡化政府与学校的行政关系,增加高等学校的根本出路,在于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减少行政干预,增加高等学校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2.
冯骥才:别拿历史做文章 "省委书记能站在一个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城市的问题,对于一座城市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骥才认为,很多历史经典、历史重要遗存的消失,使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世界上很多先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也经过了类似的无情的破坏. "这种破坏不是人为有意识的破坏,而是人们没有一个认识高度,没有历史的眼光.历史的眼光不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而是站在现在看明天,从明天看,我们哪些东西不能没有."冯骥才认为,知识界的人总是很关注文化,并会对文化更敏感,"整个社会应该有文化自觉,知识界也应该有文化先觉,但我们也特别希望领导层、决策层,也具有文化先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他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用"千载难逢"的机遇来形容当今时代或许有些夸张,但是用"百年难遇"来形容却非常恰当.回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从"八国联军"到日本侵略,从清末动乱到民国内战;解放后虽然过上好日子,但是从"反右"到"文化大革命"也给我们的国家造成很大的冲击和破坏.相比之下,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国虽然历经各种风波冲击,也存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工人下岗、环境等问题,但我们的国家一直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因此说,这个时代确实是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好时代.  相似文献   

15.
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4页)最近他又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邓小平同志这番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衡量社会主义不仅要有生产关系的标准,还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从学校大门进入企业的青年,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个人能力与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如何尽快地培养出岗位所需的人才,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招数.有些企业采取"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的方法,参照青年的个人条件与能力,按照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使"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有效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如下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9)
<正>两岸青年方向更明确目标更坚定未来更可期人生更幸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青年的热情和奉献,洋溢着对青年的关注、关心、关爱,也对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在两岸交流方面,青年交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表示,青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加强青年交流是我们推动两岸交流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青年问题历来是社会最敏感的问题.我们分析一个国家的末来,主要的不是看它现行政策,而是看它的青年,看青年的兴趣、要求和愿望,看他们的社会化特征,看他们当中有代表性的思潮、观点和见解,看他们的主流和本质.我国的当代青年,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他  相似文献   

20.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一场以毛泽东为中心的热潮在中国兴起.至今虽已历时数载,但仍不见有“退潮”之势.现在,这场“毛泽东热”开始引起全社会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青年和大学生产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有些青年或大学生却对此不知所从,或者盲目地卷入这场“毛泽东热”之中,或者在“毛泽东热”中引出某些不该做出的结论.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