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在北京表示,去年中国第4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超过10%,全年GDP增速将达到8.5%左右。目前,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四分之  相似文献   

2.
吴希宁 《政策》2005,(6):23-24
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发展方针,着力做好“四篇文章”,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0.68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1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同比增长26.7%。  相似文献   

3.
祝宝良 《政策》2004,(1):11-13
2004 年中国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将呈现以下十大趋势一、现实经济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 有望增长8.5%从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几个因素看,2003 年、2004 年两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 3% 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 9% 左右,略高于 1997 年至 2002 年 8.5% 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4 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很多。首先,世界政治环境趋于缓和,不会重现 2003 年伊拉克战争那样严重的政治事件。世界经济复苏加快,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国际环境将有…  相似文献   

4.
正让世界瞩目的巴西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出炉旋即又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经济增长7.4%,物价涨幅2.3%,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赛场上仍然抢眼。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大形势下,日益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凸显重要位置的广西,今年上半年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年中考"成绩单?GDP同比增长8.5%,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  相似文献   

5.
2020年: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既可以形成6%-7%左右的经济增长新常态,又能够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创造有利条件;如果错失2020年"中期"这个重要历史机遇期,则不利于国家中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和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触底震荡,并逐渐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8%~8.5%,达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仍  相似文献   

7.
建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将长期存在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增加较快,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8.
钟振 《当代广西》2015,(1):11-14
<正>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数字。2014年,预计我区全年GDP增长8.3%左右,主要农产品稳产增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和11%,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之内……从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0-2013年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GDP时间序列,通过构建动态分布滞后模型测量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效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的分析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存在着较强的时滞效应。FDI对GDP的总贡献为0.74%-0.84%,FDI发挥总效应的一半需10.43年。我国应鼓励FDI建设总部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加速FDI溢出效应的产生,促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视点扫描     
《新疆人大》2010,(8):2-3
房价的"特区效应"暗藏隐忧自喀什地区设立特殊经济开发区的消息传出后,内地炒房客蜂拥而至,喀什市房价一路上涨。从今年3月到现在,房价平均上涨了20%-30%,其中商铺涨幅达30%-40%。房价的"特区效应"暗藏三大隐忧,如得不到消除将影  相似文献   

11.
李军 《今日浙江》2012,(20):20-21
我省自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化战略以来,积极践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取得了巨大成效。去年城市化率达到62.3%,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但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城市化率普遍达到75%-80%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一季度经济增长7.7%,二季度7.5%,三季度7.8%——在经历了一二季度的增速连续下滑后,中国经济迎来了第三季度的反弹。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为7.7%。其中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为7.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表示,在各种因素影  相似文献   

13.
何加顺 《政策瞭望》2012,(7):28-29,30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之一,绍兴县以实体经济起家,靠实体经济兴家。全县7万余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贡献了全县70%的税收、80%的经济总量和90%的就业岗位。实体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县域兴。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投入、调结构、抓转型、优服  相似文献   

14.
黄基胜 《今日海南》2016,(12):13-14
农民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一人创业,带富全村。多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农民迅速脱贫致富,个别农村还盖起打工楼。近期,笔者对我省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工遍布全省各行各业,他们成了工厂、建筑工地和服务行业等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在三亚、保亭、陵水等市县的酒店、景区,农民工约占60%-70%,琼海市统计服务行业农民工占67%;部分单位从老板到员工,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贺燕丽 《小康》2015,(3):20
以前造成的产能过剩,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由于地方对经济的干预,唯GDP论英雄。在我国,重点产业布局中存有一些问题,首先是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新要求不适应。当前东部地区钢铁、石化、建材、装备、汽车、轻纺等产业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均在50%以上,有的达到70%-80%,人均工业增加值分别约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2倍、2.3倍和1.4倍,产业发展差距仍然很大,成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因素。东部城镇化率接近60%,高出中西部地区约  相似文献   

16.
钟振 《当代广西》2014,(15):11-15
正同比增长8.5%,这是我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成绩单。这一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得来实为不易——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复苏势头缓慢;国内经济总体上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此外,我区发展面临"产业不强、结构不优","投资动力不足、转型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新的增长点不多"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效发挥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有良好  相似文献   

18.
苏玉东 《台声》2004,(9):F002-F002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清濛科技工业区,2003年5月26日经省政府批准 更名)是福建省政府批准、泉州市政府投资开发的省级开发区。功能定位为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示范区和泉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面积包 括己开发的清濛园区8.5平公里以及最近决定开发的洛秀园区5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汤松波 《桂海论丛》2006,22(5):68-70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目前,荔浦的民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了重要地位,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达48.5%,因此要推进荔浦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后劲,把民营企业做得更强更大,使之成为拉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加速器”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樊纲 《政策》2006,(10):11-11
中国人可不可以少些储蓄、多些消费?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50%以上,许多人包括国内经济学者,都在提出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的对策。在我看来,这些对策有许多在短期内似很难奏效,有些对策所依据的经济分析,也显得不那么可靠。首先,中国的消费历来稳定增长,多年来一直稳定在8%-10%左右,现在则是12%以上。即使是GDP中的消费(即消费品增加的部分)增长,也在9%左右,与GDP的增长基本持平。过去几年GDP中消费比例过低、投资比例过高,不是因为消费增长下降了,而是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使投资在GDP中的比例扩大,把消费的比重挤小了。其次,怎样才能使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