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追求。7月24日,由《中国审判》杂志社主办、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承办的"司法的社会责任—以打造‘无讼社区’为研究视角理论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30多家法院的代表和数名学者在会上论道"无讼"、畅谈司法的社会责任。现摘取  相似文献   

2.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2,(6):106-106
5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与《中国审判》杂志社联合主办,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承办的"法官素质的文化养成"理论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罗东川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人民法院出版社社长、《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3.
10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杂志社“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与创新理论研讨会”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法院隆重召开。海门市市委书记姜龙、海门法院院长邱建国致欢迎词,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江苏南通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志相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10日,《中国审判》杂志社2012年记者站站长会议暨部分理事单位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作书面讲话,巴彦淖尔市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苏远中到会致辞,《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董文濮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审判》杂志社总编辑张益民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1,(10):2-F0002
2011年9月2日至3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京召开全国记者站站长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万鄂湘强调,《中国审判》杂志要着眼大局,服务审判,创办国内一流新闻期刊。《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介绍了《中国审判》杂志一年来的工作情况,部署了2012年杂志社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8月6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北京召开"司法公正语境下法官与律师关系构建研讨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江必新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主持会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领导、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等4家地方法院的领导和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等10余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7.
<正>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杂志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召开全国法院记者站站长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江必新要求,与会代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宣传工作会议和全国法院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中国审判》杂志一年来运营的经验与得失,商讨《中国审判》杂志的发展大计,扩大杂志的发行量与影响力,挖掘潜力提升杂志的品质,传播司法正能量,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董文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蒋浦、副院长兰海宁,北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伍国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人民法院出版社社长、《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主持。江必新强调,当前新媒体具有便捷、即时、交互、共享、全天候、全覆盖、无限量、超文本链接等特点,使我国信息传播、社会舆论生态和公正参与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充分激活《中国审判》宣传的正能量,就要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与"法治文化","法院文化"与"司法实践",这些关键词组合到一起后,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11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杂志社与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佛山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法院文化建设"高峰论坛揭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专家学者及法院代表齐聚一堂,智论"法院文化建设"。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兼《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认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们与佛山中院、佛山传媒集团举办此次法院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及时而有效应,取得了预期效果。本刊刊发的一组文章,即是围绕法院文化建设的有关方面展开的一个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人民法院需要更新思维,勇于直面社会矛盾,主动进行角色转换,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以"本溪经验"为代表的司法协理网络机制是因为人民群众有期待、人民法院有需要、党委政府有愿望才应运而生的。为总结"本溪经验",推动人民法院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社会管理创新,10月17-18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辽宁省本溪市召开了"人民法院构建社会矛盾化解司法协理网络机制研讨会"。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审判》杂志社社长杨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高戈平,本溪市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史凤友,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史明武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近30家法院的代表在会上畅论合力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现摘取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林晞吟199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学院,中共党员。2008年获厦门市思明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2010年被评为厦门市思明区优秀公务员,2010年荣获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2011年被评为厦门市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至2010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1.
李华斌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4,(5):F0002-F0002
4月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来到人民法院出版社调研。在人民法院出版社杨亚平社长、刘德权、张益民副总编的陪同下,周强院长视察了出版社何关部门及其下属的《中国审判》杂志社和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为及时了解《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2008年4月—6月,厦门大学法学院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合作,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进行专题调研。本辑特设专栏,刊登4篇有关的调研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贯彻斗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优化法治环境,利用技术创新推进司法创新,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审判》杂志社、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政法委在面向全国征文的基础上,于2014年12月28日联合举办"法院信息化建设司法公开(涪陵杯)"法治论坛,论坛由涪陵区人民法院承办,涪陵区法学会协办。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发表书面讲话。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孙佑海,人民法院报社社长倪寿明,人民法院出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审判》2012,(10):95
为加强《中国审判》杂志社与各地法院的联系,促进信息沟通,提升司法宣传工作水平,扩大杂志稿源,提高杂志办刊质量,《中国审判》杂志社现向全国各级法院征集通讯员。具体要求是:各地法院正式工作人员;在当地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每年能够向《中国审判》杂志社提供稿件3篇以上,其中独家  相似文献   

1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4,(10):F0004-F0004
“执行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以上级法院为中心的执行指挥机构,通过对下级执行机构的统一指挥、调配、管理,形成上下一体、内外联动的高效运作机制。为了学习研究“执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先进做法,认真总结现阶段的实践经验,探索如何建立公正、高效、廉洁的执行一体化工作机制,《中国审判》杂志社于2014年9月18日组织20多家法院的领导和执行人员在盘锦市举办了盘锦中院“‘执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现场调研活动,人民法院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审判》杂志社总编辑陈建德主持此次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记者:陈院长,从您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做院长时推出中国第一个法槌并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起,到在全国较早实现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进行量刑规范化试点、打造"无讼社区"等,我们发现,改革始终是您工作的主线和宗旨。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司法改革这个主题的?您为什么坚持在司法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4,(11):F0004-F0004
为了交流探讨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与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更好地服务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通过法制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推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国审判》杂志社于2014年10月15~16日组织20多家法院在江苏宜兴举办了“知识产权保护”现场调研活动,人民法院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审判》杂志社总编辑陈建德主持此次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上诉人(原审原告):福建省厦门市粉末冶金制品厂上诉人(原审原告):福建省厦门市开元区演什金属制品厂上诉人(原审被告):陈益完,男,42岁,住福建省厦门市粉末冶金厂宿舍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陈昆西,男,4O岁,往福建省同安县洪塘村。上诉人厦门市粉末冶金厂、厦门市开元区横竹金属制品厂、陈益完等因商业秘密侵权纠纷一案,不服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在查明事实后认定,厦门市粉末冶金厂(以下简称粉末厂)所使用的青铜多孔元件烧结技术中的模具设计、装模、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09,(1):15-16
尊敬的赵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国律协、《中国律师》杂志社在这里举办简朴而有意义的座谈会,来纪念《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杂志社社长,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在此,我代表《中国律师》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正司法公开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基本诉讼制度,是促进司法民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更是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和司法公信的重要途径。为总结完善"阳光审判"规则,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实现司法公正,2012年12月4-5日,《中国审判》杂志社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司法公开与审判方式——阳光审判的规则探求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