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不是向忠发。查看党史的相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有的说是周恩来和李立三:甚至不说,  相似文献   

2.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不是向忠发。查看党史的相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有的说是周恩来和李立三:甚至不说,  相似文献   

3.
1928年7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举行。任弼时虽然因留守中央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没有出席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但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仍被与会代表选为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4.
四、两次被捕,坚贞不屈1928年7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举行。任弼时虽然因留守中央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没有出席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但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仍被与会代表选为中央委员。同年9月,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赴安徽省巡视党的工作。就是在这次巡视中,任弼时第一次被捕。这年10月  相似文献   

5.
1928年7月中共六大闭幕时,新产生的中共中央"号召全体同志一致的热烈的起来认识、接受、拥护和执行大会的一切决议与精神"。与此同时,新当选的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相继回国,并立即投入到贯彻中共六大精神的工作中去。由于六大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压力下选举产生的中央最高领导人向忠发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根本不能担当党的最高领导人应该担当的职责,因此,在六大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共中央的  相似文献   

6.
沦陷区是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为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沦陷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同时世在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沦陷区工作是抗战时期中共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中国共产党沦陷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党在沦陷区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12月后,刘少奇前往天津,以中央代表身份主持中共地方局工作。他积极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华北党内存…  相似文献   

7.
王永钦 《党史纵横》2002,(12):27-30
全国财经工作会议过后,高岗更加积极地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1953年下半年,毛泽东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的问题,希望自己退居二线,由其他同志主持一线工作。中共中央还提出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否采取部长会议的形式,党中央是否增设副主席或总书记的问题。高岗觉得这是他谋取更高权力的大好时机,便加紧四处活动。他觉得林彪是他夺权筹码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于是,高岗跑到杭州,跟林彪说,我觉得,在中国,党是军队创造的,是枪杆子上出党。他刘少奇拿了几天枪?他不是一直在白区混吗?他算什么党在白区正确路线的代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对院校党代会的任期,有的同志说是三年、四年,有的同志说是五年,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希望能在贵刊得到解答。 读者:瞿欣民 大专院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党章》和中央的规定是明确的。《党章》第三十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每届任期三年或四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根据《党章》的原则规定,对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做出了具体规定: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党的委员会,地(市、州、盟)级和地(市、州、盟)级以上机关党的委员会执…  相似文献   

9.
杨松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既是唯一深入东北实际,在第一线领导和参加东北抗日斗争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东北抗联最杰出的政治和党务工作者:又是党中央高度评价和信任的抗联干部.毛泽东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最主要助手。曾先后担任满洲省委巡视员、吉东特委第一任书记、东北抗联第4军政委、延安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等职。  相似文献   

10.
党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总书记”是从中共四大开始的,虽然四大选出的党中央领导机关仍然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但此时改称党的最高领导人为“总书记”,陈独秀为首任总书记。其后在中共五大、中共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二大以后直到现在,中共最高领导人都被称为“总书记”。这期间,在中共六大召开时,党的最高领导人又曾被称为“主席”,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首任主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七大至十一大,党的最高领导人一直称主席。直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主席”这一曾经的党的最高领导人称谓才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1.
记者: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众所周知,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就是接着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个报告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关于这个报告的起草,有的人说胡乔木没有参加起草工作。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诗人赵朴初曾用“功成辅货相,藏光不轻吐”的诗句赞扬邓颖超。邓颖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一贯努力完成党交给她的任务;作为周恩来的妻子,她甘居幕后,甘当配角,从不“稍露形还”,起着别人无法起到的独特作用。1党的六大以后,邓颖超和周恩来一起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邓颖超是中央机关总支书记,周恩来是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后来又兼军事部长。军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工作,机警和保密显得特别重要。周恩来是著名的中共领导人,是敌人平方百计搜捕的重要对象。为了确保他的安全,邓颖超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即当好…  相似文献   

13.
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发往全国。中央要求各地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此后,毛泽东就等候关注着各地的反映。3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秘书的胡乔木告诉他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道:“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叶子龙说:“大概还没有来呢!”可胡乔木说清楚地记得电文已经来了。叶子龙连忙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了出来。他见电文上画了许多钩,因为当时领导人阅看电报、文件后,就在头一页上画上…  相似文献   

14.
1928年春,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共同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始在莫斯科进行筹备工作,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周恩来等与大会代表都先后秘密前往莫斯科。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为在国内继续保持一个中央指导机关,在中共“六大”准备及召开期间,即从1928年4月至9月,在上海设立了一个“留守中央”.这一留守中央的主要负责人是李维汉及任弼时,中央秘  相似文献   

15.
改也难     
陈四益 《廉政瞭望》2010,(20):49-49
领导人一讲话,媒体便说“发表了重要讲话”。是否重要呢?并非全部。有的确实重要,有的不过是礼仪上的门面话或寒暄时的客套话。如果都冠以“重要”,真正的“重要讲话”也就无从凸显了。都重要即都不重要,这道理并不难懂。  相似文献   

16.
关于毛泽东主持编辑《六大以来》的直接原因,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是针对王明在延安重印他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把《六大以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并结合一些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编辑《六大以来》的目的,首先是为七大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准备材料。在主持编辑《六大以来》的过程中,毛泽东对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对两条路线斗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而《六大以来》的编辑和印行,也引起了高级领导干部们学习研究党史的浓厚兴趣,于是应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要求和建议,并根据形势的需要,毛泽东又着手主持编辑了《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六大以来》及《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的编辑和印行,对全党深化和统一在党内两条路线斗争、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等问题上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后整风运动的开展和七大的召开作了思想认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2月,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的主持下,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形成的《决议》,成为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而永载史册。周恩来虽然没有参加古田会议,但对《决议》的形成、会议的成功召开及会后的贯彻都倾注大量的心血,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古田会议是难以开好的。本文从古田会议前后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这一角度,作些探讨。 一、实事求是地纠正中央“二月指示信”中要求红四军实行分散的意见,同意毛泽东留在红四军,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领导保证 周恩来在领导南昌起义之后,开始成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尤其是党的六大以后,他实际上是中央日常工作和军事工作的主持者。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中央文库的保管被称为中共中央的“一号机密”。为了保住中央文库,一位党的高级干部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就是陈为人。受命1931年底,上海,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身穿便衣的周恩来突然出现在陈为人的住地明月坊。“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就是请你担任一项特别任务的。”是什么特别任务值得中央领导人周恩来亲自布置呢?这要从10年前说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时就明确规定,中央的文件要由一名中央领导人亲自保管。1923年中共中央设立了秘书,中央文件改由秘书保管。1926年…  相似文献   

19.
张国焘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组织主任,是唯一参加过中共“一大”至“六大”的人。可以说,他在早期对党和人民是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头脑中一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个人野心逐渐暴露,尤其到担任红四方面军领导,特别是长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后,在工作中开始犯下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的错误。直至一意孤行,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公然分裂红军,分裂党。在“南下”失败后,张  相似文献   

20.
关于毛泽东主持编辑《六大以来》的直接原因,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是针对王明在延安重印他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把《六大以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并结合一些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编辑《六大以来》的目的,首先是为七大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准备材料。在主持编辑《六大以来》的过程中,毛泽东对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对两条路线斗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而《六大以来》的编辑和印行,也引起了高级领导干部们学习研究党史的浓厚兴趣,于是应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要求和建议,并根据形势的需要,毛泽东又着手主持编辑了《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六大以来》及《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的编辑和印行,对全党深化和统一在党内两条路线斗争、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等问题上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后整风运动的开展和七大的召开作了思想认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