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论摘译     
《前线》1998,(9)
外论摘译向凯恩斯主义挑战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作为凯恩斯主义对立面和批判者而出现的。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是经济滞胀的根源。凯恩斯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把促进经济增长归结为刺激需求,实际上,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2.
晨曦 《前线》1993,(18)
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由西向东转移吗?至少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认为。它说:“克林顿总统昨天表明,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这里指的是克林顿总统7 月7日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的政策演说。他宣称“现在是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时候了”。3天后他又在汉城重复了同一句话。他还说,他将在今年秋天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出美国要参与这一地区事务的信号”。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  相似文献   

3.
自乔治·华盛顿始,美国的对外政策史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主义”,如“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主义”、“卡特主义”、“里根主义”等等。现在,又有了新“克林顿主义”。新“克林顿主义”是以1999年初夏到初秋克林顿在欧洲和联合国的三次讲话作为标志提出的。1999年6月,克林顿在科索沃战争后的“胜利之旅”中到达阿族难民营。他说,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为制止种族清洗而进行的军事干预,是一场正义的、合法的战争,这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发表了一项对外政策的讲话,重申了美国继续参与防止地区冲突的理由,谈及美国今后的对华对俄政策,再次强调诸如恐怖主义、金融危机和环境灾难可能对美国构成新的威胁,等等。克氏特别向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发出威吓:如果塞尔维亚军队在定于3月15日和谈恢复之前向科索沃阿族人发动进攻,北约就要对南联盟采取武力行动。 这是克林顿在逃脱因历时一年多的绯闻事件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供应学派产生及其发展供应学派也叫“供给学派”,是当代资产阶级理论界“异军突起”的一支新兴流派。虽然它现在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但由于几年前里根在竞选期间和就任总统之后,把这一理论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使供应学派在经济学界有了很高威望。现在,其理论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官方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1993年,克林顿政府大幅度调整了对外政策和大国关系。美国对欧、日、俄、中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西西矛盾也开始出现了若干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对此我们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一、美与欧、日关系的调整冷战结束后,原两极格局掩盖的各种矛盾一一凸现,西西矛盾亦趋于上升。如何调整与欧洲、日本的关系以建立美国继续领导的“世界新秩序”,是美冷战后战略调整的首要任务。1993年,由于克林顿上半年和下半年采取的对外政策和策略迥然不同,使  相似文献   

7.
金灿荣  戴维来 《党建》2012,(6):60-63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也是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政策。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要“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正>回顾历史,任何一次经济危机时期都是经济学创新最活跃时期,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诞生了凯恩斯主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诞生了供给学派等。然而本次经济危机后,西方经济学界却一片沉寂,相反中国经济学界则创新勃发,新结构主义、新供给主义、新财税主义等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相继浮出水面,其中要属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派风头最劲。提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一词,从字面上看往往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新供  相似文献   

9.
正某些新自由主义学者大肆宣扬新自由主义,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美国的"供给学派",主张中国应当走"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之路","唯有走新自由主义经济之路,才能解决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供给学派"的主张,大幅度取消政府管制、国有企  相似文献   

10.
社科丰碑     
一、经济学 英国凯恩斯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新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体系,它在理论上否定所谓资本主义经济的完善性、和谐以及供求力量造成充分就业均衡论,强调应设法增加有效需求,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导思想为之发生重大转折。 在美国出现的新古典综合派把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在自己的微观经济理论中糅进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故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称之为“折中的后凯恩斯学派”。 在英国,后凯恩斯学派中的佼佼者是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它在资本、增长等理论方面与新古典综合学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为在新世纪里占据优势地位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重点是经济,以经济实利为主的经济安全理论已成为众多国家的行动规范。美国也不例外,1993年1月20日克林顿上台后,强调"重建国内经济",保护美国在国外的经济利益。为此,新政府提出了一套新的科技政策,对美国二次大战后制定的科技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一、重点开发实用科研项目二次大战后的冷战时期,美国为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历届政府贯彻的是"任务导  相似文献   

12.
现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 inVeb len)是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1899年他出版了代表作《有闲阶级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后又先后出版了《企业论》(1904)、《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等。这些著作使他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中以制度批判而享有突出地位,尤其是1927年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正统经济学无法自圆其说,人们对凡勃伦开创的制度经济学派开始更加关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奇逊(Geoffrey M. Hodgson)在其《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中指出:“在两次大战之间,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克林顿入主白宫一年,针对国内振兴经济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引人注目的调整,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促进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强调冷战后时代的美国安全,不但取决干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更取决于强大的经济力量。 美苏全球军事对抗格局终结之后,原苏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已不夏存在。从美国自身看,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开支浩大,国内经济困难严重,实力地位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新一届总统克林顿上台伊始,就提出把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是痛苦的,因为做经济学的人是痛苦的,一如侯宝林说相声:“苦呀—苦!”先说这目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总得要有个目的,学术语言叫“价值取向”。可是做经济学的人有什么目的呢?我看圈子内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只有一个目的,把他们涂鸦的东西变成铅字,混个职称什么的,便万事大吉了。这不邪门儿了吗?成年累月地伏案爬呀爬的,就为个这?可是不为个这,又为个啥呢?我就不知道中国的各个决策层有几个人是靠着经济学文章或听经济学家的话来决策的。当年里根在餐桌上见某经济学家画了几笔拉弗曲线,海吹了一通,就选择了供给学派作他的经济政策,着实叫经…  相似文献   

15.
胡子欢 《学习月刊》2012,(20):116-116
西方经济学从学派上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两大派别。由制度学派所创立的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经济学。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一、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有诺斯、戴维斯和拉坦等人。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制度变迁的分类及特点: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庆修撰文指出,新经济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基础之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美国经济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经验是创新。从里根当政时就明确提出:调整美国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与追赶者拉开距离,保持和扩大美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克林顿执政又制定和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美国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为了保持创新优势,美国工业界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应引起全面关注 全球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防安全得到暂时的、相对的保证,各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将经济政策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日本提出以经济为中心的“重返亚洲”新战略;德国谋求以其为主导的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种国际政治斗争意识谈化、经济因素强化的形势,既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又带来新的矛盾和摩擦。从表面上看,以攻占领土、掠夺资源为目的的战争大大减少,但在平静的背后,经济战、科技战、信息战、人…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美国对外战略几经动荡,开始出现新的动向.欧洲作为美国的传统战略区,特别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一欧美之间的联系纽带尚存的情况下,在“独联体”和东欧局势尚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美国在欧洲的十多万驻军和巨大的经济利益等因素,确会使美国难以轻而易举地放弃欧洲.但是,从近年来美国的亚太战略发展来看,特别是1993年11月以美国为东道主在西雅图召开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表明,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确实发生了一些向亚太地区倾斜的迹象,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欧、亚两大洲具有被置于并重地位的趋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6,(12)
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对外战略目标不会改变,但他采用的政策和措施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其政策重点是:以强化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以确保"美国第一"为导向,使美国"再次强大"。他的信条是:"美国最强大的时候,也是世界最和平、最繁荣的时候。"特朗普上台后,有可能给全球地缘政治和中美关系带来全面、复杂、难以预测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的判断是习近平经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突破当前经济发展瓶颈的路径选择,是习近平经济学思想的逻辑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路径在于制度保障与市场驱动:在全国形成对当前经济时与势的共识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创新的认同与践行,促进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系列改革增强有效供给,同时配合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创新的协同推进,进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稳定并提升潜在生产力,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