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已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颁布,《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重视对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为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出谋划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是深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最好方式之一。高等教育投资不仅是一个教育经济学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管理学的问题。本文运用教育管理学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建立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教育投资新体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贵州省的教育投入状况进行了绝对和相对的比较分析,回顾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形成,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发展,通过发挥政府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成本分担制度;建立政府、个人、社会共同承担体制;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大力拓展社会筹资渠道、发展民办高校、降低高校运行费用以解决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水平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识。建立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需要确立系统思维,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应树立多元共生的质量观并激发大学及教师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梁守兰 《工会论坛》2005,11(6):9-11
为了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当前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建立学习型社会;发挥高校优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美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很发达。大学数量多、种类多、投入大、就业相对好;大学教育特别强调与经济的 结合;高校教员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同时对教员职责的要求也较为严格;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多、数量大,成为社会科研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已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与基础任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则是高校的生命线。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高校要遵守"以人为本"、"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管理理念,从目标、投入、过程、效果、机制五方面构建"要素—环节—节点"三层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建立配套的决策、指挥、条件支持与保证、质量控制与反馈、调整与改进系统五个子系统,切实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理论对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存在着分歧。从平等的角度分析,教育无疑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将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越是低级别的教育越具有更强的公共性。我国教育产品的公共性不足表现为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教育产品公共性的倒置。加强我国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必须提高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拒绝市场化原则渗透到义务教育领域,提高义务教育的行政管理级别。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进行分析,并基于协整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影响湖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总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下滑趋势,政府投入逐步取代非政府投入成为经费的主要来源。生均投入快速上升且政府公共预算的占比逐年上升,显示政府投入力度加强;湖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的努力程度均对湖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对湖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弱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但在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办学经费不足、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难突破、教学改革不深入、职业培训缺乏统筹、贫困生救助机制尚需健全等。为此,文中提出发展教育的几点对策:建立政府对高职院校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主要基地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符合实际的贫困生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投入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改革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五大经济与教育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印度等较有典型意义的亚洲国家先后在教育投入体制、学生资助体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这对我国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及学生资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在教育投入方面,一是要重视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二是要进一步厘清各级财政对基础教育承担的责任,三是要完善高等教育竞争性拨款制度,四是要进一步明确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点,五是要通过双重约束来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在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制度方面,一是要加大政府奖学金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学校对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三是要完善助学贷款机制,四是对学生资助的重点要因教育层次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非洲国家外商投资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运秋 《外交评论》2005,22(2):81-87
形成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有种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心理的因素,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法律因素。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在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特别是制定和修改了外资法或投资法。根据这些投资法和吸引外资政策,我们发现非洲投资法具有投资立法目标比较明确、投资条件比较宽松、投资优惠政策明显、投资安全基本有保障、区域与国际投资合作正在加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尤其是 90年代以来 ,双边投资条约的迅猛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也成为国际投资的国际法制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晚近双边投资条约中许多条款都反映出明显的进一步削弱东道国外资管辖权的意图 ,这些意图不仅表现在对外资准入自由化的提倡和外资保护水准的提高上 ,也反映在投资待遇标准的提高和投资争议解决方法的国际化上。 2 0世纪 6 0— 70年代为联合国大会一系列决议倡导的维护东道国外资管辖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和规则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些都是应当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海外投资保险法是对海外投资进行保护、促进和规范的有效法律手段,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经验尽快建立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结合海外投资保险的性质特点、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资本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国应以海外投资保险体制、保险范围、投资承保的条件和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等四个方面加强海外投资保险方法。  相似文献   

14.
跨国低碳投资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随着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其潜力将不可限量,我国低碳投资也方兴未艾。本文在总结和介绍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下低碳投资的趋势与投资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低碳投资现金流模型与投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隐名投资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因隐名投资而产生的纠纷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是立法与司法不容回避的难题。法律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是明确调整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因而有必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隐名投资行为,深入剖析各情形隐名投资的效力并针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议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立足于中国-东盟这一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事实,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双边投资协议中达成的共识为基础,同时借鉴现代双边、多边投资协议(包括东盟关于投资争议解决的已有规定)中关于投资争端解决的先进做法,提出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政投资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缩小东西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西部的财政投资政策应遵循市场导向、对内对外同时开放、可持续发展、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重、政策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等原则。要提高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的比重 ,对西部地区企业实行适度的投资补贴 ,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8.
外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东盟正处在一个急需大量外资流入以支持其再创经济辉煌的关键时期,原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从东盟国家的淡出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投资领域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本文运用国外最新资料,深入探讨了东盟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主要来源、主要部门投向和国家投向以及典型的投资方式,旨在为中国企业通过适当的方式成功进入东盟并正确地选择投资国家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福建民间投资规模扩张的主要障碍和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分析福建民间投资规模扩张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扩大民间投资规模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5-2005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国内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都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