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谢江西教育出版社,在2009岁末出版了足本的《多余的话》。在很长的历史时光里,一提到这《多余的话》,给人的印记绝不是褒义的红色巨著,而是灰色甚至黑色的冰冷之作。从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到6月18日从容就义,年仅36岁的瞿秋白,所思所想一定比这几万字多得多,然而这些文字是精粹的精粹。在当今稀缺真话的时代,它让人看明白,什么是真话,是心里话,是能够传世的话。  相似文献   

2.
1935年6月18日,原中共领袖瞿秋白被国民党枪决于福建长汀。刑前成诗一首: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山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置身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同。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方要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谳,乃狱中言志耳,秋白绝笔。中国革命留下无数文献,革命者留下无数遗书,已经公开的大多是表忠心、呼口号,从容赴死,慷慨成仁,只有瞿秋白在死前留下了一篇革命者的忏悔录《多余的话》,言近旨远,归趣难求,而其彻底的坦诚,直令他的同志怀疑他真是革命的叛徒。  相似文献   

3.
杨建生 《前沿》2010,(2):152-155
从少年时期到"五四"前夕,瞿秋白受"避世复古"人生观和思想倾向影响,萌生了强烈的救国救民、变革现实的心愿,并立下"以文化救中国"的宏愿,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发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后在"五四"运动洪流的洗礼下,瞿秋白独特的文艺社会学话语形态初见端倪,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孕育、萌芽阶段;从1920年秋踏上赴俄旅程到回国参加政治运动这段时间,是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1931年,瞿秋白开始领导"左联"和苏区文艺运动,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渐趋成熟阶段,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文稿便是《〈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发表。  相似文献   

4.
李昭淳 《同舟共进》2012,(11):73-74
瞿秋白惊世骇俗的《多余的话》困扰史学界几十年,甚至迄今仍没有完全透彻的解读。论者基本上已把文本逐段逐句甚至逐字解构分析,众说纷纭,故不赘述。笔者试图仅从篇名切入,以另一个文化视角探索作者深邃的心灵一隅。《多余的话》,即非《多余的话》,是名《多余的话》。代序"何必说",即非"何必说",是名"何必说"。这是根据《金刚经》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是党早年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与所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样,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心路历程也充满剧烈的斗争,特别在1927年之后,瞿秋白的心理发生了一定的波动和变化。探寻瞿秋白革命后期思想发生嬗变的过程和原因,对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6月18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我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瞿秋白同志在福建省长汀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日。宣传和研究瞿秋白同志,就应对他参与首次国共合作作出历史的评价。一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发起年方20岁的瞿秋白满腔炽热的爱国热情和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思想上从消极遁世转向积极入世。但此时,瞿秋白的内心深处依然对社会主义学说犹如“隔着纱窗看晓雾”。为此,瞿秋白执意赴俄,就是“决然想探一探险,求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秦正为 《长江论坛》2007,(2):17-21,31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传播、瞿秋白早年思想的变化及瞿秋白在党内的经历和地位是相关的。瞿秋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进行阐扬,代表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同时,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多的还是列宁主义观。  相似文献   

8.
王凤青 《传承》2010,(6):14-15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联系"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背景,根据瞿秋白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着重于从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揭示他的成长道路,对于我们继承五四传统、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相当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家队伍的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委员。1931年1月17日,是瞿秋白一生中最灰暗的日子。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操纵下于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批评了  相似文献   

10.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不由地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国际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瞿秋白的夫人——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务委员、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国际部部长杨之华。1924年入党的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联系"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背景,根据瞿秋白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着重于从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揭示他的成长道路,对于我们继承五四传统、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相当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0):17-18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由谁来作,是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决定的。政治报告通常是由时任党的最高领导人来作,有时是中央政治局决议由党内职务高、威望高的人来作。六大的政治报告是瞿秋白作的。1927年5月瞿秋自在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6月增选为政治局常务委员。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由瞿秋白主持,会议纠正和结束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对中央的领导,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选举产生中央临时政治局。瞿秋白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主席。1927年11月后犯了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名字的由来 我党早期领导之一瞿秋白,原名懋淼,号熊伯。幼时父母见他头发有双螺旋,便取名瞿双,小名阿双。“双”与“霜”同音,所以他也自署瞿霜,后来在写文章时又由霜而演化为秋白,因为霜显示秋天的白色。1913年,14岁的瞿秋白曾写过一首咏菊诗:“今岁花开后,栽宜白玉盆,  相似文献   

14.
王燕平 《前进》2011,(7):54-55
《瞿秋白》一书是我在三年前所购,是一本传记文学,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编年体式的传记文学。这本书以倒叙的手法从瞿秋白被捕开始写起,主要围绕瞿秋白绝笔《多余的话》,回顾了这位奇人、伟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党的报刊.,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对瞿秋白的新闻活动进行梳理,并从中总结出他的部分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6.
史海一勺     
《乡音》2011,(10)
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为它题写报名、撰写发刊词《本报宣言》。该报为16开本,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主要任务。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  相似文献   

17.
苗体君  窦春芳 《传承》2009,(5):19-21
在瞿秋白的革命生涯中,教书是他经历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些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个侧面,看到一个伟大的背影。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和共产党人缔造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使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获得迅猛发展,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瞿秋白同志曾对此作了巨大的努力,对于促成、巩同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一 1922年11月,瞿秋白以中共代表团译员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四次汽表大会。列宁同志在大会上作了《俄罗斯革命之五年》的长篇演说。大会通过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总提纲》。  相似文献   

19.
董斌 《北京观察》2021,(10):36-39
1935年6月18日,一位充满书生气息的革命者从福建汀州监狱缓步走出,沿途高唱最早由他翻译的《国际歌》,盘膝坐在刑场的草坪上,坦然说道"此地很好",英勇就义.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卓越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五四运动的中坚分子 1899年,瞿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青少年时代,他目睹社会"颠危簸荡紊乱不堪"的局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充满仇恨.13岁那年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周年纪念日,常州城内到处都挂满红灯笼庆祝,瞿秋白却在自家门口挂起写着"国丧"两个大字的白灯笼,以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蔑视和抗议.18岁时,瞿秋白随堂兄瞿纯白到达北京,后考入免收学费的北洋政府外交部俄文专修馆学习.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在第一次大革命前后,他把马列主义及共产国际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创造性地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致力于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成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开创者之一。瞿秋白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瞿秋白自二十年代初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起,就认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