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菲 《学理论》2009,(15):121-122
刑事证据收集是侦查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认定犯罪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刑事证据收集不仅存在立法上的缺陷,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诸多瑕疵。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刑事证据收集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存在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非法手段获取口供等非法刑事证据的现象大量存在于刑事诉讼之中.非法刑事证据产生既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实践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杜绝非法刑事证据的出现要着眼于诉讼制度和诉讼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张宇飞 《学理论》2009,(23):150-151
要在我国建立切实可行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必须要先明确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本文从分析非法证据的含义入手,对我国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刑事立法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其在排除范围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4)
言词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又被称为\"人证\",是指以人的陈述作为表现形式的各种证据。和与其对应的实物证据相比较,言词证据具有内涵丰富、易于收集和保存、证明力强等优点,在刑事证据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言词证据又有诸多缺陷,在司法实践中,对言词证据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其对刑事案件的证明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在弥补辩护方调查取证能力的不足,杜绝了控辩双方在法庭审理中凭借突然袭击来获得胜诉,防止人为拖延诉讼,实现程序价值的最大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学界对建立证据开示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学者们对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愈 《学理论》2010,(5):70-70,95
战场证据作为法律战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直是交战双方争夺的核心。分析战场证据收集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通过广大官兵自主收集、成立专门的战场证据人才队伍收集、建立战场证据数据库收集、通过特殊情报和法律战人才收集、通过高科技技术收集等途径。  相似文献   

7.
宋方明 《理论探索》2014,(2):110-114
刑事司法叙事视角中包括的证据问题主要有:证据绝对数量上的不足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相对的,这是刑事司法叙事得以产生的前提;证据规则设定的限制条件,决定了通常情况下刑事司法叙事是围绕证据进行的技艺展示;人们对证据感知的主观性,决定了刑事司法叙事是一个借题发挥的过程;通过科学技术获取的证据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决定了刑事司法叙事是一个不断接受检验并避免"科学证据至上"片面性错误的过程;许多情况下由于人的前见占支配地位,从而导致刑事司法叙事其实是一个受前见引导的关于证据的想象建构过程;所采用叙事策略的不同,决定了针对同一案件、同一事实的刑事司法叙事会产生不同的版本和结局;由于证据总是按照一定的观点收集而来,这导致证据调查有可能被动迎合刑事司法叙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社会中,科技发展也促进了犯罪形势的变化,刑法理论在某些方面已经作了一定改变。基于刑事一体化的考虑,刑事司法程序也应作出相应变化。“9·11”事件对传统刑事司法程序理念冲击很大,刑事程序中科技证据的运用和刑事公益诉讼的完善,应引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国际刑事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在模式、证据种类、证据的收集和披露、证据的采纳和评价、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但其基本内涵对我国改进完善刑事证据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鉴价值。我国可在刑事证据立法的方向上借鉴国际刑事证据规则,即确立在证据采纳和评价上的自由原则和证据收集、出示和质证上的对抗式模式,具体制度上可借鉴证据种类、书面证言的采纳规则、证人保护措施等制度。  相似文献   

10.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收集是国家监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中心环节.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产生于经济领域各种经济活动之中,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方式具有单一性、脆弱性以及隐蔽性等特征,在证据收集时要注意从“查”和“证”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擅于运用调查思维,明确证据收集思路,遵守证据规则,并提高...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勘查若干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研究滞后 ,是影响当前刑事案件现场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着眼于目前学术界及公安机关在具体案件现场勘查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 ,对犯罪现场勘查的若干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While ‘evidence‐based’ or ‘rationalist’ approaches to criminal policy may appeal to technocrats, bureaucrats and a number of academics, they often fail to compete successfully with the affective approaches to law and order policies which resonate with the public and which appear to meet deep‐seated psychological needs. They also often fail to recognise that ‘policy’ and ‘politics’ ar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at debates about criminal justice are played out in broader arenas than the academy, the bureau or the agency. To be successful, penal reform must take account of the emotions people feel in the face of wrongdoing. Further, successful reform must take into account changes in public ‘mood’ or emotions over time and be sensitive to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social cultur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riminal justice polici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adopted if, in addition to the gathering and presentation of evidence, they recognise and deal with the roles of emotions, symbols, faith, belief and religion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t also recognises that evidence alone is unlikely to be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policy outcomes and that the creation and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also requires extensive engagement and evidence‐based dialogue with interested and affected parties. This necessitates a different kind of modelling for evidence‐based policy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证据规则从其适用的范围看,可分为原则性刑事证据规则与例外性刑事证据规则。原则性刑事证据规则重在保障人权,例外性刑事证据规则重在打击犯罪。刑事证据规则是否和谐,主要体现在能否恰当地处理原则性规则与例外性规则的关系上。和谐的刑事证据规则不仅有利于证据准确适用,而且有利于诉讼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只有深入研究刑事诉讼结构组成部分之间互动关系形成的机理,才能够制定出理性的符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法来。当前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存在着侦查本位化、辩争权相对较弱、审判权缺失等诸多问题,无法充分实现保障人权的诉讼要求。只有在刑事诉讼中去除诉讼侦查化,实现控审分离、控辩平等、确保审判中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制度理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的侦查目的观将设计构建出不同特色的刑事诉讼侦查程序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侦查 程序制度应当是具有我国特色且符合我国国情的程序设计。对我国刑事诉讼侦查程序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 应当是建立在明示我国侦查目的观的基础之上,遵循我国法制建设的一般原则,全面考究我国的法律体系、 国情现状以及现行刑事侦查程序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具有可实现性的研讨。  相似文献   

16.
刍议侦查人员证据意识的再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实践中,仍有一些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具体表现有重言词证据轻现场取证,重破案结果轻处理结果,证据本身的收集、保管存在缺陷,证据之间缺乏关联性等。针对这种状况,侦查人员进一步提高证据意识势在必行,要转变传统的办案观念,树立正确的证据意识,要注重证据的合法性,要规范证据的收集与保管,要加强检察监督职能,进一步提高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7.
侦审合并以来,有些侦查人员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由于证据意识不强,所收集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达不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因而造成办案质量差,影响了“稳、准、狠”地对犯罪的打击。本文就该问题的表现、危害性、成因以及在侦查讯问中如何牢固树立证据意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责任区刑警队是公安机关一线战斗实体,是侦查破案的专业队伍。铁路公安机关以“三基一化”建设为契机,贯彻“警力下沉、充实基层”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刑侦体制改革。加强责任区刑警队建设,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打牢刑侦工作基础,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刑侦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把铁路公安机关刑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侦查活动中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双重缺失一直受到诟病。“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确立以及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决策助推了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立足于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平衡,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有关侦查活动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程序、讯问程序、侦查措施、侦查行为的监督等进行了完善。但基于我国国情,在人权保障、诉讼构造、侦查构造、侦查程序的科学性、侦查程序自治、侦查程序借鉴等方面.理想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