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一、问:我市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背景。答:我市原有《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2002年制定的,条例实施十几年来,对我市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国家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明确要求我市到2017年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在2012  相似文献   

2.
正5月27日,吉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为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统一认识,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司法保障能力。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在《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行后,要积极组织审判业务法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找准司法保障大气污染防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各级人民法院要将环境资源保护案件归口一个审判庭或者一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12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2月13日,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条例》的实施将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对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法定职责《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主要责任,将大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监管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鹤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鹤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难点,细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进行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天津市环境保护条例》和《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确保了大气污染防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07年,通过了《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目标指标、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2010年,开展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近年来,由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组织的津沽环保行宣传活动,对我市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了关注。特别是2010年津沽环保行,确定了“让人民呼吸清新空气”为主题,配合当年的执法检查,对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正>京环发[2015]3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环境保护部等国家五部委《关于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环发[2015]128  相似文献   

7.
<正>大气污染防治牵动政心民心。2019年3月29日,《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于7月1日起施行。这是安阳市环境保护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权责     
<正>如何规定政府权责,如何界定环保部门职责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环保职责,都是制定法规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法制建设,强化监管者、排污者和公众责任,已是大气污染防治关键一环。"8月21日,《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意见征求座谈会,与会市人大代表和专家表达了共同的心声。来自重医附一院胸外科的市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5月27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京政发[2015]2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精神,深入实施《环境保护法》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健全本市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效,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7月2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原《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同时废止。原实施办法施行十余年,在本市大气污染防治事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此次新条例共设八章一百零八条,条文数与原实施办法相比,增幅达到103%,体例也由"实施办法"调整为"条例",体现了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全面保障和规范。如果从去年下半年常委会开始审议法规修订草案开始计算,新的条例距离本市上一次  相似文献   

12.
正备受关注的《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5月27日,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是面对我省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贯彻中央提出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全省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条例的实施,必将对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1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批准了《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莆田市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南平市生态地保护规定》《龙岩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密集审议并高票通过多达六部的生态类法规,这在以往并不多见。通过持续打好系列生态文明立法"组合拳",我省不断补齐环境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会议表决通过。《条例》为河南省持续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自此,河南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有法可依。依法治霾,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环境空气  相似文献   

15.
<正>〔2015〕4号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温州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办法》(温政发〔2005〕45号)和《温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2017年)》(温政发〔2014〕41号)等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扩大市区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以下简称禁燃区)。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  相似文献   

16.
速递     
《公民导刊》2013,(2):2
北京:重污染天气限产限行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加速了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进程。1月19日,北京市法制办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北京市法制办称,北京是国务院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报》2012,(4):12-14
<正>津政令第51号《天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1月30日经市人民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0日起施行。市长黄兴国二○一二年二月八日天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9月29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防治大气污染,维护公共安全,保护黑土地,促进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出如下决定。第一条本决定所称秸秆是指玉米、稻谷、高粱、  相似文献   

19.
人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空气。近年来,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为推动本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和监督并举,7月25日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在2013年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的基础上,2014年又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持续跟踪问效。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仅仅一个月之后,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北京观察》2014,(2):10-11
正"1月18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在北京市人代会上进行审议,经历三轮修改后,条例将降低PM2.5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首次纳入立法予以明确。"现有的人才政策使得外籍科技人才引进非常困难,如外籍科技人才收入由科研经费中支出,如果一年内没有经费,就应该离开。——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新民建议北京市率先尝试外籍科技人才工作签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