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越发展,乡村越兴盛,乡村文化则越繁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由于文化资源抽离、文化差异隔阂、文化传播失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困境。通过建构乡村文化的安全机制以化解乡愁,建立乡村文化的认同机制以融合乡缘,形成乡村文化的表达机制以重塑乡风,是新时代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自觉,并且开始探讨如何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基于此,阐述新时代文化自觉的内涵,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自觉,以夯实传统文化根基、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文化创新成果三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增强文化自觉的途径,旨在能够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首次以独立的章节深刻阐释和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对新时代文化的定位、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使命做出重大判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看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认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自觉是党的建设的前提。就战略地位自觉而言,党内政治文化是推进党进行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是弘扬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指南;就责任担当自觉而言,中国共产党要更加自觉地担当起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就发展规律自觉而言,党内政治文化自觉表现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自主性和开放性相统一规律的自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不是选举型政党,而是使命型政党。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尤其需要强调使命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要"不忘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黔西南州乡村文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稳定有效的内部动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黔西南州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分析黔西南州乡村文明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对如何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作出思考。一、黔西南州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一)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黔西南州紧紧围绕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乡村环境"等标志性战役,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底,全州森林绿化面积达到1516.9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18%,比上一年提高1.68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全社会弘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大背景为契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积极构建和谐文化以及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这既是对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新探索,也是对文化整合理念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文化中国建设与民族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尤其是在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今天,中国的文化建设将如何发展,文化中国的形象该怎样确立,这既需要我们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也需要理性地面对他者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变成全民族的自觉的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9.
拥有梦想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国梦的探索与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自觉与中国认同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致力于探讨的重要问题。打破学科壁垒,从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重角度探究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在水乳交融的学术对话中认识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认同,以历史眼光和主体意识反思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考察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之得失,探究现代中国文化的建构方式与中国人的文化面貌,体现了这组文章作者的共同努力。徐楠博士解读了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的内在理路与当代意义,他认为古代文论乃至整个古代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血脉相连的特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自觉,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研究将为"传统文化当代转化"这一热点话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从文化自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文化整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文化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当前,需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以文化自觉为途径,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以文化自觉为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1,(12):64-64
《中国新闻周刊》第37期刊登评论说,过去30年间,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人的财富也普遍大幅度增加。但是,至少从本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财政迅速增加,社会陷入普遍的焦虑、惶惑之中。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些地方的政府滥用权力,引发官民紧张;同时,社会内部,精英与大众之间、贫富之间也出现紧张。到今天,这种紧张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3.
穆森 《理论建设》2001,(4):41-47
本文旨在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全文在对文化自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共分三个部分展开: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神圣使命;沿着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和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崇高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文化自信"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其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命题,是指文化建设主体对待文化发展的理性思维和实践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初步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整合的结果。新世纪新阶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做到对自身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之自觉,对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之自觉和对未来文化“建设创新”之自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最根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离不开党引领作用的支撑。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基层党员队伍,确保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9,(11)
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提出,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和价值底蕴真实而准确的认知和体悟,关乎中华民族精神底蕴的涵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深刻领会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和精髓,对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来源、文化自信的当代意义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尝试探索文化自信的深层肌理,从而加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沿着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理路,本文认为文化领域中的"中国特色"应该具有四个规定性第一,它植根于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实践.第二,它要求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分析中国文化的特点,促使中华民族自觉中国的文化传统.第三,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必须在文化建设中处于自主地位,同时又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向.第四,它还表现在,新文化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2):55-5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