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发展贫困山区教育事业,要全面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的各项任务,通过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大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优先发展教育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中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只有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才能更好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王天义 《党史博采》2005,(5):111-1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弱势群体不断被边缘化.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效率,从而有利于经济公平的实现,但它自身不但不能缩小收入差距,自发地实现经济公平,反而会自发地造成两极分化.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应从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全方位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机会均等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及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公平解决得好就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必须首先把教育公平问题解决好.具体来讲,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其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二,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其三,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论对经济公平还是对政治公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是对以往传统政府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近代产生和发展的人民主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都支撑服务型政府这一全新模式。我国各地方政府以不同的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总体来说,大体上有四种模式:效率保障型模式、公平促进型模式、民主推进型模式、多中心治理型模式、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8.
孟立永  唐凯兴 《世纪桥》2012,(1):106-107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别、城乡差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和民族差距。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必须要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寻求教育公平的实现,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公平,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统筹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每个时代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不同,教育公平呈现出不同的向度。从人的协调发展出发,回归教育的本原,结合国家政策对教育公平的指引和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期待,探索旨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提升教育公平理论的适切感,追求实质性的教育公平,致力于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理念是新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田恒平 《学习月刊》2009,(12):60-62
公平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其“古老”在于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价值追求:其“常新”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乃至相同文化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和理论。不同的公平理念会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如何在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实现公平,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多校区大学教育问题的出现与困扰我国大学多校区教育问题是随着大学扩招与建设新校区的热潮出现的.这并不是在否定以上两种现象.研究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截至2009年,中国高校扩招走过了十年.十年来,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笔者认为,十年扩招给我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一种公平,高等教育的公平.它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增加到23%,使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实现自己的梦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认为,"扩招增加了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促进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为长远的国家崛起战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在项贤明看来,十年扩招给我国大学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也就是高等教育实现平民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了相关的教育,这与笔者观点多少有些吻合.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和谐社会与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为此,我们要正确理解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理性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政府、民间力量和全体民众应通过和合之力,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以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前一阵子在杭州讲学,一位听课的大学生递上条子,讲他们这一代学生花费相当大的成本与代价才考上大学,但到了大学里以后,才发现一些大学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是伪劣产品。作为消费者,他们本来有权拒绝购买这类伪劣产品,但由于教育是个垄断性市场。他们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被迫接受这类伪劣产品。据此,这位学生认为教育这个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这位学生的指责很有道理。因为我们自己也曾经是落后的教育体制的受害者,但是这位学生的指责还只说出了一部分情况,因为我国教育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可以说。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教育的落后有直接关系,教育的落后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内容的落后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普遍认可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我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只是一种囿于收入分配领域的原则,并不能等同于一种社会公平理论.社会公平是指以共同的价值为基础,具有历史必然性并成为社会进步基础的公平观念.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它承认保证社会中第一个公民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即公民权平等).也就是要求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机会是平等的劳动权利、受教育的机会、职业的选择等等,不能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的限制和影响.这是现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基础,也是以人为本为中心的社会公平的基本要义.这种权利公平的所属范围和内容就涵盖全社会所有领域和层面,例如,包括经济、政治、公共事业、伦理道德、人道主义等等领域和层面.从层次上说,它属于基本层次上的公平.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教育上,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阐释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意义,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教育改革的战略进行思考,探究实现教育公平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法制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共同追求目标,也是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党和政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采取了多种措施。经过多个层次、多样形式、多条途径和多种办法的办学和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高等教育在公平性方面仍然存在较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公平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笔者认为,评价高等教育公平的标准和实现公平目标要从国家所处的政治、历史、经…  相似文献   

18.
现状与追求: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士会 《唯实》2003,(10):84-87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各种体制仍不够完善 ,在基础教育中现存的教育公平问题集中体现在 :地域差异性大、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女童教育仍需更多关注等方面。在实践上 ,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努力从教育制度上保证、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在教育结果里体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刻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规律性,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我们实现教育战略的历史转变,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科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起点公平为基础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是健全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方向,而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关键是要以起点公平为基础,起点公平是“长久不变”的必要前提,是农村土地制度渐进式改革下的现实选择,也是规则公平的价值所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的模式多种多样,每一种具体模式的起点公平都有不同的含义.应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作为起点公平的载体和逻辑起点,充分借鉴各地试点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通过不同模式推进起点公平,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